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優先股相關管理辦法還未推出,但基于優先股所具備的強大融資功能,優先股還未面市即得到了一些企業的賞識。不僅部分上市公司躍躍欲試,就連一些非上市公司也都想做優先股的首個吃螃蟹者。10月10日就有這么一位吃螃蟹者橫空殺出。
浙江朗詩德健康飲水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朗詩德”)是一家來自溫州的場外市場掛牌企業。10月10日下午,該公司在浙江股權交易中心舉行了優先股發行路演。據悉,朗詩德本次計劃推出不少于企業總股本25%的優先股股份(即1655萬股),籌集資金1.4億-1.5億元。此次發行的優先股在收益上,投資者除了能獲得每年10%的固定收益外,還可以在公司利潤提升時享受與普通股東相同待遇的分紅。此外,朗詩德未來有轉向場內市場的計劃,優先股有機會轉為普通股參與IPO。
應該說,推出優先股制度是目前中國股市的一大共識。雖然就現階段來看,在推出優先股問題上,監管部門以及企業界似乎更看重優先股的融資功能,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了中國股市為融資服務的重大特征。但在一些專業人士及廣大投資者看來,推出優先股制度,更希望能解決中國上市公司股權結構不合理的問題。
就目前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來說堪稱極不合理。每家IPO公司上市,首發流通股的比例只有25%,股權在4億以上的公司,首發流通股的比例甚至只有10%。如果僅以A股計,甚至還低于10%。如中石油,首發流通A股的比例甚至只有2.19%。在這些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里,大小非占據著高達75%以上的股份,其中控股股東的持股比例就達到了50%以上甚至更高,如中石油集團持有中石油的比例就高達86.35%。
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嚴重畸形帶來的負面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一方面是大股東一股獨大,中小投資者的話語權嚴重缺失,中小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保護;另一方面是給股市帶來了大量的大小非,導致股市面臨著巨大的大小非套現壓力,導致股市成了大小非的提款機。此外,由于首發流通股比例偏低,也導致了上市公司IPO價格的偏高以及上市后二級市場估值的偏高,從而進一步損害了公眾投資者的利益。
正是基于此,市場有識之士希望能引入優先股制度來改善上市公司股權結構,即在發行人IPO時,改變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過高的問題。如規定國家控股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以51%為限,非國家控股公司控股股東持股比例以30%為限,多余的持股全部轉為優先股,如此一來,新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也就變得相對合理了。
不過,就朗詩德公司的優先股設置來看,僅僅只是突出了優先股的融資功能。而且為了吸引投資者參與優先股認購,朗詩德不僅許以優先股10%的固定收益回報,同時還允許優先股在公司利潤提升時享受與普通股東相同待遇的分紅。這也意味著該公司的優先股屬于參與優先股的性質。更重要的是,在該公司IPO時,優先股將轉為普通股參與IPO,這意味著該公司的優先股又是可轉換優先股。所以朗詩德公司的優先股實際上就是可轉換參與優先股,這種優先股的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保護了優先股投資者的利益。
但這種可轉換參與優先股的設計卻絲毫不利于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甚至成了A股市場的新包袱。根據朗詩德的設計,其優先股在IPO時將會轉為普通股,這意味著該公司的優先股最終不是由公司方面贖回,而是由二級市場來買單的,這與目前市場上的大小非套現沒有任何實質性的不同。如此一來,優先股就成了新的大小非,面對目前市場上大小非套現帶來的壓力,優先股無疑成了A股市場的新包袱。因此,對于A股市場來說,這種優先股的設置并沒有任何積極意義,它只是企業融資的一種工具而已。而且為了進行優先股融資,企業每年還必須支付一筆固定的利率支出,這對于企業來說還不如直接發行普通股更為劃算。
所以,盡管優先股的相關管理辦法還未推出,但基于朗詩德公司對優先股設置所存在的弊端,筆者認為,現階段的優先股設置應以不可轉換優先股為主,至少要確保優先股不能成為A股市場的新包袱。
皮海洲(獨立財經評論員,職業投資者)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