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服務模式亟待轉變資本運作大有空間
11月10日,中國即將加入WTO,十億中國人努力多年的目標就將變成現實。但進入WTO后對中國的許多行業來說并不只是意味著祥云籠罩,更有可能顯現出的是中國企業走向世界所要經歷的艱辛。醫療服務行業就是這樣的一個行業。
雖然幾年前國內的私人醫療機構在政策的寬容下開始一個個地“露臉”,但它們的數目畢竟少之又少,民營的醫療機構在社會總體上所占的比例尚不足道,國營醫院占絕大比例以及各級醫院角色定位不清楚,導致的是中國的醫院整體效率低下,以這樣的競爭力與國外的醫院展開競爭前景難料。
劉常平先生曾任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醫院——和睦家醫院的院長,是這家醫院的三任院長中惟一的中國人,現在是中國第一家民營中資對外醫療機構——維世達診所的總經理。在任職和睦家以前,劉曾取得過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衛生管理和金融學MBA學位,擔任過舊金山Marin總醫院、Mills-Peninsula醫院的高級管理職務,并在香港醫院管理局任職兩年。以這樣豐富的經歷,劉是國內屈指可數、有大量實踐經驗的醫院管理專家。劉常平認為,中國在推行醫院私營化上一直進展比較緩慢,而入世的成功將使醫院私營化的步伐大大加強。而中國醫院私營化的程度低,則凸顯了中國醫院與西方醫院相比的許多不足。
國內醫院落后在哪里
劉常平認為,中國醫院經營與國際相比,首先是服務理論上差距巨大,用術語說,是服務提供模式上差距巨大。私立醫院的經營和運行完全要依賴于市場,因此,私立醫院必須具有很高的效率。他舉例說,國內醫院看病只簡單地分醫生和護士兩個等級,而美國的醫院則分醫生、助理醫生、護士、助理護士等多個等級,對應的,國內看病是兩個甚至更多醫生共用一個屋子,而國外看病一個醫生用兩個甚至多個屋子。這樣,病人進入診室后,我國醫生是前前后后一個人忙乎,而國外則是不同級別的醫生負責不同的工作,由助理醫生作最初的診斷,護士為主治醫生準備好醫療器具,主治醫生只管看病的最后階段,完成后立即進入另一間屋子看另一個病人。這樣,醫生看病的效率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體現了醫生真正的價值,而不是將醫生的時間浪費在護士就可以干的事情上。
其次,中國的醫院都是公立的醫院,對資本的運作一竅不通,根本不善于運用資金,而資金對醫院的經營往往意義重大。國外私立醫院本身就是私人資本,資本運作成熟,善于抓住機會將醫院的規模做大。劉先生舉例說,北京的一些不太出名的三級醫院,由于處于社區的中心,每日的病人量很大,流水額應該很高,不應比一些著名醫院差。但是這些醫院由于種種原因,沒有能夠借外來資本擴大規模,最終診治的病人數量很有限。
再次,公立醫院受政府領導,這樣的領導方式很不靈活。首先政府對醫院的問題反饋就慢,其次即使是作出了決定,也可能和醫院的實際情況差距太大而沒法實行。而國外的私立醫院都設立了自己的董事會,由董事會對醫院的具體事情作出決策,這樣的決策就可以很細致,很貼切實際,最后由院長來執行。
最后的一點,劉先生說,由于中國的醫院長期受政府的領導,定位上只有政府確定的一個概念,就是為群眾普及醫療保健,這是錯誤的。其實,像協和醫院這樣科研力量很強的醫院,其任務就應該是多投入難度大的科研,接受難度較大的病例診治,而將一般的病例交給規模較小、水平一般的社區醫院去做,避免浪費精力,同時使國家的資源能夠合理配置。因此,國家對醫院的定位和承擔的任務要有明確的區別,不能再像從前一樣那么簡單。
要改變中國醫院管理運營中的落后局面,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雷海潮認為產權優化改造是關鍵。他認為產權優化改造帶來的好處有:首先,醫療機構產權制度進行優化后,只保留少部分的政府公立醫院,能得到充足的財力保障。這樣會減輕(至少不增多)政府負擔,并且由于競爭機制的存在,醫院會自覺節約成本,提高服務效率;其次,扭轉目前醫療服務當中的不正之風;再次,能實現衛生服務的公平狀態,讓沒有能力購買醫療服務的人群,因為政府醫療保險的建立和存在,提高他們支付醫療費用的能力,使他們有能力享受醫療服務;最后,是改善弱勢人群、貧困人口、老少邊區人口的健康問題,政府資金的使用效率能得到改善。
國外流行非盈利性私立醫院
在國外,私立醫院承擔了很大部分的醫療任務。劉先生表示,在美國,醫院的主體是私營醫院。但是,這些醫院中,并不是營利性私立醫院占多數,而是非營利性私立醫院占多數。劉先生告訴記者,在美國,營利性的私立醫院只有1000多家,占美醫院總數的1/6左右,而非營利性醫院占了幾乎一半。
二戰以后,美國政府曾經大力鼓勵私營醫院的建立,以解決民眾就醫緊張問題。當時美國采取的方法是,政府對私立非營利醫院提供財力上的大力支持。當時美國政府規定,由私人投資,教會捐款等組建的私人醫院基金政府給以1:1的資金支持。如果該基金有100萬美元,政府無償提供100萬美元,條件是該醫院必須是非營利性的。這個政策使美國的醫院飛速增長,最終解決了美國醫院緊張的問題,并造成了私立非營利性醫院占最大份額的局面。
劉先生表示,美國大力推廣私立非營利性醫院的歷史對我們很有啟示意義。
中國該如何建立私立醫院
中國建立私立醫院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迅速進行相關法律建設。劉常平先生表示,雖然中國私立醫院的步伐在進入WTO后會加快,但這并不表明外資醫院會迅速進入中國,重要的原因是法律讓外方吃不準。他說,美國的大醫療集團,比如哥倫比亞醫療集團等都已經多次來中國考察,但最終沒有向中國的醫療機構投資,原因就是對相關法律疑慮重重。
衛生部衛生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雷海潮也認為,政府開了營利性醫院的口子,一些資本也開始注意并涉足到這一領域。但由于醫療市場是一個特殊的市場,需要政府調控和干預,在短期內,政府不會允許大量的資本進入醫療市場。
劉常平先生告訴記者,中國有關中外合資醫療機構的法律到現在為止只有3頁紙,這區區數行字怎么能讓投資的一方感到放心?劉先生說,早在六七年前,有關的法律就是3頁紙,到現在還沒有更細致的條款。這里面最有意義的是將外方與中方合資比例30%、70%進行了對調,即外方可控股70%,而中方可減少到30%,除此之外,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盡管美國通過對等的投資催生了大量的私立非營利性醫院,但劉先生認為這樣的投資仍然很大。他表示,中國現在有很多的二級醫院經營不善,它們面臨著破產。與其讓這些醫院破產,還不如利用政策手腕讓外資來購并并經營它們,這樣既可以減少國有資產的浪費,還能給外來資本進入這個市場創造比較容易的機會,同時將社會資產合理配置,可謂一舉多得。
記者劉騰特約記者李雪墨/文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