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業遭遇寒冬背景下,光伏企業的發展前景和償債能力備受關注。27日,一則關于超日太陽董事長倪開祿攜款跑路,留下數十億待償債務的消息被各大財經網站紛紛轉載,引發熱議。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超日太陽內部人士處獲悉,倪開祿身在國外,并非“攜款跑路”,而是忙于催收賬款。
“現在經營比較困難,我們公司現在因為在歐洲那邊建的電站,應收款項比較多,老板在國外處理這些事情。”上述內部人士說。
據了解,超日太陽的主要市場是在歐洲,近兩年受歐洲光伏補貼下調影響,其主要出貨渠道萎縮很厲害,迫使其改變銷售策略,從單純組建銷售開始轉向參與電站建設,但這樣不可避免地將大量的現金投入到電站建設中,這對超日太陽的盈利能力造成比較大的影響。
超日太陽三季報顯示,盡管第三季度實現凈利潤1 .48億元,同比增39.13%,但由于銷售價格大幅下跌及費用增加等因素,前三季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僅為622 .88萬元,同比下滑97 .39%。形成對比的是,公司的應收賬款卻由一季度的26.34億元暴增至三季末的33.42億元。“在歐洲的項目開發過程不是很順利,電站已經建設完工了,但因為當地的環評等一些問題難以并網,資金難以回籠。”業內知情人士透露。
在盈利出現下滑同時,超日太陽的償債能力也備受關注。從超日太陽三季度財務數據來看,其流動負債高達36.68億,而在53.47億流動資產中,除上述33 .42億應收賬款外,還包括6 .94億存貨,兩者占流動資產比例高達75%。不難看出,如果應收賬款短期內難以收回,存貨難以變現,超日太陽短期償債能力堪憂。
面臨應收賬款問題的不僅是超日太陽一家。今年以來,光伏企業的應收賬款整體呈現攀升的走勢。國內上市的16家光伏設備及電池、組件生產行業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總營業收入為162 .5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34.87%。但應收賬款總額則從2011年前三季的280億元左右增至今年前三季的350億元以上。
“在過去的三個季度,有大量中下游廠商投入大量資金參與電站開發,而這種資金的回籠套現周期非常長。這些廠商在其中的身份不僅是組件的提供商,還是項目的合資開發商,所以很難在短時間內把資金抽出來。而應收賬款高企將使得公司現金利用率變低, 盈利能力下降. ”Solarbuzz分析師韓啟明說。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