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崔毅 10月23日,對于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來說,是個可喜可賀的日子。繼領軍廣東LNG(液化天然氣)項目之后,中海油與福建省政府這一天就共同開發該省天然氣市場簽訂合作協議。
“協議一簽署,該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就正式啟動了。液化天然氣項目投資額,牽扯諸多配套工程”,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投資者關系部的肖宗偉對記者說,但他拒絕回答記者
有關該項目預算的提問。
液化天然氣——21世紀福建頭號投資項目
液化天然氣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優質、清潔、安全、廉價能源,按熱值計算,其價格比油制氣和液化石油氣(LPG)便宜30%。而目前天然氣在我國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例只有2%,因此,發展液化天然氣從市場份額來看潛力巨大。但是,液化天然氣是普通天然氣在常壓、-162℃環境下液化而成,并用大型專用船舶運至目的地接收站,再經氣化,通過管道輸送至用戶的,所以伴隨這一復雜過程的接收站主體工程及相關配套工程投資巨大。
“清潔能源是我省轉變能源消費結構的主攻方向”,福建省政府計劃處處長林寶金雖然對記者關于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預算投資額的問題閉口不談,但言談話語中,省政府上馬這一項目的決心溢于言表。
記者致電我國第一個液化天然氣項目所在地廣東,項目小組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表示,剛剛聽說福建打算上馬液化天然氣項目,還未具體了解。據這位負責人介紹,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是1998年中央批準的試點工程,總投資超過300億元,是廣東省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城市燃氣工程。該項目分兩期建設,一期投資50億元,先在深圳、廣州、佛山、東莞四城市進行,接收總站設在深圳東部大鵬灣秤頭角,投資額超過30億元。輸氣管線經深圳、東莞、廣州后到達佛山,全長215.4公里,投資額近20億元。項目計劃2005年正式運營,2006年達到一期規模。
“理論上講,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的總投資不會超過廣東,因為閩三角和漳、泉、廈地區的總體經濟實力不敵珠三角”,這位人士最后肯定地說。
雖然總投資額未必超過廣東,但福建也絕不是等閑之輩。“目前,我們的能源消費結構正在逐步調整”,據林寶金介紹,福建省水、火發電比例基本平衡,水電略勝一籌。但隨著今年后石發電廠(漳州)與湄洲灣發電廠(浦田)先后投產,火電比例已超過水電。這顯然有悖于國家環境保護的大政方針。
“這主要是因為福建省水利資源不足。”據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如果將福建現有的火電廠燃料全部改為液化天然氣,則每年全省的能源消費直接成本可減少20%,另外還可省去上億元的治污費。“但將現有火電廠改造為天然氣發電廠是需要成本的。所以,如果算上現有火電廠的更新改造及新建天然氣電廠,液化天然氣項目將是福建省新世紀第一個巨額投資。”
巨額商機,誰來買單?
雖然目前來看,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尚在襁褓之中,但有關各方已為滾滾而來的商機早已躍躍欲試。
“如果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立項,我們將有興趣考慮參與建設。”國際著名石油公司英國石油(中國)公司副總裁張建寧對記者說。據張介紹,對于國家支持的、在中國東南沿海有巨大發展潛力的液化天然氣項目,英國石油公司一直非常關注。如:在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第一階段招標中,該公司就入股30%參與了液化天然氣接收站的建設。
此外,從廣東液化天然氣項目的實踐來看,卡塔爾、文萊、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的液化天然氣供應商及殼牌、美孚等國際著名石油公司都對項目表現了極大的熱情。
據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天然氣儲量豐富,但高產氣田多分布于西北,東南沿海省份的天然氣供應需要進口,雖然表面看進口液化天然氣的利潤大部分讓給了國外廠商,但對于我國天然氣開采設備制作商,尤其是運輸液化天然氣專用船舶制造材料生產商來說,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是個千載難逢的商機。
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藺士忠認為,由于液化天然氣在運輸過程中要保持超高壓、超低溫(-162℃),因此專用船舶的制造科技含量高,目前只有歐洲、日本、韓國可以生產。但專用船舶制造中必須的抗低溫、耐高壓、防腐蝕材料,如:鎳合金、鋁合金、不銹鋼等,我國不僅在原料開采、生產環節,而且在成品制造上均有優勢。可以肯定,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如果上馬,我國為運輸液化天然氣專用船舶制造廠提供原村料的鎳合金、鋁合金、不銹鋼生產廠商,將獲得快速成長的機會。
此外,液化天然氣項目不僅對外資有巨大吸引力,而且,我國的民間資本在項目中也有用武之地。國家經貿委經濟研究中心的宋毅研究員在得知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簽約的消息后,高興地對記者說:“這標志著我國在能源消費終端的建設上邁進了一大步,它必將帶來多層次、多主體的投資熱潮。”據宋毅介紹,成功實施液化天然氣項目不僅要有持續、穩定的液化天然氣供給,更重要的是,以終端(接收站)、輸氣管線為代表的基礎設施建設。
據了解,建設一個現代化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及管線網絡的投資額約占整個項目投資額的90%,主要包括總站、分站、主干線、支干線、用戶管線等眾多分部工程。“只有在各建設環節中引入不同投資主體,并達到一定規模,才能獲得最佳經濟效益”,宋毅最后說。
跑馬圈地,中海油未雨綢繆
我國內陸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由中石化和中石油南北分轄,而面對浩瀚的太平洋,我國領海大陸架上豐富的油氣資源,則當中海油莫屬。
中海油主要從事中國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的勘探、開發和生產,目前是中國海上原油及天然氣的最大生產者,也是中國唯一獲準與國際石油及天然氣公司合作在中國海上進行勘探和生產活動的企業。
據一位熟悉中海油的業內人士分析,中海油的天然氣戰略是,一方面加強海域天然氣的勘探力度,保證自己在中國東南沿海市場的優勢;另一方面,利用自己良好的國際形象和成熟的國際合作經驗引進液化天然氣。此次福建液化天然氣項目的簽約,正表明了中海油鞏固自己在液化天然氣基建及引進液化天然氣等方面強項的決心。
中海油之所以采取兩手戰略,這位人士分析,主要還是因為海上天然氣開采成本高。如:建設一口海上鉆井平臺,僅固定成本投入就將近9000萬元,再加之日常維護開支,其費用極其可觀。
相比之下,實施液化天然氣項目,由中海油領銜引進國外液化天然氣,不僅解決了項目本身需要長期、穩定的天然氣源問題,而且,由于有比較優勢,中海油的成本收益率將大大提高。
更重要的是,中海油通過在東南沿海省份實施液化天然氣項目,有效而隱蔽地將自己的觸角伸向了中石化的傳統地盤,用蘊含“科學、環保”概念的液化天然氣,為已經并即將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鋪墊造勢。
而與此同時,由中石油牽頭的“西氣東輸”項目正如火如荼地展開,此項工程將中國西北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通過管線輸往上海及江浙地區,這里距中海油將要啟動液化天然氣項目的福建省不過300公里。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