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劉影:日前,一樁并購案引起上海各界關注。上海輕工裝備(集團)有限公司與上海華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簽署合同,將輕工裝備所屬的上海高壓容器有限公司65%的股權,以5000萬的價格轉讓給華盛集團。本來高壓容器行業并不是什么熱門的行業,但是在這個并購案中,民營企業收購了老牌國有企業;生產高壓容器衍生產品的企業收購了該行業的領頭羊;只有200人的小企業收購了1000多員工的大企業。
成立于1997年的上海華盛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擁有資產3.8億元人民幣,上海青浦消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是其下屬最大的子公司。該公司生產的小規格壓力容器在歐洲是暢銷貨,由于訂單很多,青浦消防器材廠往往要三班滾動才能完成生產。于是華盛集團想到了“借船出!,他們看中的船就是高壓容器有限公司。上海輕工裝備(集團)公司所屬的上海高壓容器有限公司(原上海高壓容器總廠)是一家有50年歷史的老廠,是國內高壓容品行業的龍頭企業。雖然該廠在技術、人才、生產規模上都居于領先地位,但它也有一些國有老企業的通病,比如危機感不夠,對市場需求反應不快等等。1998年,該廠由上海市區搬到郊區的青浦,很多人由于不愿意離開市區而選擇離開工廠,此后的兩年,該廠業績出現了較大的滑坡。
有關人士認為,在此次“聯合”后的一年之內,新組建的上海高壓容器總廠將增加500萬美金的出口額,增加1億元人民幣的銷售額。在產品運作的同時,華盛集團還將把實業操作和資本操作緊密結合起來,將該企業送上主板市場,讓它成為中國壓力容器行業的第一家上市公司。
據了解,這項并購案實際上得到了上海市經委有關領導的支持,這里面有兩方面的考慮。一是希望扶持民營企業發展,二是希望民營企業較為靈活的經營思想進入老國企,使老字號興奮起來。但是,正是由于兩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要實現兩者之間的整合與互補恐怕是任重而道遠。兩家的產品線整合起來并不難,兩本賬合在一起也容易,但是兩種經營理念如何對接?兩家企業固有的文化如何融合?也許這才是真正的風險所在。
事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有關專家建議有類似考慮的民營企業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是不要腦袋發熱。不要以為現在國有企業估價偏低就急于收購,盲目擴張有時也可能把自己拖垮,本來經營得不錯的,因此而陷入泥潭、背上包袱的企業也不在少數。最近惠普收購康柏后,股價大幅下挫就是一個例子。這又涉及到一個融合的問題,兩個企業兼并后,不同的管理風格、文化和經營策略應該如何融合,這在收購前就應該做好詳細周密的調查研究。在上海,這一矛盾解決得比較好,比較成功的例子是上海廣電和電真空的合并。另外,全面的收購兼并合作比較容易成功。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