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知識案例 > 正文
 

完美之道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4月13日 14:08 21世紀經濟報道

  Patrick Ducasse

  Michael Silverstein

  本文要講述的是一個關于追求完美的故事,但故事的主人公并不是一個完美之人。事實上,我們的“英雄”性格內向——他不善言辭,拙于應酬,遠不是社交名流。而他就是被
人們奉為史上最偉大的高爾夫球手的本·哈根。

  我們來關注一下哈根一生中的不凡之處:

  他剛毅堅定,毫不動搖;

  他洞悉獲取成功的關鍵要素;

  他勤于練習,并因此自信;

  他在關鍵時刻敢于創新。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商場中,我們認為這些特質正是贏家之所以區別于輸家的關鍵。特別是零售業廠商和消費品生產廠商,一旦具備了哈根的這種招牌式決心,就可以學到更多東西,在生產上更具創新,并創造更多的價值。

  絕非天才

  本·哈根1912年出生于德克薩斯一個窮困潦倒的家庭。父親在他出生幾年之后便自殺了。為了支撐起整個家庭,哈根先是當過報童,后來做了球童。然而,正是這段球童的經歷使他走出了貧困。十幾歲時,他便在沃斯堡的一家鄉村俱樂部打工,這個俱樂部的選手中就有后來成為兩屆名人賽和PGA巡回賽冠軍的拜倫·尼爾森。

  25歲時,哈根成為一名職業高爾夫選手,當時正值美國大蕭條期間。由于對曲線擊球掌握不佳,加上在冠軍賽的最后一輪缺乏一錘定音的魄力,哈根職業生涯的開端可謂黯淡無光。但是,他以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用了比任何人都多的時間和精力來鉆研比賽的每個部分,集中學習球的飛行線路、控制手法和擊球策略。

  具備了精湛的球技、刻苦的訓練,以及對成功要素清晰的洞察力,本·哈根終于成為一位與眾不同的優秀球手。而且,他的心理素質極佳,即使在冠軍爭奪戰中喧雜繁鬧的環境里,他也可以從容不迫地調整心態,輕松迎戰。1940年至1959年間,哈根榮膺68個冠軍頭銜在292項職業賽事中,哈根有241項位列前十。他是競爭者眼中可怕的對手,他是觀眾心中完美的球手。他訓練刻苦、對成功充滿信心,還有著一身出神入化的球技。

  哈根還有一個特點廣為人知:在每一場比賽第一桿開球時,他都要花上比其他對手長得多的時間。哈根說,他那時是在腦海中勾勒整場比賽:每一次揮桿都完美而精準,每一次擊球都是為進洞的小鳥球而設計。

  哈根不是泰戈·伍茲。在職業生涯初期,因為巡回賽的收入不足以支付旅行開支,哈根退出過好幾次比賽。當拿到平生第一個冠軍頭銜時,他已經年屆三十。正當他的職業生涯出現轉機時,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哈根因而在美國空軍服役兩年。1950年重返賽場時,他的球技已達個人巔峰,但一次與長途汽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卻險些要了他的命。他的復出之路困難而充滿艱辛。就在這場恐怖車禍剛剛發生之后——當所有人都認定他會因事故而臥床不起,無法參賽時——哈根贏得了名人賽、美國公開賽,甚至還有英國公開賽的冠軍。

  哈根的訓練習慣非常特別。《與哈根先生在一起的下午》一書的作者喬迪·瓦斯茨在十幾歲時做過哈根的球童。據他回憶說,哈根可以將球從275碼開外直接擊入他的球袋之中。對哈根而言,訓練就是藝術。他的每一次擊球都幾近完美,帶著哈根式的果斷和流暢。用瓦斯茨的話來說,哈根“追求卓越,渴望勝利,訓練刻苦,精益求精,球技高超,有王者風范,分析力強,注重細節,已達到了力量與技巧的完美平衡”。

  熟能生巧

  每當高爾夫球手向哈根求教進步的秘訣時,他的回答總是一成不變:“擊球一萬次。”哈根癡迷于追求球技的完美,他常說,高爾夫的秘訣在于球場上的練習。他認為,只要能打出四輪完美擊球,他就能贏得任何比賽的冠軍。在長達三個半小時的賽前練習上,哈根總是避免打出壞球,他把整個擊球動作分解為不同的部分,不斷修正每個技術環節,以平緩的角度每分鐘擊出三個球,事實上,對于比賽中的每種擊球情況,他都進行過上千次的練習,再加上他的賽前練習技巧,大大降低了擊出壞球的概率。即便在今天的高爾夫職業球手看來,哈根當年的擊球仍然是“機械式的完美”。

  成功來自于自律的訓練和對各種情況的系統準備。這條經驗對于我們的2005之路頗具啟示,也應該被應用于我們的組織機構之中。有多少家消費品生產企業能實現主要生產流程的“機械式完美”?又有多少家零售廠商的新產品推廣計劃能做到無懈可擊?

  身高五英尺八英寸,體重僅135磅,哈根的身體條件并不占優。但即便在20世紀50年代的高爾夫器械條件限制下,哈根也能夠將球擊出320碼遠。這一成績就算和今天的頂尖球手相比,也相差甚微。哈根的長桿成績令人瞠目結舌。其中最為人稱道的一桿就是他在馬里昂高爾夫俱樂部舉行的美國公開賽上,在第72洞一擊將球打上果嶺。哈根從而第三次獲得該項賽事的冠軍。在當年因車禍而行走困難步履維艱之時,哈根也能將球擊出190碼遠,落點距洞口不到40英尺。他以標準桿的成績將比賽拖入延長賽,而后贏得了最終的勝利。

  哈根唯一一次參加英國公開賽就獲得了冠軍。當時的比賽在蘇格蘭卡諾斯蒂球場舉行,567碼的第六洞是出了名的難打。選手們在這一洞通常要三桿將球擊上果嶺。哈根的擊球則極為大膽。他的第一桿就使球從球場邊界護欄和沙坑之間的狹窄缺口間穿過,停在球道的左端。接下來,他在第二桿就用木桿切球,將球擊上了果嶺。那一缺口也從而得名為“哈根之道”。毫無疑問,哈根是一位偉大的一流球手。他1957年出版的《高爾夫球現代基礎》一書至今還位于高爾夫暢銷指導教材之列。

  退役之后,哈根在沃斯堡開了一間公司,致力于為優秀球手制造高爾夫球桿。公司業務蒸蒸日上,最終被AMF集團收購。哈根具有獨到的投資眼光和謹慎的理財態度。雖然家境貧寒,在20年的高爾夫職業生涯中總收入不足40萬美元,但在他過世之時,總資產已高達3000萬美元。他是個精明的投資者和謹慎的儲蓄者,但他的一身球藝也從未荒廢過。在1997年,也就是過世前一年,哈根在家中的球道上打了三桿。第一桿落點離著陸區僅1碼遠,第二桿落點離洞口僅18英寸,第三桿擊球進洞。對他而言,高爾夫不僅僅是一項運動,而是對完美的不懈追求。

  哈根的一生是不斷訓練的一生,是勇迎挑戰的一生,是追求成功的一生。他也為我們樹立了榜樣,教給我們該如何在挑戰中塑造輝煌。

  哈根啟示

  如果哈根今日仍然健在的話,他對我們的建議將會是:

  一、如果你的所學沒有超過同領域的其他對手,就不要滿足。

  二、對過去的經驗教訓要了如指掌, 但記住,成功的秘訣在于創新。

  三、不斷提高成功的可能性:控制你的每一步行動,不斷向目標靠近。

  四、不斷練習,以求進步。

  五、具備創新的必需要素:全面準備、堅定自信、充分了解。

  六、將整個過程分解為不同的環節,用批判的眼光加以分析,追求具體的、確實的結果。

  七、不要指望靠模仿別人能獲得成功,用自己的方式去參與競爭。

  馬丁·戴維斯在2002年出版了一本小集子:《哈根的秘密》。在書中,哈根的秘密——那種不可思議的創造力、表現力、持續力和集中力——被概括成為他在擊球時的非凡專注力,這種專注力可以令他排除一切外在干擾,準確無誤地擊出冠軍之球。同樣,每個人都可以創造自己的“秘密”。拋開那些陳舊的條條框框,銳意創新,鼓勵他人提出不同見解并從中學習。不停地問自己:行動的動機是什么?行動的內容是什么?行動的地點是什么?行動的時間是什么?

  告別2004的多事之秋,我們該考慮一下能從哈根的故事中學到些什么,從而在下一個五年里取得更大的進步。我們應如何提高勝率,不斷進步?我們要怎樣才能成為行業領袖?我們該怎樣不屈不撓不畏艱險?我們的企業需怎樣創新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哪些因素是成功所必需的?我們在專業性、技能型、知識性、前瞻性上還有哪些不足?我們該如何在今天做出改進以換取明天的更大成功?

  我們堅信,對完美的追求是一項崇高的事業,它永無止境。

  (Patrick Ducasse系波士頓咨詢公司巴黎辦公室高級副總裁兼董事,Michael Silverstein系波士頓咨詢公司芝加哥辦公室高級副總裁兼董事)






評論】【談股論金 】【打印】【下載點點通】【關閉



新 聞 查 詢
關鍵詞
繽 紛 專 題
春意融融
綠色春天身臨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場啦
請輸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專題 繽紛俱樂部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