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丁琳廣州報道
痛失商機近來,能像魯抗醫藥一樣心情不錯的醫藥上市公司寥寥無幾,尤其是是魯抗的同行———一些生產抗生素的企業。魯抗幾天內股價上漲了二十多個百分點。
“眾人皆跌我家漲”當然事出有因:最近美國爆發的炭疽熱危機令其抗生素需求大增
。
有消息傳出,美國政府近期將撥款15億美元在全球采購抗生素,國際醫藥巨頭拜耳則宣布11月1日將增產25%。于是,不少投資者預期國內抗生素公司有可能增加出口而股價上漲。
但這個預期不得不在一個事實面前破碎。到目前為止,我國沒有一家抗生素成品生產廠家通過FDA(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認證,因此產品無法出口美國,只能任鈔票從眼前飛走。
盡管我國大部分醫藥企業都具備生產抗生素的能力,盡管現在我國的青霉素原料產量已經占據國際市場一半以上的份額,但對國內大大小小的藥企來說,FDA仍是“門檻太高”。
南方證券投資銀行藥業分析師范紅兵介紹,首先申請FDA認證,必須在硬件、軟件和產品工藝上大大改進,這需要耗費大筆資金和大量時間;其次,基礎條件苛刻,要求制藥公司提供包括在美國做臨床的資料等一系列英文文件,這些資料很多企業根本就沒有。“更要命的是,不少企業的關鍵性技術指標根本達不到FDA標準,并且面臨著因仿制導致的知識產權等問題。”
因此,我國抗生素對歐美的出口僅限于原料,成品則只能出口非洲、東南亞等國家。而目前我國在抗生素原料上的國際地位也是岌岌可危———印度已經獲得了這方面的FDA認證,并且它具有同我國抗生素企業同樣的成本優勢。
不過現在看來,FDA門檻還不是困擾國內抗生素企業的最大問題。
難念的市場經1984、1989和1993年的三次青霉素價格大戰,淘汰了一大批小企業,現在國內抗生素市場是“四大家族”統治格局——華北制藥、哈藥總廠、石家莊制藥和魯抗集團的抗生素產量至少占國內市場的60%以上,其中青霉素市場占有率甚至超過90%。
可是,“四大家族”的日子過的并不滋潤。
一個威脅是,國際十大醫藥企業都已在中國設立了合資藥廠,雖然其抗生素產品只占國內市場份額的10%左右,不過應當看到,他們占據的是這個市場里最肥的一塊———以高附加值、高利潤新藥為主的中高端市場。”四大家族的“強項”則是利潤極低的老產品和原料藥。
“我們現在一支80萬單位的青霉素出廠價才3毛多,平均只能賺1分錢。”魯抗集團的經營部經理蔣慶忠抱怨道。
“拜耳去年的銷售收入是288億美金,5%用于開發新藥就有14億美金,而國內抗生素行業的老大華北制藥去年所有銷售收入是30多億元人民幣,加上國內化學藥仿制成風,基本上不具備新藥研發能力———這直接導致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競爭。”廣發證券藥業分析師黃奕感慨。
而四大家族賴以守住原料藥陣地的成本優勢,現在也面臨著一個進退兩難的考驗:供過于求的青霉素市場現狀迫使其結成行業聯盟,采取限制產量、統一價格等措施,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限產卻令其產能無法全部發揮———擴大生產規模是目前他們降低成本的最有效方法。
同時不少業內人士認為,現有醫療體制存在的問題也是導致國內抗生素企業“市場經”難念的重要原因。醫院的藥品采購仍是一個畸形的市場,以藥養醫現象如果不徹底杜絕,價格和質量就無法順利成為這個市場標準。
一項統計顯示,目前占國內化學藥30%左右的抗生素,其市場容量至少有300億人民幣。低利潤的四大家族靠著巨大的市場份額,維持著“撐不著也餓不著”的現狀。
不過在低端產品上發展,能撐多久呢?
最弱一環雖然國外巨頭早已進入中國市場,但對四大家族來說,2003年中國醫藥市場的全面放開仍有一定威脅。“哈藥上市部分的市值是40億人民幣,還不到5億美元,控股50%對拜耳這樣的巨頭來說簡直是小菜一碟。”哈藥總廠副廠長王豐感到了實實在在的壓力。
石家莊制藥集團董事長蔡東晨卻很有信心:“我們的優勢在于更了解中國市場,以及完善的國內營銷網絡,更重要的是中國人的生活與消費水平決定了中國人更適合用自己的藥,因為國產藥品大大便宜于進口藥品。”石藥新近開發出一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抗生素新藥,“開發更多新藥是我們以后的發展方向。”
哈藥最近也沒有閑著。剛從西安、蘭州回到哈爾濱的王豐心情很好———這次出差收獲頗多,在西部找到了幾家不錯的收購對象。“通過并購擴大規模是短期內迅速增強企業競爭力的最有效方法。”王豐告訴記者。
但新藥研發能力不足,依然是制約國內抗生素企業長遠發展的最關鍵問題,同時也是四大家族的“最弱一環”。
一些業內人士分析,問題的解決可以從產業鏈上落后最小的一塊來突破。比如先利用某些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成本規模優勢來獲取更大利潤,再通過行業內的兼并收購來做大規模,逐步完善新藥研發能力。“這是目前比較可行的辦法。”黃奕如是說。
訂短信頭條新聞 天下大事盡在掌握!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