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紀中
中國希望借助奧運會讓自己更加國際化,這個問題其實不復雜。奧運會的主辦方是國際奧委會,中國只是承辦方。主辦單位是國際化組織,所有的要求都是國際化的要求和標準;北京奧組會作為承辦方,既然答應了上述要求,不搞國際化是不行的。這樣就是一條國際化道路。
胡錦濤主席講了,要嚴格遵守國際承諾,最主要是按照國際奧委會的要求和標準來辦事,因此,要辦好奧運會,就必須國際化。
那么,該如何國際化?問題也很簡單。首先是思想觀念問題,我們不是按照自己的標準辦奧運會,而是按照國際標準辦奧運會,在此基礎上,中國元素只是錦上添花,讓中國特色更突出而已,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我們曾承諾了外國媒體采訪自由、保護知識產權等,但包括國內的立法和落實在內,都需要一個過程,必須要靠程序辦事。否則,就會有的承諾能夠落實,有的執行不了。我們通過了一系列重要立法,像知識產權保護法、海外媒體采訪規定等,都體現了國際化的通用規則。這些在當初申辦時,一獲得承辦權,北京是立即簽了合同的,是有法律承諾的。
國際社會看待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中國,即便是到現在為止,仍然喜歡從政治上考慮問題。我們主觀上不希望把意識形態放在首位,但他們總是把意識形態放在首位。
這并不是我們心胸狹隘。我們承認,我們的組織工作有不完善、不盡善盡美的地方,但挑刺,也要看怎樣挑。說我們的組織工作有缺陷,可以是希望你改進、干得更好的角度;但現在有些輿論往往不只是在挑刺。
譬如,有外媒報道說,北京市政府把一些落后的地方遮擋起來,是掩蓋落后,是作秀。那我不禁要問一句,中國的落后我們掩蓋得了嗎?有一次,一個記者這樣問我,我就反問他,你們家招待客人時,你會把垃圾都放在客廳嗎?這不是不給人看,而是要收拾一下,盡量把好的一面展現給客人,全世界沒有哪個國家不這樣做。
這是小事,但是表明國外還是喜歡從意識形態上看問題。中國花這么多錢做給世界看,是希望給世界好印象,這樣從相對主觀惡意的角度來指責中國,該這樣嗎?
我們國家的領導人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首先,胡錦濤主席仍然強調要履行國際承諾,要盡量做得更好一些。其次,溫家寶總理提出了持續發展的問題。無論綠色奧運、人文奧運還是科技奧運,都是可以持續的。政府在環保方面投入了巨大力量;科技方面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尤其是強調科技創新;人文方面,提高國民素質,以人為本,等等,都在做大量的工作。
現在,我們不怕有什么負面報道。百聞不如一見,全世界都來了,大家都能看得到,我們的承諾履行得如何。媒體可以選擇性報道,但事實擺在面前,那么多國家的運動員都看到了現實是什么樣子,你再做多么負面的報道,別人不會再信你一家之言。
其實,在這背后,最重要的是我們軟實力的不斷提升。因為我們實力的提升,別人已經更多用正確、現實、實事求是的眼光來認識我們。一些歪曲的負面報道,不是一下沒人信了,而是信的人越來越少。
同時,不得不說的是,我們國家領導人看待奧運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在考察秦皇島奧運足球賽區時,強調要以平常心態看待奧運會;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也表示,我們不怕負面報道,新中國就是在一片罵聲中不斷成長起來的。這說明我們中央領導人看待奧運的心態已改變了。
從把奧運會看得無比重要,到以平常心看待奧運會,這就說明中央領導已經從更高的全局角度把握了大勢。一個人是否成熟,主要是看他的心態是否成熟;一屆政府是否成熟,同樣也要看這屆政府領導班子的心態是否成熟。
(本報記者王永強采訪整理)
新浪財經獨家稿件聲明:該作品(文字、圖片、圖表及音視頻)特供新浪使用,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