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力寶曾經被當作是民族品牌的一面旗幟,甚至差點兒被祭上了神壇,但再過不久,這面旗幟就會降下來,我相信人們對此的看法會更趨于理性。”一位健力寶內部的高層人士用著波瀾不驚的語氣向《贏周刊》證實,健力寶被外資收購已成定局。
最終買家可能來自新加坡本周,本報記者得知健力寶將向外資出讓股份的消息后,立即與健力寶在廣州的總部取得了聯系,并直接到總部所在地健力寶大廈采訪,但公司工作人
員以高層出差為由推搪。其后,記者又與健力寶所在地三水市的新聞秘書徐枝榮聯系,就此事進行求證。徐并沒有否認這條消息的真實性,但以目前還存在著諸多變數為由拒絕透露具體情況。
幾經周折,記者終于與一位高層人士取得聯系。該人士證實,有關健力寶出讓股權的談判正在進行之中。目前正在談的主要有兩家,其中一家是曾經在中國飲料界掀起并購風暴的達能,還有一家是來自新加坡的公司,從目前來看,新加坡公司迎娶健力寶的可能性最大,但他不愿透露該公司的名字。
“如果談成,外方將成為控股股東。”該人士回答了這個記者最關心的問題。
外方成為控股股東,無疑就意味著在可口可樂與百事可樂的中國戰略中一直不肯投降并成為民族品牌旗幟的“健力寶”品牌,將落入外方的控制之中,也意味著一個曾經創造神話的品牌最終走下神壇。
“你盡可以把這次的股權轉讓稱作是‘降旗行動’。這面旗該降了,為了這一面旗,健力寶的日子并不好過,所謂的旗幟其實有時會成為企業發展沉重的負擔。當然,這只是對健力寶這個具體的企業而言,我個人認為讓外資控股,就健力寶目前的狀況而言,對它是有益的。”該人士說。
和徐枝榮一樣,該人士以仍有變數為由不肯透露更具體的情況。但他稱,公司高層對此事原來有支持和不支持兩派,但現在已經基本達成了一致意見,形成了“國共合作”。因此,不管最后的東家是誰,健力寶向外方出讓股份已是大勢所趨。
而該人士所提到的新加坡公司,業內人士分析認為,新加坡的飲料公司在國內開展業務的,主要就是楊協成和金味麥片,雖然也不排除新的或者其他食品類公司借健力寶之力進入中國市場,但這兩家公司的可能性較大。
股權分歧是真正原因?
曾經一直以抗擊兩樂的民族品牌大旗自豪的健力寶,為何會在沉寂了多時之后,又在重組的敏感期間,主動地降下大旗?是絕境中的求生之舉還是另有隱情?
“一個主要的原因可能是資金比較緊張,從銀行又貸不到款,因此想通過引入外資獲得一部分現金。你看,我們這個健力寶大廈在廣州絕對是上了檔次的,它花了健力寶十幾個億,造成了流動資金的困難,”一位健力寶的員工坐在裝修豪華的寬敞的辦公室里,向記者推測著健力寶出讓股權的原因。向外資出讓股權的消息一直沒有向下傳達,但公司的人員早已略有所聞。
健力寶大廈是一幢座落在廣州鬧市中黃金地段的38層寫字樓,健力寶集團的辦公室設在33-38層。實際上,這座健力寶大廈完全屬于健力寶集團。當年,為了擺脫地處三水偏僻小城的不利環境,健力寶集團耗巨資在廣州起了這座大廈,并將總部遷移到了這里。
“健力寶曾經賺了不少錢,但現在市場環境并不好,健力寶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這座大廈占用了太多的流動資金,你說如果將這些錢投入到市場中會有多好。”這位員工嘆了一口氣。
多年來,資金確實成為健力寶發展的一個瓶頸,多個項目因為缺少資金而失敗。雖然李經緯曾經明確表示,可以合資,只是品牌要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但實際上,在“民族品牌旗幟”的光環下,“合資”已經成為了關于健力寶的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話題,而外界并沒能細細區分“合資”與“品牌控制權”的關系。最為要命的是,按照集團的設想,“以健力寶多年來的經營業績,募集10-20個億不成問題。”然而,上市的名額卻遲遲不能花落健力寶。而據健力寶集團董事兼副總經理阮鉅源今年6月份透露,上市最早是2-3年以后的事。
沒有資金,健力寶有如在沼澤地中前行,舉步維艱。困難無疑是其決意讓外資收購的一個原因,但卻不僅僅是因為資金那么簡單。如果是找資金自救,會采取增資擴股的形式,而根據前述高層人士的描述,卻是作為最大股東的政府方放棄自己的股權,將之轉讓給外方。他說,具體外方占多少股份,完全看政府的意愿。
目前還無法了解健力寶集團及飲料公司的股權結構,但據了解,廣東健力寶飲料公司的股權結構中,國有股占有絕大部分,還有少部分是個人持股。廣東健力寶飲料公司則持有健力寶集團75%的股份。而此次健力寶的“降旗行動”,真正的原因在于,作為大股東的政府方與健力寶管理層的看法發生了分歧。
健力寶的銷售額雖然在國內的企業中已不引人注目,但是,該公司上繳的稅收占了三水市財政收入的45%左右,可以說是三水市財政的最大來源,這自然使得其在三水經濟中有著沉甸甸的份量。在三水市政府的一份年度工作報告中,我們甚至可以看到“發揮健力寶名牌帶動作用?加快經濟社會發展步伐”的字句。對這樣一個重中之重的企業,三水市政府一心想通過它的高速成長來帶動經濟的成長,但是,健力寶近幾年來在市場上的萎靡不振,對政府的信心是個不小的打擊。從政府的角度來看,他們需要的是財政收入,是利稅,而健力寶近幾年的調整期卻顯得過于漫長。
更為關鍵的一點是,在2000年健力寶的實行改制工作后,政府對于改造后的股權結構并不滿意。而出讓股份,則既可通過引入外力對健力寶進行再改造,又可以套現,這無疑是一箭雙雕之舉。
銷售徘徊不前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一舉成名以來,健力寶一直處于高速成長之中。即使是處于兩樂的極度重壓之下,1996年,健力寶的銷量仍達到了70萬噸,而同年百事可樂則只有50萬噸。然而市場風云突變,從1997年開始,由于資金原因及對市場判斷失誤,健力寶的廣告逐漸減少,健力寶在市場上從高歌猛進到陷入了低潮,或者說是進入了調整期。
據記者從健力寶銷售公司得到的消息,去年健力寶的銷量雖然有較大幅度的反彈,仍只有50萬噸,銷售額為20個億左右,利潤為1億多元,而今年的情形,則是“慘得多”,因為今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茶飲料的異軍突起更使健力寶在市場上雪上加霜。
50萬噸、20億元是什么概念?康師傅茶飲料光華南區市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10億元,而娃哈哈的非常可樂的銷量已經達到了200萬噸。曾經叱咤風云的飲料業老大,早已失去了它在行業中舉足輕重的地位,也不再是兩樂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釘”。在一片“紅海洋”(可口可樂)、“藍海洋”(百事可樂)的大潮中,昔日的“魔水”像一股涓涓細流,被淹沒在貨架上不起眼的角落。對于健力寶的隕落,各方人士見仁見智。曾任寶潔公司和百事可樂公司市場經理的沈軍的見解有一定的代表性:銷售渠道決定著消費者能否順利地購買到產品。渠道不暢,產品在銷售終端鋪開率不高,那么即使廣告做得再好也是徒勞。如在廣州,無論是在大型商場、百貨商店、超市、連鎖店,還是酒吧、酒樓、歌舞廳等娛樂場所,兩樂產品無處不在,而且配合各種形式的宣傳海報、促銷活動,使得兩樂產品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消費者的首選飲品。而健力寶在許多場合都無法見到,這無疑是產品銷售渠道不暢的表現,要么缺貨,要么脫銷,在終端市場的鋪開率很低。
健力寶的市場運作方式,是中國許多企業市場運作方式的縮影。一些很好的產品銷不動、走不俏,原因就是產品終端受阻:酒廠自辦的酒店竟然不賣自己廠的酒,花了很大代價為零售商制作的產品陳列架卻沒有自己的產品,費盡心血開發的新客戶卻屢屢斷貨……這些似乎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卻在市場上司空見慣。
但是,健力寶銷售公司的人員告訴記者,市場滑坡的真正原因并不在于此。實際上,從2000年開始,李經緯已經提出重點要解決銷售終端的建設問題。而另一個為人所忽略的事實是,健力寶的網絡比起兩樂來,絲毫不見得遜色。但盡管如此,在今年的市場上,健力寶仍然未能夠一洗頹勢。因此,真正的問題不在于資金,也不在于終端建設,歸根到底是人的問題,是管理的問題,而再深入一點,也就是所有國企面臨的體制問題,這個問題李經緯也無法解決。雖然李經緯稱,健力寶最大的問題、最大的危機,就是缺人才,尤其是缺中層干部以上的人才。但事實卻是,過去的老人身居要職,新陳代謝并不容易。李經緯說:“我的隊伍和我合作了10年了,你不能把他一腳踢開吧,還要講感情吧!”李也抱怨健力寶仍是國有企業,“要是私營企業,老板一句話,對不起你去別處發展吧,但我這里不行呀!”“干部換不下來”是李的最大遺憾。
將手伸長的教訓健力寶的萎靡,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幾度試圖將手伸長,卻因種種原因而沒有成功。
1994年前后,作為中國最早起步的“健力寶”決策層熱血沸騰,決定聲勢浩大地進軍美國市場。據美國司法部中國籍的公務員陳英全敘述當時情景,霎那之間,幾乎是美國所有的電視、廣播、報紙,都宣傳過中國的“健力寶節”。然而時過境遷,健力寶并沒有打進美國市場,甚至連曇花一現的“美麗”都沒有出現。健力寶為打進美國市場耗費了巨資,有媒體報道說是4000萬美金,還有說是8000萬美元……到底花費多少錢,這只有李經緯老總說得清楚。但有一點可以證實,“健力寶”所花的錢,是中國企業當時進軍美國市場所“前不見古人”的。
進軍美國市場,對“健力寶”來說,是一個永遠隱隱作痛、無法抹去的心頭之患。幾億元人民幣繳了“學費”,既然是付了“學費”,“健力寶”應該有所“得”,但“健力寶”并沒有汲取教訓,又釀成其決策上新的失敗。
在健力寶銷售公司,記者看到了其近幾年來推出的一系列產品,包括果汁水、樂臣可樂等,令人感嘆的是,這些產品在市場上幾乎無跡可尋。
涉足快餐業是健力寶多年來的夢想。早在1994年初,健力寶就與國內貿易部食品檢測科學研究所成立了專門的課題研究組,研制開發中式快餐,并投入160多萬科研費用。產品相當成功,集團高層也一致認為,健力寶中式快餐絕對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只要有大量的投入,將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但是,由于缺乏資金,這個計劃被迫宣告流產。
1998年4月份,健力寶推出了樂臣可樂。據說其配方是世界上最大的香精香料公司美國IFF公司,在對美國可口可樂、百事可樂二大可樂反復比較鑒別后,針對中國人的口味而設計的。但這個產品至今沒在消費者面前露過幾回臉。健力寶銷售公司的人員告訴記者,樂臣可樂只在少數區域市場上才推。
待到果汁飲料市場火爆時,健力寶也在匆忙之中推出自己的果汁系列。但消費者的口味轉變得非常快。果汁飲料的“蛋糕”尚未做大,另一股“功能”飲料風就吹到。在風云變幻的飲料市場,健力寶的果汁系列就這樣斷送了前程。
幾次失手,有許多因素,但市場時機的把握不當是其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實際上,健力寶在其巔峰期,銷售額也不過在40億元左右,經過幾次這樣的折騰,已經傷及到其身子骨。而一些銷量極小的產品沒有規模效益可言,對于健力寶是個不小的負擔。
生存發展重要還是民族品牌重要?
從安達信進入重組的運作之后,健力寶走到了另一條路的路口,上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長期以來的資金饑渴癥。而此次出讓股份如果成功,也基本意味著長期困擾健力寶發展的體制問題,將得到徹底的解決。
一位業內人士提示記者,隨著外資公司在國內主板上市的堅冰已經開啟,外方入主健力寶后,將有可能加速其在國內上市的步伐;而另一個可能是,健力寶的新東家,有可能將它在海外上市,比如在新加坡。健力寶地處佛山地區的一個成功案例,就是鷹牌陶瓷在新加坡的上市。
無論上市與否,體制的轉換也必將使健力寶經歷一個“排毒”的過程,一位健力寶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很難說,在健力寶沒有好的管理觀念,但往往不能實行,原因就在于體制不行。新東家對健力寶應該是一個不錯的機會。“當然,對于你們記者來說,這又是一個民族品牌的沉沒,但對于健力寶這個企業來說,‘民族品牌旗幟’的光環似乎太沉重了,一個企業究竟是生存發展重要,品牌重要還是所謂的民族品牌重要?”他反問記者。
贏周刊記者張少平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