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管理我們別無選擇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03月22日 16:59 《中外管理》 | ||||||||
在中國企業國際化步伐越來越快的時候,如何管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下的分支機構,就成了擺在企業面前的一道現實難題。據說,有一家進行了幾次大手筆海外并購的企業老總到德國去視察當地分公司時,在周末召開了業務會議——這個行為違反了德國人不在休息時間辦公的習慣,導致了當地德國經理的極大不滿,以致最終辭職。而更為常見的,則是中國企業從總部派往國外的經理人嚴重不適應當地經營環境及模式,導致海外業績始終差強人意。
其實,何止中國企業。外企在中國的經營,跨文化管理同樣是一個令他們頭痛的問題。來自跨國公司的人事地震屢屢出現,不知給媒體和公眾提供了多少話題和談資。而所謂的“水土不服”,更使一些世界級企業打不過中國土生土長的“地頭蛇”。難道文化差異真的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鴻溝嗎? 當然不是。正如跨文化管理大師理查德.劉易斯所說:文化是可以去了解、可以去學習的,選擇人才也是有規則可依的。優秀的跨文化經理人都善于在不同的國家、地域和習俗中閃轉騰挪,對上、對下“八面玲瓏”;堪稱伯樂的企業都懂得該怎樣支持自己的“封疆大吏”,卻又不至于放縱他們“君命有所不受”。本刊記者采訪的兩位跨文化管理的佼佼者——SAP北亞區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克勞斯.西曼、畢博管理咨詢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黃輝,其經歷都毫無例外地具有以上特點。 當然,中國企業較之外企,距離成功的海外經營、合適的跨文化管理人才會有更長的路要走、更多的困難要克服,但是這卻是我們不得不走的路,除此之外別無選擇。 既然如此,我們不妨先看看別人是怎么做的,好讓自己少走彎路。 責任編輯:孔 龍 西曼“非典型”德國人 個子不太高,聲音不太大,性格熱情開朗,說話百無禁忌。除了那張面孔以外,怎么看起來,西曼都和一般中國人心目中的德國人不太一樣。從1997年到今天,他已經在SAP公司大中國區總裁的位置上做了7年,可以算是跨國公司中位置坐得最穩當的中國區總裁之一了。而西曼的成績,顯然不能僅僅用“他是德國人”來解釋。 中國習慣 很多人以為,外國人之所以來中國工作,是因為他們喜歡中國文化,向往在這里生活。其實,更多在華工作的外國人對中國并非“一見鐘情”,而是“日久生情”,西曼就是這樣。他告訴本刊記者:早在20世紀80年代,他還在西門子位于慕尼黑的公司工作時,并沒有想前往中國上海工作,只是在公司的勸說下才同意的。為此,他還特別要求公司將通常為期3年的合同改為1年,1年后就可以離開中國回德國去。而這個曾想早一點離開的德國人,卻成了為數不多的延長在華合同期限的人——1年后又簽了3年,再延長3年,再3年……他一共簽了近10年的合同。在工作了7年后離開西門子,加入SAP——但還是在中國,那是1997年。 當記者問在中國工作了14年的西曼“德國人和中國人有哪些差異”時,西曼的回答很是出人意料:“這個問題我無法回答。你應該14年前問我這個問題。”在大部分日子里遠離德國、一年只回國一兩次的他,自稱自己不是個典型的德國人,現在已經是站在一定的距離之外看德國了。“剛來中國時我喜歡德國飯,現在出去吃飯從來不去德國餐廳,因為我愛上了中餐。” 吃飯只能算是最初級的中國化努力,西曼做到的可比這多得多。比如:雖然主要以英文和人交流,但是他能夠聽懂大部分中文對話,所以不要想蒙騙他。在新聞發布會上,他的中文開場白通常是這樣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感謝你們在百忙中出席今天的活動”,雖然不一定字正腔圓,但絕對是經典的中國式套話。他還能通過同事穿了情侶衫之類的細節,搶在別人之前洞悉兩人非同一般的關系,令毫不知情的同事目瞪口呆、自愧弗如。 而西曼在中國學到的可能是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靈活”(這個詞他是用中文說的),這也是他20世紀90年代初在中國學到的第一件事。德國人在成長過程中,在嚴密而精確的政府和法律系統的約束下,無論是工作還是思考都被限定在一定范圍以內,不能超越界限。——而在中國,系統非常靈活,“如果你不超越界限,你就是愚蠢!這在德國連想都不敢想”。對于當時剛當上SAP大中國區總裁的西曼來說,如果沒有及時明白這一點,他的工作連起步都很難。當時的中國根本沒有軟件市場,人們也沒有為軟件付費的意識,更不用說SAP所專注的企業管理軟件了。雖然總部為了要在中國開拓市場同意給他3年的時間和一筆必要的資金支持,但是對一個外國人來說,要在異域的土地上從無到有地培育和創建一個全新的市場,難度是不言而喻的。 為此,西曼所做的是:首先打破自己的習慣,然后學會像中國人一樣思考,找到了在中國成功的方法后,再極力說服總部。西曼對一句中國話理解透徹:“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他推出了“燈塔計劃”——從高端開始,選擇中國各個行業的領頭企業作為目標客戶,向它們推介SAP系統,以此擴大SAP的影響,帶動其它企業認識和選擇SAP。而“種子計劃”——向中國一些主要大學提供企業管理軟件的培訓,和針對中小企業的“燎原計劃”——在每個省選出兩家頂尖的實施了SAP系統的公司,作為實施樣板進行推廣,也都是專門針對中國市場的做法,而且都已經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從一汽大眾、寶潔、柯達等跨國或合資公司到海爾、聯想、紅塔、中遠等本土巨頭,再到西曼如今津津樂道的光大銀行、首鋼,燈塔樹了一批又一批,SAP的業績也隨之節節增長;而“燎原計劃”及其中的一些最佳實踐,則已經被推廣到其它國家去了。 德國本能 雖然已經很中國化了,但是西曼依然是個德國人。掌握了幾百個漢字的他了解中國時更多是讀英文雜志,因為很多英文雜志上都有介紹中國的文章,而且持的是局外人的觀點,不會由于過分身在其中而喪失了客觀。 在談到中國人常有的團隊合作問題時,他會突然冒出一句:“一個中國人是一條龍,三個中國人是一條蟲”,所以他把團隊建設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打造出了一個優秀的團隊。喜歡讀中國歷史書的西曼覺得,中國人并不是不愿合作,而是千百年來的語言、文化、歷史……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像三十六計中 “借刀殺人”這樣的計策,采取的就是欺騙和謊言的手段。上千年來,人們被欺騙,自然不會輕易相信別人,所以事事要依靠“關系”,要靠介紹。如果沒有關系,你就不會被信任。因為你介紹另一個人時,意味著你要對他承擔責任。這種思想與歐美完全相反。在歐美,人們給予陌生人完全的信任,而一旦你有了劣跡,你就會完全喪失別人的信任。 了解這些差異,并不意味著西曼能夠容忍這種靠“關系”的系統習慣。有很多人向他提出“你能雇用我女兒嗎?”這樣的要求,西曼也會把他們的簡歷轉交給人事部,但對雙方都說得很清楚——對于遞簡歷的人,他告訴他們這種選擇完全是專業選擇而不是幫忙;——對于人事部門,他告訴他們不要因為是他轉的簡歷就來跟他商量,要完全以人事經理的職業判斷力來決定要還是不要。他并不介意因此而得罪朋友,因為職業水平是選擇員工最重要的標準。 西曼在中國能夠取得今天的業績,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身為德國人的穩健。7年前他就想到,SAP在中國必須以穩健的步伐實現增長。在業內,還不乏并不了解中國市場情況就設下年增長率500%這樣瘋狂指標的公司,而西曼不會接受這種要求。他會據理力爭:市場沒有,渠道沒有,靠什么來做業績?路要一步步走,不能還不會走,就要學跑!再給我一年時間!…… 穩健,并不會妨礙業務的健康增長。連續幾年,SAP在中國的收入幾乎都倍增,西曼也越來越紅光滿面、笑逐顏開了。 理想總部 “非典型”德國人西曼在中國能夠順風順水,也要歸因于他供職的SAP是一家“非典型”德國公司。“當我剛剛加入SAP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這里沒有規章,沒有制度。”這并不是說SAP是一盤散沙,而是指這里沒有太多的控制與約束,而是讓人盡情發揮自己的作用與創造力,“我們聘用你,我們培訓你,我們信任你。”西曼不止一次地提到,SAP本身就是一家結合了嚴謹與靈活的公司,它比一般的德國企業更加注重人、更加注重才華,這也是它成功的原因。 的確,當西曼一次次地向總部爭取更好的政策和更多的支持,總部雖然不能說次次都給綠燈,但也是不遺余力。從最初的資金支持和時間寬限,到公司全球董事會所有成員的先后來華,執行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孔翰寧博士更成了中國的常客。2004年11月德國總理施羅德訪華時,還專程參加了SAP主辦的中國影響力領袖論壇。這些顯然都少不了總部的支持。而更為關鍵的,則是德國人的長遠眼光——他們并不像美國人那樣關心每個季度的財報,而是考慮三五年的長期計劃。中國不是一個短期的市場,如果太急功近利的話,早晚會付出代價。 西曼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個理解他的總部。SAP也是幸運的,因為他們找到了一個懂中國的德國人。 責任編輯:孔 龍 黃輝跨越四海的“適者” 與西曼相比,畢博管理咨詢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黃輝的經歷更為復雜:畢業于廈門大學,在德國獲得碩士、博士學位,之后在德國工作的7年中,先后加盟過德國當時最大的化學及醫藥公司赫司特、普華咨詢和畢馬威管理咨詢公司(現畢博管理咨詢),后來被畢馬威派往日本負責當地的業務。2001年起,除了負責日本、韓國區的制造業、流通業與高新技術等產業咨詢服務外,還兼任大中國區總裁。黃輝的職業生涯橫跨德、日、中,服務的卻是美國上市公司。對于不同的文化,黃輝早已習慣了適應。或者說,他的優勢就是適應。 因人而異的領導 先后管理過歐洲、日本和中國團隊,黃輝對于跨文化管理的挑戰性深有體會。“20世紀90年代以來,領導的概念變得很厲害。我們現在所說的領導應該是在不同環境中因人而異的領導,也就是情境領導或靈活領導。”他認為,在多文化環境中,情境領導猶為重要:你的團隊中可能既有美國人,也有日本人;既有北京人,也有上海人。這些人的文化背景不同、職業經歷不同、能力素質不同,所以價值觀不一樣、態度不一樣、行為不一樣,那么領導方式也應該不一樣。 舉個例子:在多文化中有個概念叫“權力距離”,指的是在一個民族文化里面,大家對于權力差異的接受程度,更通俗一些講,就是“為什么你是我老板,你說的話我為什么要聽?”在中國,人們比較習慣權威式領導,但這種權威式領導在歐美根本行不通。再如:法國人接受的不是理性的領導,而是感情上的領導。所以,如果用同一種方式領導中國人和法國人,那肯定會失敗。 具體來說,不同文化的團隊,到底應該用什么管理方式?“西方文化很直接,不像中國人、日本人一樣拐彎抹角,所以該嚴厲的話就要嚴厲地說,但是要很尊重他們,不要覺得自己比他們(地位)高。做了決策后要實施時,要耐心地說服他們,聽取他們的意見,讓他們愿意往這個方向走。在日常工作中,要發揮他們的主動性,讓他們自己去做工作。” 而到了日本就完全不同了。在歐美,員工們習慣了有壓力,而在日本不能施加壓力,不能對員工說:一定要×××,一定要達到×××目標。否則,肯定會反彈。在這里,領導要發揮模范帶頭作用,要與員工們共同去做事,使他們認為領導和他們是一個團隊,追求的是共同的利益。這樣,員工就會很有積極性,也會替領導考慮問題。另外,西方文化中的授權式領導到日本要變成輔導式,就是一步步地去幫助基層管理者做工作,如果他們哪件事做得不好,也不能直接批評,而要拐幾個大彎,通過輔導讓他自己領悟到怎樣能做得更好。 中國的文化與日本文化有類似之處,如:愛面子,不想得罪別人,說話不很直接,有時候會產生誤解等等。但是雖然都屬于東方文化,在管理上卻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畢竟才走過了十幾年的企業管理歷史,團隊合作、如何溝通、如何決策等個人和企業行為還不很成熟,在日本的耐心和禮節到這里就不適用了。中國企業很多時候還是要強勢管理,目標要說得很清楚,從領導角度要讓員工清楚地認識自己的能力如何、哪些地方需要改進,還要花很多時間去進行團隊建設。”久居海外的黃輝,也是經過了一段時間的調整,才找到了管理中國團隊的合適方式。 總之,民族文化不同,動機也不同。有的人你對他壞一點、狠一點,他就趕快去做;有的人你對他好一點,他就愿意去做。“到今天,我的一些日本同事幫助我做了些事情時,還對我說這是對我以前幫助他們的‘恩返し’(日語:報恩)”。當你掌握了這些民族特質以后,就能夠和他們打交道了。 用實力說話 黃輝很懂得怎樣融入當地的社會。在德國的時候,他會像德國人一樣提前半年計劃自己如何休假;在電話里聽他講德語,沒有人能夠聽出他不是德國人。而到了日本,他也可以和日本人一同下了班去喝酒。可是,他畢竟是個黃皮膚的中國人。“種族歧視”這四個字,成為他回避不了的現實。 在海外華人進入當地主流社會者鳳毛麟角的情況下,在管理上對中國人的偏見自然毋庸多言。在歐洲時,黃輝曾經代表公司參與一個咨詢項目的競標,他的競爭對手竟然當著他和客戶的面,公開以他的種族作為質疑他和他所在公司能力的理由!是可忍,孰不可忍! 可是,即便當時拍案而起,又能怎么樣呢?現場的爭辯與論理不會有任何效果,客戶看的不是誰的聲音大、誰能爭論出個高低,而是實實在在做事的能力。清醒而冷靜的黃輝并沒有讓意氣支配自己,他要等待一個用實力說話的機會。當客戶將項目的一部分分別交給他和競爭對手的公司以觀察雙方的能力時,他的機會來了。在約定的時間過去以后,結果出來了:黃輝成了這個項目的總負責,而對手呢?徹底出局了! 在日本,黃輝讓員工認同的方法同樣是用實力說話。日本人是非常務實的,他們對于領導的態度就要看領導能夠帶來什么樣的價值,是就會吹牛皮呢,還是很能做事?而“扎扎實實地做幾件事情”,正是黃輝跟日本下屬建立良好關系的根基所在。 今天,已經有越來越多的華人走上了企業高層管理者的職位,對于個人的種族歧視可能已經不像黃輝當年所經歷的那樣明顯。但是民族間的偏見、對于外來者的排斥依然存在,而且越來越多地表現為對待中國企業的態度上。此時,我們要做的并不是大聲疾呼與憤怒指責,而是用實力說話。 有技巧地對上溝通 2004年,畢博的中國團隊已經超過了1000人,成為目前中國最大的管理咨詢公司。黃輝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證明了畢博選擇他這個本土化人才的正確性。但是,黃輝并不認為跨國公司的海外分支一定要選擇當地人。“跨國公司應該找什么樣的人來管理當地的業務?我認為第一總部要信任他,他要能與總部做很好的溝通;還要能為總部提供與該地區情況相適應的策略,并且能夠實施這個策略,還能發展當地業務。無論是當地人才,還是總部派來的外國人,只要能滿足這些需求,就是很好的跨國企業海外領導人才。” 作為一個跨文化經理人,與總部的溝通技巧非常重要:什么話該直說,什么話需要迂回表達,都是有技巧的。而且,大型的跨國企業中整體意識都很強,不是你的老板一個人拍板就行了,老板的老板、老板的同事都很重要。如何在整個公司中建立起一個網絡,讓這個網絡都支持你的工作和你的市場,對于海外領導人才的成功非常關鍵。 黃輝說,他見到的中國經理人兩種類型居多:一種是過分內向,不會把自己做的事情提到戰略的高度來對總部進行描述,或者太拐彎抹角,讓總部聽半天沒聽清楚;另一種是過分直接,如:“中國市場很重要,你們為什么不投資?”或“為什么不讓我當總經理?”這種方式反而會讓總部產生不信任感。 但是,黃輝也表示:無論怎么匯報、如何溝通,還是扎扎實實的業績最重要。而且這個業績從總部的角度來看,要是一個可預測的業績。如果你對總部說今年我要增長500%,結果做下來只增長了20%,那這個信任感馬上就沒了。你不如把對業績的期待做一個很好的管理,制定了什么計劃就實現什么計劃,那么等明年你再拿出新的計劃來,總部肯定會相信你,因為你去年做到了。這些看起來都是很微小的東西,但卻極為重要。 連續幾年獲得公司全球最高業績獎的黃輝,也正在用自己扎扎實實的實踐,來證明中國人跨文化管理的實力。 責任編輯:孔 龍 理查德.劉易斯跨國管理的“為”與“不為” 西曼、黃輝和繆克斯.阿吉,他們都是成功的個案,而跨文化管理大師理查德.劉易斯的工作,就是從類似的個案中總結出共性。作為全球最具聲望的跨文化交流專家和語言學家之一,這位滿頭銀發的學者自己就有豐富的多文化背景,精通12國語言,為許多世界領先企業,如:IBM、奔馳、微軟、雀巢、諾基亞、聯合利華等,成功組織過培訓課程和研討會活動,當過日本美智子皇后和其他皇室成員的家庭教師,為野村證券、三菱、日立、三洋、三井和日本鋼鐵提供過服務。還得到了芬蘭總統授予的爵士稱號。已在應用和人類語言學領域活躍了超過35年的他,如今是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國際語言和跨文化培訓機構Richard Lewis Communications上市公司的主席。2004年年底,理查德.劉易斯應畢博管理咨詢公司的邀請來到了中國,本刊記者得以有機會與他探討跨文化管理的“為”與“不為”。 文化:要知己知彼 想走國際化道路的企業一定要熟悉外國的文化,這個看似不言而喻的道理,做起來可沒那么簡單。有幾個走出去的企業真的能說清楚該怎么跟英國人做生意、怎么跟美國人做生意、怎么跟日本人做生意?我們平時總說“西方管理文化”,但實際上,英國、美國、西班牙、意大利、法國……管理模式各有各的特點,絕對不能一言以蔽之。 身為歐洲人的劉易斯,洞悉不同國家間管理風格上或細微、或顯著的差異。例如:眾所周知,日本的管理方式是集體主義和等級森嚴的,其實法國和德國公司的內部架構與日本很像,也具有很鮮明的從上到下的等級制度,但是沒有那么強的集體主義,尤其是法國的領導可能更傾向于個性化、個人化,它可能是一個人來做決定,而不是像日本那樣集體決策。美國人決策比較快,日本人決策比較慢,而歐洲人處于二者之間。同樣是東方國家,日本人和中國人的觀念就不同,日本人很拘謹、很封閉,他們認為自己的方法、體制是最好的;而中國人則開放得多。 無論你原來是何種文化,當你到另外一個國家開展業務,你的管理風格要適應當地文化,而不是用你的文化來壓倒當地文化。劉易斯為我們舉了一個真實的例子:在一家著名美國公司——輝瑞制藥的瑞典分公司中,美國式領導風格就很不受歡迎。因為美國人是進攻性的、強勢的和直截了當的,而北歐的文化是很柔和的、委婉的,重視家庭的關懷、員工的關懷、社會的責任感等等。結果瑞典員工感到很不愉快,工作也受到了影響。于是輝瑞不得不改變領導方式,更換了一些經理,甚至派了一些女性的經理到瑞典來幫助改善管理。 同時我們也要看自己國家本身的文化是什么樣子。比如:中國文化也是很迂回、很柔性的,這樣的風格適合大部分亞洲國家以及個別歐洲國家,如前面提到的北歐和意大利,因為意大利人本身也是很靈活、很柔性的,他們喜歡東方文化而不喜歡美國文化。但是如果你把這種文化帶到美國、德國這些具有強硬文化的國家,就會遇到很多困難。可見,你必須要調整你的企業文化,以適應當地的文化。 選將:用人當不疑 對于想要在國外開設分公司的中國企業來說,到底應該找個中國人,還是找個當地人來管理?這兩種人才無疑各有優劣。中國經理人的長處一般是比較了解總部意圖,對總部忠誠,容易執行董事會的意見,但缺點可能是對當地市場和思維方式不夠了解;而當地經理人有語言優勢,易于建立與本地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關系,但是了解總部意圖、與總部溝通方面可能成為劣勢。 劉易斯的建議是:應該中國人和當地人各找一個。這個中國人必須很了解所在國文化,至少他應該受到這方面的一些培訓,讓他了解怎么跟當地人更融洽地相處;同時這個當地人應該送到中國來待上兩三個月,讓他了解中國的文化,使他能更好地為總部董事會效力。至于這兩個人的職位高低,就級別來說應該一樣,但如果這是一個中國公司,那中國人應該比當地人略高一點,當地人向中國人匯報工作;如果是跨國公司到中國來開設分公司,情況則應該相反。 然而即便如此,這兩個人也有可能因為文化和思維差異發生矛盾。這時該怎么辦?“如果這兩個永遠都無法保持步調一致的話,那就應該把這兩個人換掉。”劉易斯如是說。其實,海外合資企業都是要運作很長時間的,管理層董事會應該很謹慎地來選擇跨文化管理團隊,應該通過長期的觀察來確定合適的人選,而不是今天說了要選人,明天就選好了。 等到選好了合適的人,總部應該做的,就是充分信任自己聘請的經理人,因為他們是身在前線的人,他們最了解當地市場狀況。然而太多時候,總部并不相信分公司的經理人,不接受他們的建議。這是無論中外企業都常犯的一個錯誤。劉易斯并不否認,一些跨國公司總部與分公司之間的沖突源于利益分配或增長重點的不同看法,但他認為:總部應當把自己在當地的追求目標與自己的海外經理人作充分的溝通,告訴他們是要追求集團利潤,還是當地擴張,使他們更有效地領會董事會的決策。 留人:有舍才有得 劉易斯給出了選拔跨文化管理團隊的原則,但是中國企業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卻是可供選擇的人才奇缺。“走出去”的企業如果能夠雇傭到在目的地生活、了解當地文化又懂管理的有海外背景的中國人,就可以構架起這兩個國家的橋梁,那是再好不過的事,可是現在這種人才太少;公司如果自己來培養這樣的人才,人才被培養好了以后又很容易流失掉。怎么來解決這個矛盾? 劉易斯的答案很簡單:用足夠的錢來留住他們!這樣的人才是相當珍貴的,而且對于一個公司來講,這種很關鍵的人物一兩個就夠了,所以這種主心骨需要花大價錢來留住他。對于其他的中層管理人員,可以用培訓等方式來增進對企業的了解和信任。目前,一些中國企業派駐國外的經理人,其收入僅是在國內的工資基礎上加上一些海外津貼,與當地的工薪水平相差甚遠,這樣當然留不住人。入鄉隨俗,經理人待遇也要如此。 讓“學”先于“行” 在本刊記者的采訪結束時,劉易斯向記者表示謝意,因為他在與記者的交流中學到了很多關于中國的東西。的確,跨文化管理是一門非常復雜的學問,成功者的經驗也好,學者的觀點也好,并不見得百分之百地適用于某個具體企業,但是學習的心態總是沒錯的。就像劉易斯所說的:最好是“先看路再走路”,而不是“先走路再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