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業品牌正紛紛進入中國。有關專家預測,5年以后國內大部分乳品企業可能將面臨生存危機,能存活下來的不到10家———中國奶業進入“戰國時代”
眼下許多人會發現,商場、超市上的牛奶品牌一下子多了起來,“光明、三元、蒙牛、伊利、帕瑪拉特……”讓人挑得眼花繚亂。隨著中國奶業市場競爭的加劇,各路諸侯開始紛紛展開市場爭奪戰,中國奶業進入了“戰國時代”。有關人士斷言,一場醞釀已久的奶品
大戰即將爆發。
去年,中國奶業最出風頭的當數內蒙古伊利、上海光明和北京三元。伊利攻城略地處處先聲奪人,隨后上海光明和北京三元也分別以震驚業界的吸納法國達能參股和收購卡夫大出風頭。今年以來,國內乳業四強之一的河北三鹿也開始南下廣州爭奪南方市場,并大有猛龍過江的氣勢。中國飲料巨子杭州娃哈哈,也開始跨入奶業產業。
專家指出,由于市場潛力巨大,目前中國奶品品牌已打破了地域界限,邁出了大規模擴張的步伐,國內外品牌開始了面對面的激烈交鋒。
世界“奶王”垂涎中國中國是世界奶業消費的最大市場,巨大的商機和潛力成為國際奶業巨頭競爭的焦點。作為全球乳業排位第二的法國達能,去年繼成功參股中國最大的乳品生產企業上海光明后,目前又駕馭起中國飲料行業最具實力的娃哈哈、樂百氏兩大集團,從而完成了其稱霸中國奶業的最初布局。
欲在中國奶業市場分一杯羹的境外企業當然絕非達能一家。從1995年起,國外乳業巨頭陸續進入中國市場。目前我國共有外商投資乳品企業45家,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乳業品牌,已紛紛進入中國。作為全球最大加工生產液態奶的跨國公司,意大利帕瑪拉特已在天津和南京等地建立了生產基地。排名世界第一的瑞士雀巢與上海梅林正廣和結盟。
業內人士分析,內外資本的強勁介入,使中國奶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震蕩,盡管以“圈地”為主的市場競爭遠未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但依然令人嗅到“山雨欲來”的味道。面對市場風云,雖然中國奶業剛進入成長初期,短期內還很難出現壟斷行為,但精心培育市場和品牌應是業內共同的目標。
體制之痛鉗制發展在過去的20年間,我國奶類總產量增長了7.7倍,年平均遞增率為11.6%。2000年我國鮮奶產量1082萬噸,比前一年增長34%。但目前中國牛奶生產總量和人均消費量,卻遠遠低于發達國家。
近年國內奶業的高成長性和巨大的市場需求,一時掩蓋奶業企業規模小、技術落后、生產效率低下的現實。為改變現狀,近年國家調整了農業產業政策,牛奶產業被列為國家重點扶持項目,16家乳品企業被列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去年,由九部委局聯手推動的“國家學生飲用奶計劃”開始實施,極大地刺激了奶業市場的發展。
但業內人士認為,市場的消息只是一種可喜的表象,而中國牛奶產業要取得突破性的進展,還必須從根本上解決管理體制的禁錮,牛奶產業化進程的加快還必須來一場管理體制上的變革。否則,市場之歡難敵體制之痛。據中國奶業協會副理事長王懷寶介紹,中國牛奶產業的管理體制主要仿照前蘇聯的做法。養殖業歸屬于農業部,乳品加工業列入輕工部門,國內乳品流通歸商業部門管理,而國際乳品貿易又歸經貿部管理。由于相互關聯的產業內部流通被人為地分隔開來,每個主管部門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制定的政策也不同。因此,這種體制本身很容易產生“門戶之見”,影響產業發展。
面對入世前后蜂擁而至的市場“入侵”者,不健全的產業體系勢必難以抵擋強勁外來的攻勢,體制問題將越來越困擾著市場化的牛奶產業,不少業內人士呼吁,到底由哪個部門才能壯大中國牛奶產業的自身實力,將決定著中國奶業的未來。
強手如林誰能勝出目前,我國奶業加工企業有1500余家,其中年銷售額500萬元以上的有359家,上億元的12家。去年銷售22億元的國內乳業“龍頭老大”上海光明,與世界乳業排位第一的瑞士“雀巢”年銷售133億美元相比,差距甚遠。
上海光明的一位負責人認為,在三五年內,競爭對國內大部分乳品企業的沖擊不會很大。真正你死我活的“肉搏戰”,應在5年之后。因為目前國內乳品市場實在巨大,空白點太多,憑目前的產量和營銷體系,誰也不可能“一口吃成胖子,包打天下”。但三五年后,形勢就不同了。目前1500余家乳品企業的上千個品牌,5年之后能生存下來的也許最多不到10家。
據了解,在日本,競爭的結果是三家乳業巨頭各瓜分國內30%左右的市場。而在歐盟,有的乳業巨頭在一個國家的乳業市場中的份額高達80%。世界奶業發展的經驗證明,只有靠管理和規模才是企業發展的正道,品牌將決定一切。在今后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誰能在資金、品牌、管理、規模上先聲奪人,誰將成為市場的強者。 作者:艾芳
手機鈴聲下載 快樂多多 快來搜索好歌!
    新浪企業廣場誠征全國代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