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2月23日電 新華社評論員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我國農業對外開放進入新的階段。勞動密集型農產品面臨擴大出口的新機遇,農業引進外資將迎來新高潮。同時,國內農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國外農產品進口的沖擊,現行農業管理體制將遭遇世貿規則的挑戰。擴大農業對外開放,提高農業對外開放水平,在參與國際競爭中趨利避害,對于促進農業的發展,保持國民經濟穩定快速增長 意義重大。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業穩、農民安、農村興,則國家穩、天下安。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國經濟能夠克服重重困難,保持快速增長,農業功莫大焉。當前,我國農產品供給實現了由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轉變,面臨著進行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新任務。在這一新形勢下,通過擴大優勢農產品出口,增加農業國際競爭力,完全可能推動農業向集約化、效益型方向發展,較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為國民經濟增長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應該看到,我國農業對外開放仍然存在不少問題。農業競爭力總體還不強、農產品質量有待提高、農業生產和流通組織化程度較低、農產品進口管理亟待改善、農業政策有待調整等。我們要利用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過渡期,抓緊做好準備工作,盡快清理調整相關農業法規和政策,完善農產品進出口管理,加大對外合作力度,把農業對外開放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擴大農業對外開放,要進一步擴大農產品出口。我國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和綠色農產品,具有較大的國際競爭優勢,歷來是農產品出口的重點。這個優勢不但要繼續發揮,而且要做強做大。要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建設一批市場化的出口農產品基地。要建立專門中介服務組織,服務于大宗農產品出口。要構筑全國性農產品信息發布平臺,及時向企業和農戶提供國際市場供求信息。
農產品出口促進機制和支持政策也需要改進。重點是充分利用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優先支持符合條件的農產品出口項目。適當提高農產品出口退稅率,減免出口農產品的農業特產稅。充分利用政策性金融手段,對農產品出口給予信貸支持,為農產品出口提供信用保險。放寬農業生產企業外貿經營權,對一般農產品逐步取消出口配額管理,逐步放寬對玉米、大米的出口限制。
擴大農業對外開放,要加快農業和鄉鎮企業吸收外資的步伐。通過利用外資,可以加快農村結構調整和農業投資的優化,提高農產品長期出口能力。當前,需要制定促進農業、鄉鎮企業吸收外資的指導性意見,鼓勵外商投資農業生產和農產品加工,鼓勵鄉鎮企業利用外商投資改組改造,發展為外商配套的國內產業。
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就必須改革現行的農業管理體制和農業政策。農業管理體制改革,既要符合世貿組織規則又要適合我國國情。政府部門要轉變職能,規范行政行為,確保農業政策的統一性和透明度;深化農產品進出口體制改革,推進放開經營,通過進出結合,推動農業生產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優化農業產業組織,培養以龍頭企業為主導的多元化競爭主體。農業政策要加大扶持力度,降低農產品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競爭力。重點增加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優勢農產品科研開發和科技投入。
進一步擴大農業對外開放,就必須十分注意保障農業安全。要按照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承諾,盡快建立我國農產品關稅配額管理機制。建立農產品進口預警機制,確保農產品市場的有序開放。建立農產品貿易快速反應機制,針對國外對我國農產品設限、反傾銷和采取技術性貿易壁壘等做法,以及國際農產品疫情情況,及時反饋信息,緊急協調對策,應付不測事件,控制事態發展。同時,要綜合運用農產品準入限制、產品技術質量標準等符合國際規則的手段,維護正常進口秩序,保護國內農業安全。(完)
短信圣誕站送大獎:數碼相機、CD/VCD…好機會別錯過!
送祝福的話,給思念的人--新浪短信言語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