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顧靜 張曉松)通過兩年多來的國債技術改造,重點行業結構調整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重點企業得到壯大和發展,增強了國際競爭能力,重點產品更新換代,技術含量大幅提升,重點工藝技術節能降耗成效明顯,標志性目標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并在國民經濟中發揮著重大作用。
截至10月底,冶金行業組織實施了82個項目,已開工68項,建成投產20項,基本淘汰
了平爐煉鋼,連鑄比達到85%以上,9種關鍵鋼材品種新增生產能力282萬噸,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增加了國內長期急需的短缺品種,實現了工藝技術升級。
紡織行業組織實施了120個項目,已開工94項,建成投產34項,形成了生產高檔服裝面料5億米的能力,節匯已達8億美元,一批我國最優秀的紡織企業淘汰了老、舊機械,采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噴氣織機和自動絡筒機及染整設備,實現了技術升級,綜合實力和產品競爭力明顯增強。
石化行業組織實施了22個項目,已全部開工,并建成投產20項,除增加80萬噸合成樹脂專用料的項目正在進行外,其它標志性目標已全部達到,從而提升了石化行業骨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有色金屬行業組織實施了38個項目,已開工28項,建成投產10項,重點骨干企業不僅達到了環境治理和清潔生產的要求,而且實現了從高能耗、低效率技術裝備到低能耗、高效型轉變的重大跨越。
機械行業組織實施了244個項目,已開工153項,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產,極大地拉動了裝備工業的發展,增長速度和效益、技術水平和素質都大幅度提高,企業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有較大增強。
信息產業組織實施了104個項目,已開工73項,建成投產21項,促進了產品的升級換代和新品種的不斷增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產業化初具規模,經濟效益顯著提高。
造紙工業組織實施了21項,已開工19項,建成投產6項,生產規模、技術裝備水平大幅度提高,造紙工業節能降耗和綜合治理效果顯著,噸紙水耗下降30%、廢水排放量下降40%,萬元產值能耗下降5%,解決了群眾反映強烈、多年未能解決的環境污染問題。(完)
新聞分析:國家為何拿出巨額國債支持技改?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張曉松顧靜)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政府在新增國債資金中安排了90億元,用于企業技術改造的貼息,相當于前10年國家技改貸款貼息額的總和,接著是2000年的105億元和今年的70.4億元,這是建國以來絕無僅有的。國家為何要對技術改造采取如此大的支持力度呢?
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我國企業的技術改造長期依靠銀行貸款,一些企業為此背上了沉重的債務包袱,項目上馬后,還沒等到出效益,就被債務拖垮了。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不搞技改等死,搞技改找死。”對于技術改造,企業日益慎重,日益消極,到了1998年,全國技改投資急速下滑,1999年出現負增長。這是歷史的原因。
1997年下半年,我國改革開放正在向深入發展,對外經濟依存度越來越高,這時亞洲爆發了金融危機,并開始向周邊蔓延,從而給我國的經濟發展,特別是出口帶來極大壓力,國內經濟增長不得不主要依靠內需和投資來拉動。但是,當時我國的工業狀況卻是低水平生產能力嚴重過剩,附加值大、技術含量高的產品大量依賴進口,急需通過企業技術改造,調整產業結構,增加有效供給。這是現實的原因。
到了1999年,為了應對錯綜復雜的經濟形勢和嚴峻的發展局面,從根本上擴大內需,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黨中央、國務院下了決心,從新增國債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企業技術改造。這項重大決策,立即得到各級政府和企業的熱烈擁護,企業、銀行對技術改造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從目前來看,這一措施仍然顯然十分必要。在國內,商品短缺的時代已經基本結束,未來5年制造業相對過剩的狀況還有可能加劇;我國經濟的對外依存度已達20%,未來世界經濟形勢的變化將對我國產生重大影響。在國際上,經濟領域的競爭日益倚重知識創新和科技進步,各國企業特別是跨國集團,正在不斷加大技術開發和創新的投入,隨著我國加入WTO,這種競爭將是不可回避的。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從增發國債中拿出一部分技改貼息,對于支持一批產品有市場但資金困難的國有重點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同時引導企業和金融機構的投資方向來說,都不失為一項行之有效的措施。
實踐也充分證明了這一決策的正確性。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國債貼息技術改造初見成效,為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為實現國有企業改革與脫困三年目標發揮了重要作用。(完)
新聞背景:重點行業國債技改標志性目標
新華網北京11月19日電(記者顧靜張曉松)鑒于國債技改資金將集中支持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產品和重點工藝的技術改造,解決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因此國家分行業確立了標志性目標:
1、冶金行業。熱軋薄板、冷軋薄板、轎車用板等9種附加值高的鋼材品種每年可有效供給322萬噸,部分品種基本滿足國內需求,產品實物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淘汰平爐煉鋼,連鑄比由改造前的67.8%提高到80%以上。
2、紡織行業。每年可有效供給服裝面料15.5億米,節匯9.3億美元,紡織品噸纖維創匯水平由1.5萬美元提高到1.7萬美元,增加有效供給的差別化纖維24萬噸,使我國化纖生產的差別化率由15%提高到30%。
3、石化行業。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近40個品種專用樹脂增產145萬噸,有效供給,同時使乙烯裝置能耗由每噸800萬千卡降至每噸700萬千卡以下;增產80到100萬噸高等級道路瀝青,全部做到有效供給。
4、有色金屬行業。銅冶煉企業的煙氣排放全部達到環保要求;每噸氧化鋁能耗降低200-500公斤標煤,每年有效供給氧化鋁54萬噸;預焙槽電解鋁比例由30%提高到45%,同步淘汰自焙槽生產能力28萬噸,污染物排放量達到國家標準;鉛冶煉企業的二氧化硫利用率從0提高到92%以上。
5、機械行業。圍繞當前企業技術改造急需的專用技術裝備、數控機床及關鍵基礎件、環保設備三個方面進行技術改造。其中,以現有50萬伏交流輸變電設備、60萬千瓦以上超臨界火電機組建設項目為依托工程,落實一批重大裝備國產化的技術改造,提高大型成套設備的自主生產和配套水平。
6、信息產業。片式元器件、電力電子器件、敏感元器件、印制線路板、電子專用設備、集成電路、通信產品、網絡產品等實現部分有效供給,產品質量、性能達到或接近國際同類產品水平。
7、造紙工業。高檔新聞紙全部做到有效供給;涂布紙、高檔紙箱紙板實現50%有效供給。同步淘汰相應規模的落后紙種。造紙廢液實現達標排放。(完)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