中央財經大學保險系主任郝演蘇教授認為,隨著分紅、投連等新險種市場份額的逐步擴大和保險資金投資渠道的日漸多元,對于如今的保險公司來說,“降息之痛”已變為了“降息之喜”。
郝演蘇表示,以前,保險公司的產品以傳統壽險為主,資金主要投入銀行存款和國債,因此,其收益總是與利率連在一起。利率一降,保險公司存款部分的資金收益降低,導致 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從而出現利差收益急劇下降或實際收益率低于原有預定利率,最終導致利差損。這意味著保單拉得越多,虧損的概率也就越高。于是各家公司只得調整傳統壽險產品的預定利率,即上調保費或停售某些險種,這無異于把上門的生意擋在了門外。
但從1999年10月起,國家允許保險資金進入基金市場,保險公司的投資渠道擴大到了基金、股票、債券等多個市場,因而可以更加靈活地調動投資,追求利潤最大化。降息對保險收益的影響也越來越小。此外,近一兩年各家公司紛紛推出了分紅、投連等非固定收益率的新險種,且銷售比重越來越高。粗略算來,在去年的保費總收入中,新險種占了40%,再刨去30%到40%的意外險,傳統壽險的比重還不足20%。因此,此次降息所帶來的利差損將很小。而由于降息將明顯地刺激股票、債券、基金等資本市場,保險公司在以上市場中的投資贏利率將大大增加,償付能力也會因此而增強。對于保戶來說,則可以獲得更好的回報。今后,隨著中國保險投資的多元化,保險公司將懷著喜悅的心情迎接降息。晨報記者袁滿/文
股票短信一問一答,助您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