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臺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成海歸樂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9日 13:20 中國新聞網 | |||||||||
中新社煙臺一月五日電 (韓志建 于海武)“當初回國創業,最打怵三件事:一是資金短缺,二是合作伙伴難尋,三是市場開發心里沒底。”從加拿大留學歸國的李曉軍博士回憶起七年前初到煙臺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區時的情景,歷歷在目。如今,身為煙臺斯坦普精工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的李曉軍“三憂”盡釋,取而代之的是發自肺腑的感慨——這里真是創業的樂土!
兩年未收一分房租 走進煙臺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區一號標準廠房,二十多個留學人員企業的研發試驗室、中試車間一派繁忙景象。企業規模不等,用房面積多在二百至五百平方米之間。與標準廠房一路之隔,是園區辦公大樓和生活服務區。園區管理服務中心副主任紀華芹稱“留學人員企業租用標準廠房,兩年沒有收他們一分房租”。 為扶持“海歸”創業,煙臺開發區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留學人員企業需要廠房,租金兩免三減半;辦公用房免費使用,居住按廉租房價格收取。企業還在稅收、用地、經費、科技立項等方面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 這些政策促進了園區快速發展。目前,該園區內已創辦留學人員企業二百二十九家,注冊資本六點二億元人民幣。 “金種子”熠熠生輝的背后 日前在園區創業成果展示會上,煙臺麥得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發的世界首例血管內皮抑制素生物抗癌新藥、萬潤精細化工有限公司研發生產高檔液晶系列產品等引起了人們的關注。這一粒粒“金種子”,凝聚著創業者的心血和智慧,也包含了園區建設管理者的追求。 開發區不斷完善創業園區的科技創新體系。開發區設立了一億元的高科技項目發展基金,支持留學人員企業從事高新科技項目研發;并與全國五大人才市場實現信息共享,為企業聘用人才開辟了“綠色通道”。園區企業先后建立了三十六個實驗室,與國內外高校、科研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在完善的高科技創業體系支撐下,園區涌現出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企業。到目前,該園區企業累計開發新產品二百五十六項,取得科技成果七十八項。 困境時雪中送炭 二00一年,留俄學者劉傳立借款購置設備,開始生產高科技常溫硫化補胎產品。可天有不測風云,他在外出推銷產品時,連出兩次車禍,摔斷了腿和胳膊。躺在病床上的劉傳立回想起四年里多次實驗失敗、負債六十萬元,禁不住潸然淚下。 創業園區領導了解情況后,幫他吸引了二百萬元投資,成立了股份制公司。在園區的幫助下,劉傳立的百信成大橡膠有限公司事業飛速發展,短短幾年間,銷售網絡遍布全國,年銷售額突破一千萬元。 針對多數留學人員沒有市場開發的經驗,園區管理服務中心主動跑政府采購部門,千方百計為高科技新產品打開銷路。優良的服務激發了留學人員的創業熱情。二00五年,該園區又有十四家留學人員企業增資擴股,總增資額一點五億元。(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