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瓊
5月20日,上海美博會的E2展廳“中國化妝品行業人力資源峰會”上,三株集團創始人吳炳新坐在第一排,聽一幫年輕人在臺上談論關于化妝品人才與營銷的各種最新最炫的話題。
75歲的他頭發被染黑,精神矍鑠,似乎在努力縮短與周圍年輕人的距離。淡出保健品行業“二次創業”的吳炳新,現在把三株集團業務主要集中在化妝品領域和醫藥領域。在上海出差的兩天里,除了參加美博會,他還安排了多場與公司當地的負責人、市場大區經理等的交流溝通會議。
這是吳炳新最平常的工作狀態:每天只睡5個小時,與時間賽跑,去全國各地進行市場調查,在作為董事長進行市場總決策之后,溝通各方面的工作進展和實施狀況。業績做得好的地區,他會去祝賀與吸收經驗;出現狀況的地區,他也會第一時間趕往解決。
黑天鵝事件,三株從云端跌落
即使再忙,他每天也會抽出1~2個小時的時間看書、寫書。最近幾天,他最期待的是看到由英國牛津出版社出版的他的新書,一本討論領導管理科學的著作。
“牛津出版社主編格倫先生稱這是一本非常絕妙的書。”他用濃重的山東口音略顯興奮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從1979年開始研究消費論的吳炳新,已經出版了好幾本相關書籍,這些書的理論框架基本是1996年完成的。
1996年,58歲的吳炳新正處在事業巔峰的時刻,三株年銷售高達80億元。這一年,遭遇危機的巨人集團史玉柱,還曾北上濟南找尋吳炳新取經。
誰也沒想到,隨后吳炳新和三株遭遇了“黑天鵝”事件。當年,湖南常德六旬老漢陳伯順在喝完八瓶三株口服液之后,離奇死亡,三株被訴至公堂。1998年,湖南常德中級法院宣判,三株敗訴,并被定性“三株有毒”。媒體也紛紛加入報道。
自此,三株銷售額一落千丈,從月銷售額最高時7億元滑落到1000余萬元,16萬人的營銷隊伍當年就裁掉了15萬人。盡管一年之后,湖南省高院對此案作了三株勝訴的終審判決,同時明確“三株口服液是安全無毒、功效確切、質量可靠的高科技產品”,但這時三株的頹勢已無力挽回。
“三株”從此進入了休眠期,吳炳新這個新中國第一代企業家從那時起,也開始慢慢從人們的記憶中淡去。
但從那時起到現在各種“風言風語”,在吳炳新的耳邊從沒清凈過。
一次論壇上,有教授以“三株管理不當”作講課案例,吳炳新在臺下安靜地聽著,在他看來大多數人對三株的評價只是盲人摸象,沒有深入了解過三株。會后,吳炳新與這位教授深聊后知道他并沒有去過三株,并通過溝通改變了這位教授對三株的看法。
談起這段經歷,現年75歲的他,心態也變得更加平和,在他看來,這不是偶然烏龍事件,是計劃經濟轉型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沒有三株也會有其他的企業有類似的遭遇。
“常德老漢事件”后,三株一蹶不振,不少人認為這不過是摧毀當時三株的最后一根稻草,因為當時在三株發展的態勢蒸蒸日上時,部分地區夸大產品功效甚至是虛假宣傳的現象屢見不鮮,企業內部的管理問題也日益突出。
吳炳新認為,上述指責是不能成立的。直到現在,他依然認為當時三株的管理很到位,培訓正規,三株培養的員工,從底層到高層,流向社會都是受歡迎的。在他看來,即便今天,企業管理能超過三株的沒有幾個,在那個網絡信息差的年代,到農村銷售三株口服液的貨款,員工都要背到縣城里去存轉到總部,但沒有一個員工把錢背跑了的;當年如此大規模的營銷活動,資金周轉只有27.4天,即便今天,這種現金買賣生意,能達到這樣的資金周轉速度也是不容易的。
但常德事件確實讓吳炳新在內部和外部都受到不少壓力。
很多人以為三株破產了,吳炳新領著老婆孩子上美國去了,其實,那時三株銀行里存了十幾個億,沒有一分外債。吳炳新拿出相當部分存款作為這些員工的遣散費,并調整結構瘦身,放棄了飲料、酒廠,最后保全醫藥產業化妝品企業。
舍棄保健品,三株轉身
三株鼎盛時期,曾經收購了不少企業。吳炳新后來反思道:很多收購是沒有必要的。
2000年左右,當4年前曾登門拜訪取經的史玉柱,成功帶著腦白金重返保健品市場時,部下們勸吳炳新重返保健品行業,但吳炳新卻判斷保健品業已經告別了“暴利時代”,向非保健品行業及時轉移才是“明智之舉”。
他決意將再造生態美作為復興三株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美產品早在1996年三株口服液很暢銷時就正式上市,雖然曾在上市第一年實現銷售3.8億元,但是市場美譽度因遭受常德事件影響而大不如前。
吳炳新采取了瘦身和品牌隔離措施,將化妝品品牌三株生態美改名為生態美,并在上海重新注冊。經過幾年的調整后,三株確立了化妝品、發酵中藥專利技術制品和醫院三個主要業務領域,并希望以此作為二次創業的契機。
在別人看來,75歲的吳炳新,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了, “如果能活到120歲,現在還只是年富力強中年”,吳炳新自己認為,“現在談退休還太早,我身體這么好,這兩年體檢的生化指標一切正常,干嗎不做點事情呢?”
停不下來的他一直以來有個夢想就是把三株帶上市。早在1995年三株風頭正健的時候,就有人批判他說,還嫌錢少啊,還想圈錢啊?
吳炳新那時不缺錢,也不是想圈錢,只是想改變企業的性質。他不希望三株只是家族企業,上市以后,公司就成為公眾的企業。三株剛成立時,吳炳新把自己的兒子吳思偉推上董事長的位子,他自己作為副董事長兼總裁,“當時我這樣安排,就是為了培養孩子,應該推到實踐中去摔打,才能真正培養出人才。”
他還曾經立一份遺囑:凡我吳家子孫,今后不再做三株公司的總裁,只能做董事長;凡子孫中有吸毒、賭博者,一經查實,開除出家族,不再具有財產的合法繼承權。
“遺囑不是我一個人的意愿,我們家族也有自己的股東大會,一起討論定下來的,企業要上市,這樣對我們的子孫也有約束力。”
至今,吳炳新對接班人的問題還沒做安排。他已經將經營權交給了職業經理人,現在三株的高管都是聘用的,家族中沒有人擔任公司的總裁、總經理。
在吳炳新看來,保證企業延續下去的一個條件就是成為公眾公司,“子孫的人才是有限的,但社會的人才是無限的,企業的總裁和經理都可以從社會挑選,上市后,家族成員可以做大股東,把經營權交出去,才能保證企業健康發展。”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