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迪斯尼的百年夢幻”
12月5日,是迪斯尼公司的創始人沃爾特.迪斯尼誕辰百年紀念日。早在今年5月份,迪斯尼公司便放出風來:12月份,將在美國、香港、法國、日本等地同時舉辦“迪斯尼百年夢幻”大型活動,屆時所有迪斯尼的卡通明星人物將全部出動,包括米老鼠、唐老鴨、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灰姑娘、睡美人、小飛俠以及小木偶皮諾曹等。然而12月快到了,一場新的風雨也來了。
擊中的都是要害部位
11月8日,迪斯尼公司公布的最新財務報告稱,該公司今年6—9月財務季度的利潤是5300萬美元,與上一季度相比銳減了68%。
“9.11”事件后受直接打擊最大的行業之一是旅游業,而受經濟蕭條打擊最大的行業中又包括廣告業,這兩項恰恰是迪斯尼的兩大支柱產業。迪斯尼公司首席執行官羅伯特.伊格爾說,“9.11”事件后,設在佛羅里達的迪斯尼世界樂園第三季度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5%,而公司旗下的美國廣播公司(ABC)的廣告收入也大幅下降。他預計,明年第一季度迪斯尼公司的利潤還會再減少一半。
迪斯尼公司給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米老鼠、唐老鴨卡通人物,以及迪斯尼主題公司,但這僅僅是其龐大產業帝國的一部分。實際上,迪斯尼是全球第二大媒體巨頭,僅次于美國在線—時代華納公司,在截至今年9月的2001財務年度中,該公司的營業收入高達252.69億美元,去年在全美企業500強中排名第六十七位。
在該公司的產業鏈中,包括有四大產業:電影(如《獅子王》、《人猿泰山》、《花木蘭》等等)、電視(美國三大無線電視網之一的美國全國廣播公司ABC,以及有線電視網ESPN、A&E等)、四大主題公園、網絡商務等。很不幸,這些產業都和廣告及旅游市場的波動息息相關。
更大的風雨也曾經歷過
老沃爾特.迪斯尼有一句名言:嘗試一些似乎不可能的事是一種樂趣。輕松的話語中充滿的是不斷挑戰的勇氣。這位出身貧寒的創業人的確是在不斷的挑戰中起來的,并且他把這種氣質融進了公司文化中。老沃爾特.迪斯尼的父母都是芝加哥的農民,少年時期的迪斯尼靠當報童賺來的錢進了藝術學院念書。1922年,初出茅廬的他從朋友那里借了1.5萬美元開了一家卡通藝術公司,但僅僅半年時間,這家小公司就宣告破產,這是他的第一次重大失敗。沃爾特用口袋里僅剩的幾美元買了一張從家鄉到加利福尼亞州的火車票,狼狽不堪地開始了西部冒險之旅。
1923年,沃爾特和他的兄弟湊了3200美元重新創業,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動畫制作公司”,這是今天迪斯尼娛樂帝國的真正開始。沃爾特推出的第一個卡通形象“米奇”迅速走紅,1929—1932年,有100多萬美國兒童加入了“米奇俱樂部”,在當年的經濟大蕭條中,“米奇俱樂部”給美國兒童帶來了無窮樂趣。1934年,沃爾特決定將童話故事《白雪公主》改編制作成動畫電影,這一舉措體現了他的商業智慧。當時,幾乎所有人都反對他,因為要花費50萬美元,這對當時的迪斯尼來說是一個天文數字!沃爾特堅定地聘請了300多位藝術家來幫他完成這項“不可能的任務”。1937年12月21日,《白雪公主》問世了,它給沃爾特帶來的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卡通人物和10倍于投資的回報率。
沃爾特的頭腦跟著發熱了,他隨即投資300萬美元在洛杉磯建了一座新的電影制作廠,同時開始制作3部新的動畫片。由于攤子鋪得太大,資金周轉不靈,并且又因二戰的爆發讓他也失去了海外市場的收入。當時員工的工資難以及時發放,工會開始組織罷工,要求增加工資。1941年2月,沃爾特一下裁掉了1500名員工,還背上了450萬美元的債務。同年5月,他逃到南美去躲債。直到年底,他父親去世他才被迫回到公司。這時他停止公司其他業務,集中所有的人力物力,完成他最看好的一部動畫片《芭比》,1942年8月,這部動畫片推出后大受歡迎,終于使沃爾特的財務危機得到緩解。
類似的錯誤和不變的進取心
今天,老沃爾特的后人依然會犯類似的錯誤。在網絡熱潮中,迪斯尼投入巨資建立網絡子公司“go.com”。該公司在1998年虧損9.91億美元,1999年虧損10億美元,后來黑洞越來越大,“go.com”網站在今年2月被迫關閉,同時400多名員工被遣散,留下一大筆債務和一個網絡笑話。
但是,沃爾特不斷挑戰的勁頭同樣也被很好地繼承下來了。1955年,迪斯尼把動畫片所運用的色彩、刺激、魔幻等表現手法與游樂園的功能相結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個現代意義上的主題公園——洛杉磯迪斯尼樂園。1971年迪斯尼公司又在本土建成了占地130平方公里,由7個風格迥異的主題公園、6個高爾夫俱樂部和6個主題酒店組成的奧蘭多迪斯尼世界。1983年和1992年,迪斯尼以出賣專利等方式,分別在日本東京、法國巴黎建成了兩個大型迪斯尼主題公園。至此,迪斯尼成為世界上主題公園行業內巨無霸級跨國公司。
80年代,迪斯尼曾一度被認為是一個雖然偉大但已經失去光彩的企業,然而自從1984年邁克爾.艾斯納成為迪斯尼的CEO以后,公司的發展記錄已讓人另眼相看,迪斯尼公司創下了連續14年20%的年增長率和每年18.5%的資產回報率的成績。
艾斯納將沃爾特的挑戰精神體現在公司管理的所有層面。例如,他有一個激發員工創意的奇特方法。在拍電影或電視節目之前,所有的參與人員,不管是老板還是普通人員,都要求在同一個房間中呆上10到12個小時,有時甚至是兩天。艾斯納說,“時間愈長愈好,愈折磨人愈好!贝蠹以谝黄痖L時間地呆著,穿著同樣的衣服,吃著同樣的三明治,一開始是各執己見,爭論不休,最初的幾個小時好像完全是在浪費。漸漸地,大家慢慢變得又餓又累,互相卸下了面具。上下級之間早已沒有了界限,誰也不想再固執地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在最后的半小時,真的就有創意出來了。
迪斯尼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
目前的美國人都是和迪斯尼卡通人物一起長大的,迪斯尼是美國人生活的一部分,更是美國文化的一部分。迪斯尼的出現和興起源于美國文化,它的興衰也必定和美國經濟、美國文化共起落。
迪斯尼的生命力首先體現在它自由的暢想、驚險的刺激、溫馨的互動和活潑的形象等方面。這就是為什么迪斯尼樂園里擠滿了快樂的孩子,也到處是興奮的成年人,甚至是無數的老人。走進迪斯尼世界,在“冒險樂園”里,可以感受冒險的刺激;在“夢幻世界”里,可以體驗卡通的可愛;在“未來世界”里,可以觸摸未來的脈搏。
更重要的是迪斯尼快樂的背后隱藏著商業文化,這是和它溫馨的外表完全相反的東西。迪斯尼的發跡史,就是一部將藝術徹頭徹尾商業化的過程。在迪斯尼和好萊塢,藝術品被看做是一種產品,而不是一種“作品”。很少有人能像迪斯尼、好萊塢一樣,把藝術本身的商業價值發揮到極致。例如,迪斯尼從未停止推出一部部制作精美的卡通片,每一部影片推出后都要大力宣傳去打票房,通過發行拷貝和錄像帶,賺進第一輪。然后是后續產品的開發,主題公園是其一,每放一部卡通片就在主題公園中增加一個新的人物,在電影和公園共同營造出的氛圍中,讓游客高高興興地去參觀主題公園,迪斯尼由此賺進第二輪。接著是品牌產品,迪斯尼在美國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商店,通過銷售品牌產品,迪斯尼賺進第三輪。這還不夠,迪斯尼還在不斷地收購電視頻道,已經有了卡通電影頻道、家庭娛樂頻道,甚至還買了新聞頻道。借助電視的觸角,迪斯尼布下它的天羅地網。目前迪斯尼的全部收入中,接近一半是品牌產品銷售收入,主題公園的收入占20%,而電影電視的收入占30%。
去迪斯尼樂園,買迪斯尼卡通,這是美國人的生活習慣之一。所以,迪斯尼能否走出目前的低谷,全看美國的整體經濟前景如何,如果美國經濟能撐得住,久經考驗的迪斯尼就有喘息和發展的空間。
本報駐美國特約記者張海洋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