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淮純菊
在深陷格瓦斯、娃歐商場(娃哈哈集團旗下連鎖百貨零售商業公司)爭議的同時,又沖進了白酒行業和商業地產領域的娃哈哈,在2013年可謂狀況頗多。陷入增長乏力的娃哈哈,在開啟多元化戰略之下,將面臨諸多挑戰。
進軍白酒倉促
19日,娃哈哈集團(以下簡稱:娃哈哈)經銷商大會,如期在杭州召開。
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娃哈哈2013年的結束,2014年的開啟。在這場分次分批進行的、持續十幾天的會議里,宗慶后總結了2013年娃哈哈的業績、盈利情況,也披露了2014年娃哈哈的銷售目標、經營方向以及經營策略。”一周前,一消息人士對新金融記者透露。
據該知情人士介紹,因為娃哈哈經銷商人數眾多,會議只能分次分批進行,每三天為一個周期,直到11月底,該會議才能完全結束。
相較于去年,今年的經銷商大會有些“安靜”,鮮有媒體的關注,業界也較少議論。“不會有太新鮮的東西,至于招商情況,可能不會太好,但一定還有經銷商會跟隨。”前述消息人士說。
事實上,業界對娃哈哈的關注還停留在其多元化的兩項新舉措上。11月初,宗慶后在北京正式宣布娃哈哈進軍白酒行業。月中,娃哈哈宜昌購物廣場正式動工。2013年的娃哈哈是忙碌的,不論在飲料行業,還是在其之外的多元化進程上。
可就娃哈哈投資白酒而言,看似來勢兇猛,實際上“并沒有準備好”。據上述消息人士透露,在娃哈哈進軍白酒行業發布會召開前夕,從娃哈哈原有團隊中競崗成功的省級經理都在北京開會,“一連開了幾天的會,可酒的包裝還沒弄好。”
幾天后,現身發布會現場的白酒果然沒有包裝。就連貴州茅臺酒廠名譽董事長季克良先生擔任其顧問一事,也是在發布會前夕才最終敲定。
與宗慶后一貫的風格吻合,對娃哈哈新增的白酒業務,宗慶后當天坦言,“大的方向,肯定還是要我自己抓。”
有意思的是,現場娃哈哈推的是白酒新產品,但還是能感受到各種“快消思路”。
飲料產品通常都很注重產品本身的“賣點”,不論是水還是茶飲料,都有一個容易記住并朗朗上口的廣告詞。
比起外在的包裝,賣點,娃哈哈白酒產品的“快消”影子還體現在其渠道和將要選定的經銷商層面。
“娃哈哈的經銷商團隊中,原本就有500多家經銷商在賣酒。我們會讓他們停止銷售(其他的)白酒。同時,我們信譽比較好,采取雙贏的策略,你讓人家獲利,人家才愿意賣你的酒;另外,我們也會有一些大的投入,他們銷我們的產品也比較容易,沒什么太大的風險。要采取以量定銷的策略,逐步發展,逐步增量。”宗慶后介紹說。
“我覺得娃哈哈在白酒上的思路,跟飲料產品實際上是一樣的。宗慶后就是想利用渠道去做白酒。”上海博納睿成營銷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史賢龍對新金融記者說。
雖然宗慶后當天一再強調了白酒和飲料的受眾不同,也會吸納一些新的白酒經銷商,但其想通過娃哈哈原有渠道賣酒的想法似乎也清晰可見。
白酒板塊挑戰
娃哈哈推出的白酒零售價定在400元上下,除了娃哈哈現有的渠道,宗慶后并不看好餐飲渠道。在他看來,現在的餐館幾乎都讓帶酒了。另外,餐飲渠道的白酒通常都會賣高價,這也會影響銷量。
實際上,“低端酒,鄉鎮市場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今年春節要抓好鄉鎮市場。為什么?城市里的務工人員都回去了,全回農村了。”宗慶后說。
宗慶后要抓鄉鎮市場的想法,很快被解讀為“農村包圍城市”。這讓曾經的娃哈哈高管、營銷專家李臨春頗為不快。
他說,作為一個曾經的娃哈哈人,他討厭別人說娃哈哈在渠道方面的策略是“農村包圍城市”。他稱,自己曾經在負責娃哈哈某全國線產品時,發現宗慶后的做法是有著自身邏輯的。
“根據AC尼爾森《2011贏在中國》的調查報告顯示,2011年,一線城市居民擁有的可支配收入金額為1萬億元人民幣,而二三四線城市居民的總可支配收入約為8萬億人民幣。很多企業選擇在一線市場拼命廝殺,為品牌助力。但實際上,在一線城市做品牌,是一個面子工程,有很多企業做得很受罪。”李臨春對新金融記者說。
在李臨春看來,在一線市場做競爭,能夠拿到的地盤越來越少,但是競爭對手卻越來越多。不同于其他的企業,宗慶后更為看重二三四線城市的8萬億市場。
“當然,一線市場對娃哈哈而言并不是不重要,只是沒有那么高的利潤。簡單說,就是當娃哈哈把錢投下去的時候,都能夠產出,能夠賺到錢。事實上,從品牌的角度來講,也并不矛盾,如果能抓住8萬億的市場,再去做面子工程也沒什么問題。重要的是,做8萬億市場的同時,你會發現競爭度相對較低,而且更容易產生銷售。所以,這種邏輯便自然生成了,為什么非要去啃硬骨頭。”李臨春說。
即便如此,娃哈哈的白酒板塊如果要崛起,還將面臨諸多問題。
“醬香酒的成本比較高,如果娃哈哈要做酒質較好的醬香酒,是否有技術去識別那些酒廠所生產的酒,品質是否穩定,能否大量供應,而且口感很好?這些實際上很難做到。茅臺之所以牛,就是因為掌握了這些技術。”史賢龍對新金融記者說,再者,醬香酒的基酒都需要經過儲存的。“存就要放,放就要有地方,這些都是錢。這個庫存成本會占用不少的資金。”
在史賢龍看來,如果娃哈哈想通過做飲料的渠道把白酒做起來會很難。另外,醬香型白酒的投資周期是五年,想短期賺錢是不太可能的。如果娃哈哈想快速上市很可能就意味著大規模生產,包裝、包材,包括酒體口感控制都有可能出現問題。
“運作得好,賺三五個億都有可能,但三五個億以后還能不能持續穩定的增長那還真是一個考驗。當然,從戰略上講,娃哈哈進軍白酒是對的,但我認為,宗慶后那種只抓經銷商不抓市場,不抓終端,也不抓消費者的飲料式的做法(所謂娃哈哈的聯銷體模式),在白酒行業是行不通的。靠經銷商,尤其是靠飲料的經銷商去跟白酒的經銷商拼渠道、拼終端、拼關系,沒戲。”史賢龍說。
他強調,白酒經銷商都已經武裝到牙齒。在中國食品行業的經銷商里,白酒經銷商是最強的,他們對市場的控制能力,對渠道的控制能力,對關系,對當地社會關系的控制能力都是最強的。總之,娃哈哈的白酒若想實現全面鋪貨不是問題,但動銷會是問題,規模化生產后,品質的穩定也會是問題。
但宗慶后顯然是比較有信心的,在他的“邏輯”里,不僅有貴州當地政府強有力的支持、季克良的助力,還有這么多年娃哈哈的操盤經驗,應該會帶給娃哈哈“一個新的發展機遇”。
跟隨策略之爭
實際上,就李臨春對娃哈哈的了解和研究,娃哈哈的邏輯不僅僅是在渠道方面更側重三四線城市這么簡單。
“每一個產品都有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娃哈哈一直能夠保持增長的原因是,在每一個娃哈哈的核心產品快進入成熟期的時候,娃哈哈便開始推新品,以此來延長原核心產品的成熟期,同時培養新的核心產品。”李臨春說。
遺憾的是,繼營養快線之后,娃哈哈的另一個核心產品,一直沒能出現。而娃哈哈的增長開始陷入乏力的報道也總能見諸報端。
據媒體報道,面對飲料行業利潤的日趨微薄,娃哈哈的主營業務飲料增速開始放緩,宗慶后一直在為娃哈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嘗試多元化發展進行突破。近幾年來,由于原材料漲價和各項經營成本的增加,娃哈哈的稅前利潤增幅并不明顯,發展速度雖然仍保持平穩增長,但有逐漸變緩的趨勢,增速更是連續三年下降。
數據顯示,2009年,娃哈哈營業收入為436億元,同比增長32.93%;2010年實現營業收入549億元,同比增長25.91%;2011年實現營業收入678億元,同比增長23.65%。2012年,娃哈哈制定了營收850億的目標,但飲料行業在2012年增速大幅下降,娃哈哈當年實現營業收入636.31億元,同比增長幅度降到了12.97%。
對娃哈哈而言,2014年,或將面臨“全方位”的考驗。
事實上,娃哈哈雖然已經成為一家上規模的飲料巨頭,但多年來其企業執行的是跟隨策略——“快速復制、快速模仿、快速套現”。
今年夏天頗具爭議的格瓦斯就是這樣一款產品。像格瓦斯這樣的產品,娃哈哈的做法從策略上來講是對的。對娃哈哈而言,這樣的產品不是它的命根子,試一試就能賺錢,如果消費者接受程度不高,最多也就是賣一賣不賣了。史賢龍說,“但如果娃哈哈始終這么做,去跟進模仿,那么對企業的可持續增長,包括可持續的盈利甚至市場口碑,都是不利的。可能短期內是在賺錢,但是長期來看,可能會給企業埋下一個禍根。”
“娃歐商場,從一開始業界就不看好,事實證明它也好不了。”史賢龍說。
對于娃哈哈在宜昌的項目,史賢龍也并不看好。“看不出什么策略,拿地便宜并不等于項目完成以后能賣個好價錢。另外,對于比較薄利的飲料企業而言,如果投入過多,那投資風險將更大。是福是禍還有待見證。”
在史賢龍看來,娃哈哈雖然已經是幾百億規模的飲料巨頭,但始終沒有解決其產品問題。成就可口可樂的,正是兩大核心產品:碳酸型的可口可樂及雪碧。而可口可樂今天的“全飲料產品策略”,并沒有改變可口可樂的戰略本質。
他強調,在食品行業,不論中外,做跨食品行業以外多元化的,從國外到中國就沒有幾個真正成功過,其結果也沒有什么好疑問的。可能會賺點錢,也有可能賺不到錢,但其主業的競爭力會下降。
“對娃哈哈這樣一個做實業的企業來講,真正可怕的事情,是搞一兩個項目賺點錢。這對娃哈哈有什么實際意義嗎?宗慶后更應該思考的是,他在行業里要怎么長久立足,從而實現穩定持續的發展。”史賢龍說。
眼下,讓娃哈哈引以為傲的經銷商團隊,也開始出現“叛逃”現象。據李臨春分析,因白酒產品的加入,娃哈哈原來團隊開始分事業部運作,渠道方面也將面臨較大風險。
2013年經銷商大會還沒有最終結束,娃哈哈方面暫時沒有可以分享的招商數據,至于2014年的娃哈哈,不論是主業還是多元化都值得期待。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