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周刊》記者/寧南
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簡稱中信)組建中國第一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傳言,去年12月25日終于在中信董事長王軍的口中得到了證實。
但消息的最重要的意義并不在于一種對傳言的證實,也不在于它是對中國金融業"分業 經營"行規的突破,想象力最強的刺激來自中信的"大金融"夢想:這家總資產3600多億元、業務橫跨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信息、基礎設施、能源、房地產等領域的金融集團,身上或濃或淡已閃現出美國花旗銀行的色彩。以中信為代表的一支金融界全新勢力正在誕生,它們希望能夠通過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務,進入真正意義的全球金融市場,與世界級的對手競技
"大金融"主義
雖然去年年底,消息才得以從中信最高層證實,但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的最確切的時間是在去年11月中旬,國務院總理朱基親自批準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組建金融控股公司的方案。為了避開分業監管的金融法規,中信首先將在海外成立中信金融控股公司,以持有北京中信旗下即將在A股上市的中信證券、中信嘉華銀行(香港主板0183)、中信實業銀行及中信與英國保誠保險合組的信誠人壽保險公司等。據悉,上市地點選擇在香港。
"成立金融集團,是中信高層多年追求的夢想。"中信公司總經理孔丹向記者透露,中信旗下的金融業務整合不會僅局限于銀行業務重組,而是將包括銀行業在內的證券、保險、信托等金融業務整合在一金融控股集團之下。目標是在未來打造一艘類似花旗一樣的金融航母。
"我們設想是把很多專業性的子公司合并在一個控股公司底下來管理。"中信董事長王軍篤信這種全方位的"大金融"思路,談到正在運作的金融控股公司甚至有些義無反顧,"對于我們能夠經過整合在市場上占有一定規模和效益地位的公司,我們就把它整合在一起,組成一個企業集團,如果我們不具備競爭優勢,我們就退出這個行業。"事實上,早于兩年多前,北京中信已表示有意成立金融控股集團,并于境外上市,雖然曾因涉及政策法規方面的限制及公司內部人事變動等因素影響,令計劃進展放緩,但北京中信一直沒有放棄,并上交多個組建方案予有關方面審批,方案亦曾得到中國人民銀行的大力支持。
王軍對金融市場的體認和對中信未來的走勢,有著明確的判斷:"在發展中,規模和協同效益,多元化和全球化是金融業將來競爭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條件。在金融控股的組織構架底下,想把我們自己做好,就必須采取一個非常重要的思路,就是我們要能夠結成很多戰略聯盟,我們這種戰略聯盟都是要求不排他性的戰略聯盟,共同謀求發展。"積極改制準備上市的中信實業銀行,是中信實現"花旗夢想"的過河卒子。但王軍認為它還屬于國內第二梯隊的商業銀行:和國內的國有商業銀行比起來,"在競爭中處于一個不利的地方",所以就有必要結成一種同盟。"我們也不排除和其它的商業銀行聯盟。我們跟工商銀行、建行、中國銀行都曾經探討過這種合作的形式,所以我們主張這種聯盟不是排他性的。"王軍說。
對于中信公司目前同時經營的各種金融業務,中信證券副總經濟師、董事會秘書呂哲權認為這并不能算作混業經營:"只能說是為客戶提供了較為方便的金融驛站式服務,也就是將幾種金融服務窗口集中在了一起。這與我國的平安集團、光大集團情況類似。"呂哲權表示,中信公司將在內地恪守分業經營的原則,"但是成立后的金融控股公司將在香港及海外實行混業經營,內地的相關準備工作也將進行。"比如,中信集團旗下的金融業務,比如中信證券、中信嘉華銀行將加強與建設銀行、中保集團、光大集團的合作。
組建金融控股集團,就必然涉及到證券業和銀行業的混業經營,這在國內是一個很敏感的話題。尤其是在清查股市中的違規銀行資金的情勢下,使中信打造金融航母面臨難題。據一位業內人士分析,中信若要成立金融控股集團,需要建立"內部防火墻"制度,以防止來自銀行業的資金通過證券業務流入股市,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而且,在外部監管上還要接受監管當局的特別監控。
另一個困難是中信幾年來一直處于大調整階段,直接影響著公司的收益。王軍認為:"它對于公司收益的影響,特別是對海外收益的影響是很大的,使海外收益大幅度減少。1997年金融風暴以前,海外收益占到60%以上,國內占40%;1997年以后,國內收益到了70%,海外的收益在下降,這種情況下,這些年國際評級公司對我們的評級也大幅度降低,資金籌集的困難對公司發展產生一定制約。"但這似乎無法阻止中信的"大金融"信仰,以低調、謹慎、實干著稱的王軍展望的是5年后的中信,在他的計劃中,它將是一艘總資產6000億元、在中國資本市場能與"花旗"爭鋒的金融航母。因為這一切緣于22年間中信在業界建立起的強悍"江湖地位"。
二十二年的"中信系"
京城大廈,170米50層,北京摩天大樓的第二高度,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將大本營安扎在此。公司總經理孔丹的"中信"故事必須與中國改革開放的開創聯系起來。1979年1月,鄧小平約見工商界和民主黨派人士,希望榮毅仁這位"榮氏家族"的領袖重入商海,"圍繞改革開放做一些實際工作,發揮自己的作用"。"榮老板"2月向中央提出了《建議設立國際投資信托公司的一些初步意見》,6月就得到了國務院正式批準。同年10月4日,中國國際信托投資公司正式成立,榮毅仁任董事長兼總經理。中信起航。
中信名聲鵲起的第一件事就是發行海外債券。當時22項重點工程中的重點--江蘇儀征化纖工程,因投資不足準備下馬。紡織部找到中信公司尋求幫助,中信公司經慎重研究,頂住各種壓力,提出了向海外發行債券。1981年2月,中信公司成功地在日本發行了100億日元的債券。這也成了中國信托業重現"江湖"的標志,此次集資創舉被稱為"儀征模式"。江南儀征化纖更借此走入了中國最優秀的企業行列中。
儀征模式的成功,使中信公司有基礎在以后數年間先后于日本、德國、新加坡等國家和中國香港等地發行了多次不同幣種的債券。僅1984年一年就在海外成功地發行四次債券:其中日元300億,港幣3億,德國馬克1.5億,美元1億。
與此同時,中信公司涉足金融租賃業務。1981年,中信與北京機電公司、日本一家公司共同籌建租賃公司,為北京市的"北京"和"首都"兩家出租汽車公司從日本租賃汽車各200輛,中信公司幫助出租車公司解決外匯問題,汽車公司則付人民幣。盡管這一計劃最初提出時被一些人指責為變相進口,但在不到兩年時間,兩家出租汽車公司所租賃來的汽車就賺回了所付的全部資金。自此以后,金融租賃在中信大張其幟。
中信的實力由此兩項業務創新迅速膨脹,拉開了版圖擴張的序幕。到2000年底,中信公司的總資產已達3586.10億元,凈資產395.95億元,分別比公司成立之初增長了1000和150多倍,當年稅后利潤25.35億元。
中信公司20年來分并離合,最終業務實際上已調整集中在金融業、實業和其它服務業三大領域。而金融業是公司重點發展的業務,其資產約占公司總資產的81%,主要由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信托、租賃等非銀行金融機構組成。中信目前擁有38家子公司(銀行),其中包括設在香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荷蘭等地的子公司。其中的境內全資子公司中信實業銀行、中信興業信托投資公司;境內控股公司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信誠保險公司(與英國保誠集團合資);境外全資子公司中信(香港)集團、控股上市公司中信嘉華銀行等金融企業都是同行業的翹楚。
投資和發展實業也是中信的一項重要業務。實業在公司總資產中約占18%,涉及信息產業、基礎設施、能源、房地產等行業和領域。其中,最耀眼的要算全資子公司中信國安和境外中信香港控股的中信泰富。
這是一個能夠充分激發市場想象力的為此,中信公司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孔丹多次巡視了中信在廣州、深圳、香港等地的金融業務。2001年8月28日在香港第一次公開表示,中信集團擬將旗下金融業務公司包括中信證券、中信實業銀行,中信嘉華銀行以及信誠保險進行業務整合,成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業務涵蓋銀行、證券、保險等。嘗試混業經營。
"試水"花旗"航道"
中信多年來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大金融"夢想,其藍本就是美國花旗公司。1968年,花旗銀行在美國特拉華州成立了一家單一銀行控股公司--花旗公司,以其作為花旗銀行的母公司,持有99%的花旗銀行資產。花旗公司與花旗銀行的董事會成員同一套人馬、一個班子,只是掛了兩塊牌子。這套把戲的目的就是要顛覆1934年《格拉斯和斯蒂格爾法》金融分業經營的桎梏。
花旗公司當時擁有13個子公司,能提供多樣化的金融業務。事實上已成了混業經營的態勢。1998年4月,花旗公司與旅行者集團宣布合并,合并后總資產達7000億美元,凈收入為500億美元,業務遍及世界100多個國家。這不但加強了花旗國際金融業"巨無霸"的市場地位,更使其在混業經營上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花旗公司第一個真正做到了,客戶到任何一個花旗集團的營業點都可能得到儲蓄、信貸、證券、保險、信托、基金、財務咨詢、資產管理等一站全能式的金融服務。
花旗金融控股公司在市場上的認可,使得統治了美國金融業近70年的分業經營壽終正寢。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易憲容研究員給記者的解釋是:"實行混業經營,是現代市場對金融業提升服務檔次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客戶需要一站式的全能金融服務;另一方面單項業務平均利潤的降低,金融機構目前已很難依靠單一業務提高市場競爭力,利潤天平已傾向多業務綜合后的金融創新產品,混業經營已是大勢所趨。"分業或混業,近年來在中國卻只是紛爭不休,充滿了濃厚的中國式鬧劇色彩。1993年以前是"稀里糊涂的混業",全部由中國人民銀行監管。當時出現了房地產熱和證券投資熱,銀行信貸資金大量涌向外匯、房地產、股票、期貨等從事投機買賣,導致金融秩序混亂。1993年,朱基新任央行行長,即著手進行金融企業的分業經營改革。1995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確立了嚴格的商業銀行、證券、保險、信托分業經營和分業監管的原則,從實際效果來看,這種運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混亂的金融秩序。但其嚴格特色也為后來混業呼聲再起埋下了伏筆。
中信證券副總經濟師、董事會秘書呂哲權指出,現在嚴格的分業導致了一個問題,就是金融企業的生存能力極其微弱,尤其是銀行業,"貸出去找死,貸不出去等死";保險也有這個問題,把未來的錢拿來投資,但沒有資本市場,沒有有效的投資渠道,只能通過商業銀行的存款和購買債券。另一方面,資本市場也需要資金。但是銀行資金一進來,資本市場的泡沫就立刻增大,因為這個市場規模太小,太不成熟。
現在,不說暗的,市場上明的已出現了類似"銀證通"這種帶有明顯混業色彩的金融產品。金融管理層對之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像中信這樣有實力、有基礎"玩"混業的金融機構,更是只做不說都早在兩三年前動手準備了。
目前全球金融混業最典型的兩個代表就是美國花旗的金融控股公司和德意志銀行的全能銀行。花旗的混業經營是通過分別不同業務的子公司來實現,各子公司在法律和經營上是相對獨立的公司。彼此之間在結構上形成"內在防火墻",以達到分業監管和混業經營的目的。這種"集團混業,經營分業"的混業形式,繼承了北美銀行業一貫對內部風險控制的側重,一直是中國金融管理層和研究機構認為比較適合中國國情的混業形式。中信也因為與"花旗模式"的天然雷同,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準備和想象了兩年。
從國際競爭意義上講,中信更是別無選擇。中信證券副總經濟師、董事會秘書呂哲權坦白地說:"我們關注的是和國外同行的競爭。不同范疇的金融業務整合成一家金融控股集團,也就是混業經營,這是國際潮流,不做一些先行的準備,中國加入WTO之后,中信公司將處于被動。"
中信的伙伴+對手
朱總理曾公開指出中國經濟的"阿溪里斯之踵"是金融業,入世最擔心的就是國外金融勢力的沖擊。的確,加入WTO后,外國金融業對中國金融業的影響怎么評價也不算低估,特別是以混業經營為背景的國外金融機構,其競爭的綜合優勢格外明顯。單一資本,單一業務范圍的中國金融業如何才能應對或抗衡?
這就是目前國內所討論的分業或混業的焦點所在。面對著這種兩難選擇,金融創新不可避免,而金融控股公司不失為一種現實可選擇的形式。在國內,盡管目前中國的法律和部門規章都未明確金融控股公司的法律地位,但現實生活中已存的、像中信這樣直接控股金融企業的公司,已悄然以"先鋒隊"的姿態進入了混業競爭的最前沿。
現在能有資格與中信"蹲在同一戰壕里"的只有光大集團、平安集團和中銀國際,它們也是中信最直接面對的伙伴和國內競爭對手。其中與中信淵源最深的則是光大集團。比如,原光大集團總經理孔丹就是現任中信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
"2000年光大集團稅后利潤為港幣12.9億元,同比增長198%,其中光大證券公司2000年盈利5.35億元,同比增長316%,光大銀行稅前利潤為6.96億元。"這是一個令光大集團董事長王明權比較滿意的成績。
光大集團的這個成績,得益于它的核心業務光大銀行、光大證券及香港控股公司的準混業優勢。雖然目前政策禁止,但光大集團控股的銀行、證券、保險等,實際上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就已走上了金融控股的道路。
據光大集團新聞處介紹,光大集團擁有香港上市子公司光大控股、光大國際和香港建設公司。光大集團北京總部與香港總部各自為獨立法人,分別直接交叉控制著境內外銀行、證券、信托等上市公司19家。
但控股的目的不僅僅只是要獲取利潤,更重要的是要像中信那樣迎接國際金融巨頭"兵臨城下"的競爭。光大集團不得不加快向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業滲透,打造中國的金融集團。在這個壓力下,光大開始了其復雜精巧的股權擴張道路。
1997年6月,光大集團將其持有的光大銀行20%的股份,注入香港上市公司,使光大銀行成為國內惟一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并在香港間接上市的股份制商業銀行。1999年光大銀行又抓住了一次重要的擴張機會,成功接受中國投資銀行的債權、債務及137家分支機構,使光大銀行在資產和經營網絡方面成倍增長,整體規模和市場占有率迅速擴大。
光大銀行沒有停步,2000年又一次大規模擴張--增資擴股。募集資金45億元,股份總額為66.8億股。此舉將當時光大銀行的6.86%的資本充足率提升超過8%的銀行上市標準,期待今年年初在A股上市。光大銀行副行長單建保強調:"上市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我們的目標是發展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銀行。"事實上,光大銀行這步棋更重要的是集團通過實施戰略調整,進一步提高了光大的混業實力。
如果說光大銀行是光大集團向銀行業擴張的一個重要工具,那么光大證券公司則是光大集團向證券業擴張的一個重要力量。光大集團目前持有光大證券49%的股份,2000年光大證券共完成發行、配股主承銷,上市推薦項目49家,募集資金105.6億元,綜合排名在中國第三。總資產119.7億元,凈資產17.8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9.8億元。目前光大證券準備進行增資擴股。光大證券取得的業績,使光大集團更加認識到投資銀行業潛在的巨大利潤。
于是,光大集團從上海財政局受讓原為中國工商銀行持有申銀萬國證券24640萬股,使光大集團以18.67%的股份,成為申銀萬國證券公司的第一大股東。不僅能使光大集團在證券市場的競爭力得到加強,而且對光大集團實施"金融集團"戰略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保險業也是光大集團實施"金融集團"戰略的一個重要措施。1999年光大集團在短短8天之內,分別與英國標準人壽公司、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在北京簽訂協議合作開拓保險業務。
光大所有這些舉措挑戰的就是入世后與國際同行的混業競爭。原光大集團董事長、現中國銀行行長劉明康認為,過去是幾個業務分隔發展,現今越來越多的是集中服務:"中國加入WTO,這是很大的歷史機遇,我們已初步具備了一些優勢,擁有自己的銀行、證券、在零售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上都有長足的發展。我們要及時發展金融業,與其他對手競爭。"在這一點上,與中信有著共同的戰略意圖和市場渴望。可見,他們的合作將會更多于競爭。畢竟中信、光大、中銀國際和平安,不但要在新世紀中擔當中國金融業阻擊"洋勢力"的"先遣軍團",更要開創中國第一代全能型金融控股公司,它們的合作、它們的夢想對中國金融混業經營的未來有著更深、更重要的影響。
閃爍短信--時尚至愛 動感短信--最佳祝福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