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二月二十七日電 中新社記者賈全欣
中國家電業的明天將會怎樣?是前程似錦還是前途未卜,盡管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但是不必諱言的是,一個新的開放競爭市場環境,將給家電業的帶來種種難以回避的新課題。
企業如何面對市場
歲末中國正式加入WTO,固然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喜訊,但一個開放的市場空間,卻使中國明年的家電市場陡增變數,更加撲朔迷離,深不可測。
業內人士認為,與汽車和電信業相比,家電市場相對成熟,受到的沖擊性相對要小,但給外資品牌提供了更好的經營環境。
相對外資品牌而言,在中國市場由于關稅降低,價格劣勢將有所扭轉,技術、品牌優勢得以發揚;同時中國消費信貸的放開,讓消費者更傾向選擇高端產品。
而這些市場環境的變化,只能使國產品牌本來可以依傍的價格優勢和對消費者消費習慣的了解,無可奈何地在逐步喪失。
況且,在市場更加規范的明天,國有企業曾經理所當然享有的地方保護主義、難以擺脫的核心技術問題、不能接受市場考驗的誠信問題等,都將成為家電業在市場經濟中難以實現向上突破的桎梏。
如果不能按照國際準則辦事,就不能接受更深層次的競爭。躲在多年來習以為常的小環境中,還依靠地方政府這棵大樹,有些國產品牌真的讓人懷疑還會有多大的戰斗力。
業內人士的這些憂慮仿佛聳人聽聞,但并非沒有道理。有位經濟學家曾經說過,經濟全球化,本身就存在經濟陷阱,它并不是對所有窮人都有好處。此話或許能給人們有所警醒。
價格戰火是否重燃
價格戰多年來此消彼長,始終伴隨家電業左右。今年有所不同的是,臨近年尾,一向坐山觀虎斗的洋品牌終于無法自持,急不可耐地卷入“大跳水”之風。
在一浪高過一浪的歲末打折潮中,三洋、飛利浦、SONY、松下、夏普先后放下貴族架子,降低了純平彩電的售價,降幅從三、四百元到千元人民幣不等。
面對這種態勢,在價格戰中歷練已久的中國家電業表現得不動聲色。然而,明年中國市場是否還要開始新一輪價格爭奪戰,則再度引發人們的種種猜測。
業內人士表示,價格戰是企業能力和市場支撐力有限的派生物。中國入世,關稅降低,對中國市場沒有大的影響,因為中國家電已經成為全球家電制造中心。關鍵是家電業的核心技術的根基在國外,技術本錢靠國外,這不能不說是一個行業的致命缺陷。
一個行業如果總是在較低層面上徘徊,就無法與市場需求抗爭,如果這種低端產品還供過于求,那么,降價趨勢將在所難免,因此,價格戰的再度爆發不是沒有可能。
對中國企業而言,走出傷害自己的價格戰,唯一的一條路便是“男兒當自強”,提高技術檔次,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
可以讓人寬慰的是,中國海爾集團在這方面已經走在中國家電業的前列,其在全球的營業額已經達到六百億元,這對其它企業難道不是啟示嗎?!
明年,屬于未來,對未來,人們無法未卜先知。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