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志武:貧富差距解決之道是造富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18:10 新浪財經
全球最大的軟件外包公司Infosys,已是我們越來越熟悉的印度公司。這個公司的創業經歷、成長故事以及商業模式,一直是學界和業界特別關心的課題,也是媒體談論較多的話題。但該公司創始人Narayanan Murthy背后的故事卻鮮為人知。他不只是一個極度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他基于自己人生體驗和社會觀察得出的社會哲學,更值得有志解決中國社會問題的人思考。 Murthy 1946年出生于印度一個教師家庭,成長環境樸實,1969年畢業于印度理工學院的電子工程與計算機專業。受早期蘇聯計劃經濟成功經驗誤導,Murthy相信計劃經濟和公有制才是解決人類貧富問題的根本出路,認為造成貧富差距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和收入分配的不公平,社會發展應該是“不患寡而患不均”。大學畢業后,他沒有繼續深造,而是到法國巴黎工作。在巴黎,Murthy這個標準的熱血青年很快卷入了學生革命運動的漩渦之中,甚至還會見了法國共產黨主席。 當時法國社會蓬蓬勃勃的左派運動,以及這些運動對社會造成的巨大沖擊,讓Murthy逐漸認識到:如果人們光把目光集中在收入分配上,而忽視社會財富的創造,最后可能對誰都沒有好處。Murthy根據自己的那些經歷和觀察,最后得出了自己的社會哲學,主要有以下四點: 首先,社會給公民帶來財富的惟一途徑不是讓人們分去財富,而是鼓勵公民創造財富,把財富的“餅”做大。 第二,相對而言,世界上真正能創造大量財富的人,只是少數。那么,如何充分發揮這些少數人的潛力,就成為社會財富的“餅”能做多大的關鍵。 第三,即使是好人,也需要適當激勵才會竭盡全力去創造財富。有激勵才會有財富創造;激勵形式多種多樣,可以是金錢,也可以是權力等等。 最后一點,也是最深切的看法是,政府的職責不是去直接創造財富,而是創造一個能充分激勵財富創造的社會環境。 當今中國的貧富問題,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首要話題。此時,他的這些社會哲學尤其值得多學習和琢磨。本來貧富問題一直是古往今來的熱點話題,也是中國、美國和歐洲,乃至全球廣受關注的問題。為什么這么古老的一個問題,直到今天還沒解決好,而且當今的中國,貧富差距仍然是讓人一談就激動的幾個問題之一? 半個世紀前,以為私有制是貧富問題的根源,以為只要所有的財產和資源都公有,人人就平等了,貧富差距就消滅了。人類也創造了這樣的一種制度安排:把財產、土地和資源都集中起來,由少數精英來統管和配置,結果反而使社會機會更不平等,各地區、各群體之間的貧富差距反而更惡化。因為,這些精英也是人,也有私利;他們還有親戚和朋友的利益,以及有后代以及世世代代的經濟與非經濟利益。接下來的一個邏輯就是:誰掌握這些公有資源的控制權越多,或者誰認識這樣的人越多,靠這些人越近,誰就越能享受特別的收入機會,就越能致富。否則,你就只能做低等公民! 除認為消滅私有制是貧富問題解決之道外,人們以往也堅信征稅也能“均貧富”。把個人收入通過征稅集中到政府手里之后,政府若不公平地配置財政開支,這也會從根本上打擊了財富創造的積極性,使那些有能力創造大量財富的人望而卻步。最終使社會可以分配的“餅”越來越小。 無可非議,收入合理、分配公平當然重要。但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分配上,只堅信“不患寡而患不均”,不去激勵人們創造財富,到最后就沒什么東西可分了。分配只是解決貧富問題的一個方面,不是全部。 年輕人、中年人、甚至老年人,如果你立志要解決貧富差距問題,那么當下可做的事情之一就是自己去創業,去創造財富。這樣一方面,可以給社會大眾創造就業機會——最直接的扶貧;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自己賺到的財富,去支援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去支持你想支持的任何社會項目。
【 新浪財經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