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最新公布的美國5月CPI再次超越預期,5月CPI同比上漲8.6%,創1981年12月以來新高,并高于4月及預期的8.3%增幅;5月CPI環比增長1%,顯著高于預期的0.7%和4月的0.3%;5月核心CPI同比上漲6%。
從該數據看,通脹沒有任何減速的跡象,61%的CPI組成部分5月都錄得至少6%的同比增速,4月同類高增速的分項數據占比為63%。
漲幅最大的是能源,能源價格指數同比上漲了34.6%,是自2005年9月以來最大的同比漲幅。這當然與俄烏戰爭有關,但是食品價格也在飛漲。
更反映未來趨勢的核心CPI,5月幾乎所有細分項都上漲,比如住房、機票、二手車、卡車以及新車指數。醫療、家居、經營、娛樂、服裝等細分指數也在5月份有所上升。
5月住房價格同比上升5.45%,高于4月份的5.14%,為199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租金同比上漲5.22%,高于4月份的4.82%,創歷史新高。二手車和住房價格在前幾個月有所下調,因此預計4月份核心CPI已經見頂,但是這個數據表明,經濟內部的需求仍然非常旺盛。
需求強勁的原因自然是居民對未來的收入有信心,并且可支配收入增加,大家再次開始消費購物。正在大幅上漲的薪資是物價的推動力,這表明美國此輪物價上漲是一波深層次的通脹。
一個明顯的例證是,美國居民再次開始加杠桿,這一點跟金融危機后的表現截然相反,目前居民消費性支出增加,儲蓄率逐步回歸往年平均水平,至2021年底將至8.7%,今年以來儲蓄率回落的節奏快得驚人,4月個人儲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降至4.4%,為2008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較去年下降4.3個百分點。
美國居民儲蓄率降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物價上漲,美國的通脹在8%以上已經有一年多的時間,持續的物價上漲,但是收入的增加卻沒有這么快,物價上漲連續第14個月超過了工資漲幅,即使今年5月份,美國實際平均時薪同比下降了3.0%。這就會導致所謂收入和通脹的螺旋,居民對通脹的預期提高,會導致他們提前消費,以對沖物價上漲帶來的實際收入下降。
5月份的物價上漲超預期,主要是市場認為4月的數據表明,通脹已經見頂,但是5月的數據意外上漲,打破了此前的邏輯,這導致金融市場動蕩,美股大幅下跌,兩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跳漲,美元指數再次暴漲到前期高點104一線。
美聯儲可能在今后的幾次議息會議上不得不猛踩剎車。目前比較確定的是美聯儲將在6月、7月和9月召開的3次政策會議上加息50個基點的預期。目前市場甚至預期7月份可能加息75個基點。
由于擔心美國經濟衰退,由于極力維持美國經濟的上漲,新任總統拜登上臺后更是大力度的財政刺激,尤其是美聯儲在貨幣政策上采取了超強力度的寬松,基礎貨幣和M2都是創下歷史新高,這些必然會對物價產生重大威脅。
但是鮑威爾和耶倫都無視這些基本常識,把疫情結束后的物價上漲偏執地認為是疫情帶來的物流瓶頸帶來的,只要疫情結束,物價自然就會回落,因此沒有及時終止QE,及時采取措施果斷加息縮表。
今年5月13日,鮑威爾還公開承認,美聯儲此前在對抗通脹方面行動有所遲緩,若更早采取行動可能會更好。鮑威爾承認,美聯儲可能本應在3月份之前就將利率從接近零的水平上調。
鮑威爾表示,“如果你有完美的后見之明,回過頭來看時,對我們來說早一點加息可能會更好。我不確定這會有多大的區別,但我們必須根據我們當時知道的情況實時做出決定,我們已經盡了最大努力。”耶倫在此后的講話中,大致意思也和鮑威爾差不多。
但是推遲加息最大的問題可能導致通脹失控后,美聯儲不得不激進加息,激進縮表。相對于經濟衰退,當政者更怕通脹,通脹本質上是對居民財富的剝奪。這一點拜登已經有清醒認識,拜登在6月初表示,雖然他的首要經濟任務是遏制物價上漲,但這主要是美聯儲的職責范圍;通脹是當務之急,他將“尊重美聯儲”,并對美聯儲保持不干涉態度。
然而激進加息會快速提高消費者的支出成本,有可能直接凍結他們的消費需求,也會大大抑制企業的投資需求,這會進一步對經濟發展產生破壞,因此可能會導致硬著陸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