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排行:領先者與特色者 | ||||||||
---|---|---|---|---|---|---|---|---|
http://whmsebhyy.com 2004年11月03日 11:54 《經理人》 | ||||||||
我們從MBA排行領先者、特色者身上學習什么? 文/周建華 每所MBA商學院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也有自己的特色。
“發現優秀的,找到特別有特色的”,這是《經理人》雜志推出MBA排行榜的重要目標之一。 發現優秀的,是為了尋找成功的經驗,以資他人借鑒;尋找特色的院校,是為了發掘其獨到之處,以供他人參考。 在排行調查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項目,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項目,正是我們所要尋找的優秀典型。中山大學是起步晚發展快的代表,而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的MBA項目,代表的是有特色的“黑馬”。 NO.1:清華MBA的領先經驗 每新學年開始的第一周,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都有一個傳統的項目:舉辦一場規模盛大的酒會。在這個被叫做“MBA新生入學導向”(Orientation)的酒會上,應聘而來的數十位企業人力資源部門負責人和企業家,向數百位MBA新生講職業生涯規劃,講如何找工作。這個為期一周的入學導向活動中,教師們會向新生解釋為什么要學MBA,MBA是什么,老生們還將向新生講MBA這幾年該如何學習。 清華經管學院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幫助MBA畢業生更好地就業。早在1999年,清華經管學院就成立了MBA就業辦公室。就業辦在MBA學生入學伊始,就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咨詢,幫助學生考慮畢業時的出路問題。就業辦還積極聯系國內外大企業,在MBA學生完成第一年學習時,到這些企業進行暑期實習,并和大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建立聯系,舉辦專場招聘會,為畢業生創造就業機會。 清華經管學院MBA項目在《經理人》雜志MBA排名中獲得第一,除得益于采取幫助學生就業的有力措施外,還得益于其在提高師資水平和國際化上,采取了有效措施。 近年來,在院長趙純均帶領下,為提高師資實力,清華經管學院想盡辦法提高現有師資的水平,選送了若干批次的教師到哈佛等國際著名商學院進修;積極引進海外優秀師資,其中包括六七名剛從國外著名大學畢業的博士;引進一些優秀的學術帶頭人,其中也有來自香港等商學教育發達的地區;組建講座教授特聘組,從校外聘請講座教授。 這幾年也是清華經管學院國際化發展最快的時期,除了自己的教師走出去外,目前已有30幾位國外訪問教授到清華來講課,每年還有來自歐美及韓國的20名左右的國際學生。在教學內容上,清華經管學院在重視本土案例同時,引進了部分國際上的教材。 NO.2:活躍的復旦MBA “萬事達卡管理大師論壇”、“復旦——渣打聚勁論壇”、“復奧體育產業論壇”,當你在復旦大學遇上這樣的大會,你千萬別誤以為這是哪個國際組織或產業峰會正在校園里舉辦活動。其實這只是復旦MBA們自發舉辦學習活動而已。 排名第二的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在師資建設、國際化、關注學生職業發展、雇主關系建構等許多方面,都有著跟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類似的做法。這當中,它對生源考核體系的優化工作、多樣的學生自主活動給人留下的印象要更深刻一些。 復旦管理學院采取筆試、面試和背景審查相結合的考評體系,成績通過復旦錄取分數線的考生在面試中還要面對40%左右的高淘汰率,面試除了主要考核考生的溝通能力、分析能力、應變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外,還逐一對考生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推薦人評語等予以評定。目前,復旦正在準備推出“MBA職業面試官”的新舉措,將來,擔任職業面試官的學者、知名企業資深人力資源專家,也必須接受專業培訓,培訓合格后持復旦大學“MBA職業面試官”上崗證,才能去面試學生。 1999年,復旦大學管理學院在國內高校中,第一家成立了MBA職業發展中心。 調動MBA學生自己組織多種學生活動,也是復旦管理學院MBA們增強自己管理協調能力的重要內容。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和興趣,MBA學生自發組織了形式各樣的俱樂部,如營銷俱樂部、英語俱樂部、金融俱樂部等,定期舉辦活動。學院還每年都會安排MBA學員到全國各地的工業園區進行為期2~3天的訪問交流活動! 企業實習是商學院都在做的事,不同的是,地處金融中心上海的復旦,與高盛、摩根斯坦利、德意志銀行、興業證券等金融企業建立了推薦學生實習關系?磥恚瑥偷┑腗BA在金融企業的銷路更好些是完全有根據的。 NO.5:起步晚發展快的中大MBA 在前五名MBA商學院中,最應該慶賀的,可能就是李新春院長帶領的中山大學管理學院了。1998年才開始辦MBA項目的中山大學,在首次以薪酬、學生和雇主滿意度為核心的調查中就能殺入前5名,著實令人詫異。除了得益于珠三角發達的制造業提供的良好經濟環境之外,中山大學引入有國際知名商學院及跨國企業管理經驗的人才運作商學院,也被認為是其突飛猛進的主要原因。 憑借廣東及港澳企業家的財大氣粗,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受贈設有香江基金、何氏基金,每年都花上百萬讓6至8名教師赴海外進修半年左右。不過,拿了錢到國外鍍金的教師還必須拿回真本事來。因為中山大學類似于香港嚴格的教師評價體系令任何人都馬虎不得。據中山大學管理學院MBA教育中心主任朱淼介紹,在教師上課前,中大管理學院都會組織對教師課程準備情況進行評價,只有被認為應用性強和案例適宜的課程,才允許拿到課堂上去。并且,每門課在上了兩次后,都會接受學生的評估,全學期授課完畢后,最后還會接受一次學生評估。評估不合格者,學院就不再聘請他為MBA學生授課。 同樣參加全國MBA聯考,但用全英文授課的IMBA班,跟意大利、新加坡、法國等學校交換課程和學生,署期安排部分MBA赴美、英、法、港、澳等地交流學習,讓學生體驗不同文化下的不同思維模式,也為中山大學的國際化平添了不少特色。 雖然不少商學院都在關注MBA學生的就業,但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在這方面做得細心些。中山會在MBA學生入學時的拓展周即對其進行素質測評,讓學生了解自己的興趣,應向哪個方向發展,還會給學生分析人才市場需要走勢。 為進一步打造競爭力,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正打算申請辦3M班,即把MBA、MPA和法律碩士打通,三個專業的人互相選修對方的課程,旨在培養復合型人才。如果學生選修第二專業的學分達到標準,還可以授第二個學位。 NO.7:外經貿大MBA的獨門功夫 在強手如林的競爭中,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能殺入第7名,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意料之中。喜歡思考和談論中國MBA發展突破之路的張新民,他的一些新鮮做法幫助外經貿大取得了今天的進步。 張新民認為MBA教育的特點是理論與實踐結合,給MBA教學的教師不一定是管理學家、經濟學家,而一定是有理論功底和實踐感悟的人。為了提高師資水平,除了讓教師到國內外學習之外,他更鼓勵老師參加實踐,“不過,教師參加實踐不是為了成為企業家,而是要成為優秀的教師,要為教學搜集更多的好案例。”實際教學中,外經貿大更多的不是強調教師用統一大綱和教案,而是要求教師把自己的個性,把研究和思想最精彩的部分講出來,不設框框。 在國際化和就業方面,在財務會計、國際企業管理和國際貿易等專業方向上有很強實力的外經貿大管理學院,把國際化目標定在:改變MBA畢業生到跨國企業去就業時,雖同等水平但待遇不如國際名校MBA畢業生的實現,幫助學生謀求在待遇上不受歧視。 在很多商學院發展MBA做法有所趨同的今天,張新民的一些不同做法,幫助外經貿大管理學院“在過去的一年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