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記者 韓曉蓉
中歐商學院的EMBA們自編、自導、自演了話劇《同學許仙》。這些企業老總和高管的參與熱情超乎想象,甚至有人專程從國外飛回上海觀看演出。
什么讓他們如此著迷?他們在尋找什么?導演沈迦說:“也許是經歷過太多的商海浮
沉,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們在尋找生活中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幸福總是讓人惦記,幸福也從來沒有走遠。
17日晚的上海金茂音樂廳有些與眾不同,平日里在商場上打拼的企業老總和高管們此時都成了演員,由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校友們自編、自導、自演的四幕話劇《同學許仙》首次公演,一個半小時的演出,臺下響起了幾十次的掌聲與笑聲。老板們傾情展現他們長袖善舞的另一面。
本色出演: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困惑
話劇由中歐校友劇社精心打造,這是中國商學院的第一家校友劇社。此劇打磨了一年之久,由劇社集體創作,是一部反映商界人士生活、愛情、事業三方面的現代主義話劇。
《同學許仙》的故事框架取材于經典戲劇《白蛇傳》,但所有人物都被賦予了全新的內涵:公務員下海、經中歐打造的許仙沒能學會游泳,商海得意的法海卻常常懷念給班花小白遞紙條的羞澀少年時代,安心做賢妻良母的小白面對許仙的移情別戀最終選擇了原諒,美麗而能干的小青和許仙的婚外情沒有結成正果,后來嫁了個石油富翁。
許仙(扮演者:張巍2003級EMBA學員)和小白(扮演者:周菁2005級EMBA學員)在演出中。 早報記者 魯海濤 圖
“十年前我們談及愛情,總是羞澀,十年后我們談及愛情,卻是生澀。十年前我月薪的目標是1000元,十年后我年薪40萬,依然無法快樂。十年前我們可以游戲人生,十年后我們卻處在人生的游戲中。得到什么?失去什么?”———劇中的臺詞引起了觀眾的共鳴。
一位正在中歐就讀EMBA的觀眾說:“這其實就是我們這群人的生活,也是我們真實的困惑。”許仙的扮演者、中歐EMBA張巍說:“長這么大,從來沒有演過戲,之所以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我想是本色出演的關系。”
集體創作:你一言我一語,讓劇本充滿活力
這部四幕話劇完全由中歐的校友集體創作。編劇兼導演、上海里仁企業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沈迦說他只是一個掛名編劇,靈感產生于劇社成員的幾次創作碰頭會———在茶樓里聚會,大家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及感受,你一言,我一語,最終讓劇本成型,也讓劇本充滿了活力與笑料。
“法海,就是法國海歸”“EMBA是eveningMBA,MBA還有夜校?”“劉家爵”“打造超級男人的蒙雞集團”“廣告詞就叫咯咯嗒嗒就是我”“GGTV2005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嘉賓郞不平”諸如此類幽默臺詞與現實生活密切相關。
僅創作劇本的時間就花了大半年。“劇本完成后我們拿給專業人士看,他們十分贊嘆。”沈迦十分開心。而排戲的過程更讓專業人士嘆為觀止,舞美、音效、投影、燈光兩個星期就全部搞定。“這些EMBA們從來沒有做過演員,效率卻如此之高,我們專業人士也比不上。”被請來擔任助理導演的上海戲劇學院的專業導演說。
這部戲還有很多“神奇”之處:真正全員集中的彩排一次沒有,一直到演出當天,全體演員才走了一次臺;演員們都是企業老總和高管,不是今天這個開會,就是明天那個出國。“說實話,我也是演出當天才看到現場。”沈迦說。
熱情投入:除了工作,生活還需要什么?
全劇的演職人員將近30人,董事長總經理一抓一大把。在劇中,他們卻身份各異,除了許仙等幾個主角外,司機、顧客、記者等角色穿插其中。
扮演司機的容崗是上海靈可通信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在劇中只有一句臺詞,扮演記者戊的趙增川是上海京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同樣也只有一句臺詞,但是他們參演一絲不茍,甚至也一起集中封閉排練了兩天,為此推掉了不少大訂單,但他們不后悔。
“錢可以再賺,但這樣的機會不多,既然接下了這個任務,就要認認真真把它做好。”趙增川說。
不只演員敬業,職員同樣敬業,擔任舞臺統籌的邢瑞芝是羅門哈斯的供應鏈經理,為了17日當晚的演出,她特意坐飛機從柬埔寨趕來:“別人好歹還有一個角色,我連角色都沒有還如此熱衷,有些朋友不理解,但我覺得值。”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把大家聚集在一起。”劇社社長那莉女士說,最開始選演員時還擔心沒人來,結果來了一個教室的人。于是就“海選”,讓這些老總和高管們PK。
為何這些老板們如此熱衷?“除了生意,我們還會什么?除了工作,生活還需要什么?也許是經歷過太多的商海浮沉,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我們在尋找生活中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沈迦說。
“跟大家眼中‘爾虞我詐’的形象不同,其實商界人士更希望表達內心的真實想法。”那莉說。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教授看完演出后也很激動:“校友們這樣多才多藝出乎我的意料。這部話劇其實是這些學生們對幸福的全新理解,事業大了,錢多了,有房有車了,如何理解幸福?這值得我們深思。”
相關新聞:商學院需要更多創意教育
早報記者 韓曉蓉
據了解,《同學許仙》這個原創話劇所有投入約為10萬元,雖然相對于一個好的原創劇本而言投入并不算高,但是與現在一般的高校劇社費用捉襟見肘相比,中歐校友劇社無疑財大氣粗。
“這也是商學院特有的,學員都是企業的高管,掌握著經濟大權,這也是商學院的優勢。”編劇兼導演沈迦說,票也是免費送的。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副院長張維炯教授表示,校方鼓勵用這種全新的形式來進行EMBA的教育,“一所名校的人文精神很重要,尤其是對于商學院而言,學院今后會在這方面有所加強,鼓勵校友積極投身非贏利性的文化藝術活動。”
而中歐成立劇社也開了全國商學院之先河,劇社社長那莉女士希望劇社能用多種演藝形式展現中歐人學習、工作、生活和想法。同時也為校友提供更多交流機會,在工作、學習閑暇之余,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豐富與享受生活。
上海大學社會學顧駿教授認為,中國的商學院教育尤其是EMBA教育還是照搬照抄國外的東西為主,搞的是“批發教育”,“其實EMBA的教育完全可以有更多的創新,老板們把自己的生活融入改編的戲劇中就是一個創意的過程,這種新方式有開創性的意義,中國的商學院需要更多創意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