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黃蕾
買方和賣方,這兩個資本市場不同的角色,其間的轉變,并不像人們想象的那樣不可逾越。
日前,保監會在閉門會上透露,保險資產管理產品創新試點即將重新開閘。這一消息對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無疑是個利好。試點的開閘,意味著保險資管公司可以發行產品、以賣方的身份進入資產管理市場。而在此之前,保險資管公司更多的只是扮演買方的角色。
十多家保險資管公司磨刀霍霍,陽謀各自眼中的第三方業務。據了解,除依托現有資源開發資管產品之外,華泰、光大永明等保險資管公司亦已經瞄上了類資金池業務,目前正在與銀行進行合作接觸。
第三方業務初體驗
隨著總資產和投資渠道的擴大,保險資金事實上已成為市場的主要買方,其對金融及資本市場的影響與日俱增。“只有成為市場上的最大買方,人家才會請你喝咖啡,成為座上賓。”某保險監管人士如是說。
但是,在大資產管理的新格局之下,保險機構顯然不能止步于買方,而是更多地向賣方的角色轉型。轉型的先決條件是,保險資管公司必須要有自己的產品,否則第三方業務形同“紙上談兵”。
“同樣是資管機構,我們與券商、基金、信托相比,最不像資管!蹦潮kU資管公司內部人員自嘲說,因為沒有產品,保險資管公司更像是集團公司的資金管家,很多時候,只是扮演著單一的買方通道角色!氨热,替集團公司或同業中小保險公司買股票、買基金!
事實上,保險資管公司在第三方的道路上有過嘗試。據知情人士透露,2006年,保監會獲準華泰、人保、太保、泰康等四家保險資管相繼開展了7只創新產品試點。其中,華泰發行4只(已有1只于2008年末終止),泰康、人保、太保各發行1只。產品類型上,開放式產品6只、封閉式產品1只。
上述人士透露說,試點的首批產品多數是“打新股”產品,彼時牛市時,收益率非常高。來自監管的內部統計數據亦顯示,截至2012年10月,這批存續的5只開放式產品總規模約110億元,存續期間單只產品規模最大的約82億元,累積凈值增長率最高的約62%;1只封閉式產品的存續規模約290億元。
不過,由于缺少專門的制度規范,后續產品試點推進便處于停滯。據知情人士透露,2007年之后,包括平安等多家保險資管公司都相繼遞交了試點申請,但保監會無一批復。
時隔六年之后,保監會再開閘口。即將出爐的新政將允許保險資管公司向保險機構等法人機構發行“一對多”集合類資管產品、“一對一”定向資管產品。
很多保險資管人士更愿意將此看成是未來進軍公募基金業務前的一次試水。“證監會擬允許券商保險資管等開展公募業務,我們先面向機構發行產品練練手,積累經驗后,再面向公眾。”
作為進軍公募業務的第一步,人保資產管理公司率先于本月初被基金業協會吸納為首批資管類特別會員之一。據知情人士透露,下一批名單中將有平安等若干保險資管公司。
覬覦類資金池業務
并不是所有的保險資管公司都適應角色的轉變。不同規模的公司,對于第三方業務的開閘,表現出不盡相同的態度。
對于華泰、光大永明等非大型保險系資管來說,由于母公司資金盤子并不算大,因此,開拓第三方業務乃形勢使然。
據記者了解,他們計劃通過“類資金池業務”作為切入口,進軍第三方市場!斑@類業務收益率比較穩定,適合長期做。目前,我們正在與銀行進行合作商談。待明確后,再向保監會申報產品!逼渲幸患夜緝炔咳耸客嘎墩f。
不同于中小保險資管的積極,幾家規模較大的保險資管則表現出相對謹慎的姿態。一家大型保險資管公司人士認為,目前還處于新政消化階段!岸虝r間內,我們仍然是圍繞現有資產類別,依托現有資源來開發產品,不會發行很創新的產品,比如房地產相關產品等。”
然而,一個不爭的事實是,在資管藩籬已被擊破的大背景下,進軍第三方市場,將是各資管主體延續活力的大勢所趨。
業內專家認為,目前除部分保險資管理念尚未轉變過來之外,人才儲備亦還沒有完全跟上!澳壳氨kU資管已經有很多擅長于股票和基金方面的投資人才,但今后面向第三方發行的產品,結構更復雜、形式更多樣、涉及面更廣,顯然需要不斷補充更多更專業的復合型投資人才。”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