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僵尸企業難在勞動方 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劉志彪
■本報記者 張智 陳巖鵬 兩會報道
“供給側結構改革,清理僵尸企業、化解產能過剩的主要難點在勞動方而不在資產方。”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經濟學教授劉志彪接受《華夏時報》記者專訪時說。
記者:目前,我國在煤炭、鋼鐵、水泥、有色金屬等行業,“僵尸企業”比較集中。為什么大量的“僵尸企業”會“僵而不死”?
劉志彪:主要與地方政府長期運用包括財政補貼、銀行貸款等在內的扭曲化的支持手段有直接的關系,地方政府千方百計地為屬地內的僵尸企業“續命”,主要因為:企業因經營不善或其它原因,其負債率太高,若讓其由市場調節自動破產死亡,則地方政府以前通過追加投資、稅收優惠、低價土地、信貸扶持等方式給予的前期投入就會打水漂,成為無法回收的沉淀成本;這些企業往往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擁有大量的低技能職工,勞動力轉移和再就業困難,同時因占據大量的信貸資源,其破產死亡會極大地影響銀行資產負債表的狀況。
記者:“僵尸企業”大量存在會帶來怎樣的危害?
劉志彪:危害極大,這主要表現在:一是占用了大量的資金、土地等寶貴的發展資源,消耗了大量的社會財富,卻不產生任何經濟效益;二是使經濟體系繼續沉淀資源,是國民經濟粗放發展、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三是有可能引起系統性、大面積金融危機;四是如果僵尸企業不死,行業內的優秀企業就得不到足夠的市場份額和市場空間,特別是有的甚至繼續擴大生產,不愿退出,就打亂了行業調結構、去產能、降虧損的國家行動。
記者:在清除僵尸企業、化解產能過剩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劉志彪:通過產業內企業間關系的重組,以及資源在企業內的重組,使資源在產業內由低效率企業向高效率企業加速移動和有效配置,從而提高供給結構適合需求結構的水平和能力。
記者:近年來國企的重組力度一直不小,效果卻不是太明顯,問題出在哪里?
劉志彪:清理僵尸企業、化解產能過剩的主要難點在勞動方而不在資產方,其中的原因其實很容易理解:在現代市場經濟中,資本流動的障礙小,而勞動力退出壁壘大。資產調整往往只有技術上的壁壘,但對勞動力的調整,除了會遇到技術上、經濟上的種種障礙外,往往還有社會學甚至心理學意義上的障礙。
記者:目前有沒有成熟的解決方案?
劉志彪:我認為政府需要綜合施策:一是要盡量避免直接破產,避免運用激進的手段制造人為的社會沖突,重視運用兼并重組手段實現優勝劣汰;二是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發揮其在資產價格公正評估、兼并收購、化解產能過剩、消滅僵尸企業中的積極作用和內在功能;三是要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加大對僵尸企業職工的技能培訓和培養;四是要改革和完善對地方政府官員的評價考核制度,防止簡單地用GDP、財政收入增長等考核指標評價官員政績。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