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陳家強訪談
本報記者 汪小意 發自香港
香港科技大學(HKUST)是一所年輕的大學,卻迅速在亞洲同儕中脫穎而出,成為一所頗具實力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
香港科技大學下轄四個學院:商學院、理學院、工學院和人文學院。其中,商學院在國際化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績。《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在香港采訪了商學院(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陳家強教授。
陳家強同時還是香港特區政府顧問,特區消費者委員會主席。
《第一財經日報》:商學院本身是教會學生如何適應商業化、市場化的,那么科大商學院會在多大程度上市場化?
陳家強:市場化并不適合我們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是以學術研究為主的大學,財政上主要依靠香港特區政府撥款。學費收入只是學校經費的次要部分。
香港科大的教授薪酬與美國同類大學是一致的。商學院有100多位教授,全校有500多位教授。這么龐大的支出不可能去從市場上求得回報,我們著眼的是創立世界一流的大學。現在香港科大在國際上的影響已經和內地的清華、北大差不多。
教育是社會的資產,應該有益于社會,這是首要目的。
《第一財經日報》:那么商學院會不會考慮擴大招生規模,來取得所謂的“規模效應”呢?
陳家強:一所大學的核心在于研究能力,商學院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很不錯的成績。在招生方面,要知道在保證教學品質的前提下,多招學生是賠錢的買賣。規模越大,賠得越多(笑)。
《第一財經日報》:商學院的核心資源是教授嗎?是不是“學生易得,教授難尋”呢?
陳家強:香港的大學在生源上已經開始大量考慮內地學生了。今年我們商學院就招入了內地一些省份的高考“狀元”,內地生源已經占了科大學生的15%。但教授確實是比較稀缺的。在科大,教授下面設置了副教授、助理教授,只有成為副教授才算有了終生認可的教席,這是有嚴格要求的。
科大在教學上,包括高級課程如MBA、EMBA,不會找非本校教授來授課,完全是自己的教授,這比較具有挑戰性,需要我去尋找各學科最好的人才。教授既是我們的雇員,也是我們的Partner(合作伙伴)。
《第一財經日報》:你對內地商學院有什么評價?對目前內地商學院提供的高級課程有什么看法?
陳家強:EMBA這樣的課程,我們已經認識到,其實是應該訓練學生的基本功,當然是比較高屋建瓴地傳授基本功。我認為內地可能存在的一個問題是,有些基本理論反而被忽視了。另外,也存在一些“假的頓悟”,一些學生以為自己已經領悟了很多道理,實際上,經不起系統理論的推敲。
《第一財經日報》:在對MBA學生畢業后的跟蹤上,科大商學院有沒有什么高招?
陳家強:這個我們確實沒做好,這也是行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一些EMBA校友幾年后提出很想回學校“回爐”一下,我們也在考慮如何提供合適的課程安排來滿足他們。
學生是學校的產品,也是學校的顧客,他們帶著期望而來,學校卻能決定他們的方向。因此,我們要更加負責任。
《第一財經日報》:這里面是不是有個有趣的“悖論”,即作為商學院院長,你需要教會學生們如何在商業競爭中準確定位,脫穎而出,但在對商學院的管理上,卻只考慮“非常有限的市場化”?
陳家強:當然,是大學的屬性決定了這一切。因為我們要保證教授們有足夠的時間做研究,也要保證教學質量。如果我們是美國的菲尼克斯(一家網上大學),我們就會拼命招生,擴大自己的份額。這樣我們的學生就會看到他們的院長是多么能干了(笑)。
《第一財經日報》:這樣似乎是在保持稀缺性,就像一些頂級的名牌所采用的市場策略一樣?
陳家強:這個比喻很好。我們希望能夠用十年的時間成為全球十大商學院之一。學術研究能力、教授和學生的國際化程度、獨特性都是成為頂尖商學院的標準配置。我們正在中國及亞洲市場的研究方面表現出獨特性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