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楊揚:“‘危機感’讓我學會思考”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12日 03:45 第一財經日報
何葉 陳琳 陳莉 “在還是運動員的時候,我就有很強的危機感。我知道自己不是很有天分的運動員,每天訓練結束后都要思考自己今天的得失在哪里,發現問題之后就去想該怎么改正或者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后來在求學中、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時,我都會用‘危機感’的思考方式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危機感’讓我學會思考。” 優雅的坐姿,自信的談吐,化著今年最流行的粉紅妝,高挺的鼻梁很容易吸引到驚艷的目光,如今的楊揚更像一個時尚明星。不過這位在2002年為中國贏得首枚冬奧會金牌的美女,內心卻和凡人一樣,也有過從掙扎到豁然的過程。 楊揚在她的運動生涯中,一共獲得了大大小小57個冠軍,其中包括兩個奧運會冠軍頭銜。急流勇退之后,楊揚邁入了清華大學的校門,開始了深造之路,也正是這段校園學子的愉快生活,讓楊揚重新找回生命的激情。如今的楊揚可以說是個不折不扣的社會活動家,參加奧運會籌備工作、創辦希望小學、為品牌代言,不過,她始終抱有一種進取人士的“危機感”,她說:“‘危機感’讓我學會思考。” 《第一財經日報》:你最近都在忙些什么呢? 楊揚:近來我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好運北京”迎奧運賽事的宣傳工作上了。在奧運會志愿者部,有大量的學生等志愿者參加工作,他們需要接受相關培訓。我被聘為專家,從培訓、宣傳、激勵三個方面參與到這些工作中。在培訓方面,我們主要是要進入大學,在大學生上崗之前,讓他們了解一些關于奧運會的基本知識。同時,我還和其他運動員組成了志愿奧運冠軍激勵團,很多學生并不是非常了解奧運會,但奧運會冠軍組成志愿奧運冠軍激勵團有一種名人效應,可以激發起學生更多的熱情。 《第一財經日報》:作為為中國贏得首枚冬奧會金牌的“老將”,你對2008年北京奧運會有著什么樣的期待? 楊揚:我比較幸運,在自己從運動專項退下來之后,就遇上北京奧運會。不論以后從事什么樣的工作,北京奧運會對我來說都是一次機會,所以我一定做一點事情。作為奧組委的一分子,我希望2008年奧運會是非常成功的奧運會。在奧運會期間,能夠讓全世界的人感受到中國人“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豪情,中華的古老文化,現代化的氣息。至于獎牌,數量反倒不是那么重要,盡力就好。 《第一財經日報》:你還記得2002年摘得冬奧會金牌時的場景和心情嗎? 楊揚:在我第一個沖過終點成為冠軍的時刻,還沒有完全從之前的狀態中恢復過來,直到站在領獎臺上才感覺這一切都是真實的。我現在只記得,當時的場面相當亂,周圍的每一個人都很激動,興奮之情溢于言表。而我的隊友和教練,走過來“咣”給我一拳。這一刻,我像醒過來一樣,這種感覺壓抑了很久之后突然爆發。我們之前經歷了太多的挫折,中國短道隊好幾次都與奧運金牌擦肩而過,大家憋了一股勁兒,一定要奪得金牌。那次比賽我就是奔著金牌去的,當然,這也在無形之中給自己帶來了壓力。 《第一財經日報》:作為一個運動員,在給自己壓力的同時還能夠奪得金牌,心理素質很關鍵。你在進行運動技巧訓練的時候,是怎么鍛煉自己心理素質的? 楊揚:我們平時訓練都包含了心理課程。同時,我自己滑冰這么多年,獲得很多成績的背后,實際上也經歷了很多失敗。尤其是在1998年的冬奧會上,我們短道隊參加了6個項目,獲得了5枚銀牌1枚銅牌。其實,在實力上,我們已經具備了奪冠的水準。但是我在參賽的兩個項目上犯規,讓自己和金牌失之交臂。這些失敗都是寶貴的經歷,有了這些經歷,你就會懂得怎么樣去面對困難,我自己在之后面對大賽就相對從容一些,能夠以一種更加平常的心態去看待得失,或者說更淡然地處理一些事情。 《第一財經日報》:運動員的生活除了各種素質訓練,你平時都有哪些愛好? 楊揚:我們那一代的短道隊有很好的氛圍,隊員都是很愛學習的,我們平時也會上一些很有趣味的課,比如《孫子兵法》,因為我們的項目是很講究謀略、策略和戰術的。在當運動員不久后,我就一直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呢,在訓練累了躺在床上不想動的時候,就看書,我希望能夠抓緊時間學習知識,充實自己。 《第一財經日報》:當時選擇去清華深造,你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楊揚:我不想躺在自己的成績上過完下半輩子,希望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除了專項訓練,也一直不停地補充自己的文化知識。上學是自己多年的愿望,但運動員要兩者兼顧是不可能的,所以2002年退役以后就走進校園。不過,剛開始讀書并不順利,一切都很陌生,荒廢很多年的學業,重新拾起來的時候有些茫然不知所措。雖然每次上課都很認真,但是要記筆記的時候就無從下手,不知道該記什么。所以當時我很焦慮,下課借同學的筆記翻看,然后不停地調整自己,在調整的過程中發現了自己有一種其他同學沒有的優勢,就是自己的理解能力要強很多。老師講各個國家公共財政的時候,提到相關的財政體制,而日本、美國、英國等都去過,就很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所以學起來就很容易。另外,我平時也很喜歡和同學交流,相處也很融洽。 《第一財經日報》:你除了自己不停地學習,還在家鄉創辦了希望小學,是嗎? 楊揚:在黑龍江家鄉創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學,是中國運動員教育基金發起的活動之一。我作為中國運動員希望小學活動的推動者,一直希望參加一些教育的工作。能夠在自己的家鄉建立一所希望小學,應該說自己很幸運。同時,在參加希望工程的時候,我也得到了很深的感觸,要籌到一筆錢幫助那些孩子并不是像我原先想象得那么困難,更重要的是,我和那些孩子有了直接的接觸,讓那些小孩子知道我是從那里走出來的,這就給了他們一種激勵,一種希望,讓他們知道自己也可以從那里走到世界上去。本來我以為希望工程只是單純做件好事,這種激勵作用讓我意想不到。 《第一財經日報》:那么豐富的經歷,給你帶來的最大收獲是什么? 楊揚:在還是運動員的時候,我就有很強的危機感。我知道自己不是很有天分的運動員,教練最早就評價我說“長不長、短不短”,爆發力不夠、耐力也不足,這些“危機感”讓我在訓練中很注重取長補短,每天結束后都要思考自己今天的得失在哪里,發現問題之后就去想該怎么改正或者避免類似問題的出現。后來在求學中、參加各種社會活動時,我都會用“危機感”的思考方式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危機感”讓我學會思考。 歡迎訂閱《第一財經日報》!訂閱電話: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廣州) 各地郵局訂閱電話:11185 郵發代號:3-21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