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周瀟梟 北京報道
日前,經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7次會議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修正案(草案二次審議稿)》,正在向全社會公開征集意見。截止到記者發稿時,已經有14000多條意見被提交。
二審稿的面世,引發諸多討論,其中是否放行地方債成為爭論的焦點。二審稿中,首次提出公共預算支出的“經濟性質”分類,而不是局限于功能分類,這仿佛也讓呼吁多年的“三公經費”公開,在預算法里有一定支撐。
不過,業內學者表示,盡管預算法二審稿里吸納了不少新內容,但此次改動,只能稱為“小改”,更多是文字上的改動,或者僅僅指明財政改革的方向,并沒有具體操作規范,難以有效規范政府行為。
六點變化
預算法的修訂過程很曲折。早在2004年,全國人大曾成立專門的預算法修訂小組,并出臺修訂方案,最后因牽涉面甚廣、改動難度大等原因,不了了之。
2006年人大立法計劃中,預算法修訂為“應確保按時完成起草任務、如期提請審議”的第一類法律項目,被安排在當年10月份提交審議。
2010年人大立法計劃中,預算法的修訂,為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初次審議的14件法律案之一,被安排在當年的8月份進行審議。
但直到2011年11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才討論并原則通過預算法修正案草案,并決定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去年12月份,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24次會議,通過了修正案(草案)的初次審議,初審草案未公開。
初審后,人大法制工作委員會將草案印發各省及中央有關部門征求意見。其間,人大法律委員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和預算工作委員會,曾召開聯席會議,聽取相關部門和專家意見;相關專門委員會還曾到廣西、四川、廣東等地調研。
相比初審,二審草案主要有六方面的變化。
一是,鄉鎮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為一級獨立預算。二是,對于未設專門委員會的市、州,由人大常委會對有關工作提出意見。三是,增加了關于公共預算支出經濟分類的具體規定,指出經濟分類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務支出、基本建設支出和其他支出。四是,規定地方政府不得發債,國務院和法律法規另行規定的除外。五是,對于轉移支付,上級政府應提前告知下級政府,下級政府應將該轉移支付編入本級預算。六是,加強財政專戶的管理,并與國庫信息實現信息共享。
相比1994年頒布的預算法,經修訂的二審稿,從原來的79項條文,擴展到95項條文;其中,增加的條文以及有改動的條文,達74項。
地方債爭議
二審稿明確:地方各級預算按照量入為出、收支平衡的原則編制,不列赤字。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政府債券。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相比初審稿中,允許地方政府在國務院規定的限額內舉債,二審稿是在“走回頭路”。
爭議雙方所持的觀點非常明確,癥結點在于對地方債務的擔憂。
在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修正草案時,辜勝阻委員認為,重申地方政府不允許發債,非常重要;如果讓地方政府發債,將后患無窮。他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都表明政府負債如缺乏有效監督,將對整個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債產生很壞的影響。
中國財稅法學會會長劉劍文,認為這表明了中國對當前地方政府超過十萬億債務的管理態度。在當前
歐債危機蔓延,全球經濟前景不明朗的情況下,這傳達了中國對地方債務規范化的管理,防范財政風險。
不過,劉劍文也表示,長遠來看,應該是朝著允許地方發債的方向轉變。他也支持賦予地方發債權,但綜合考慮當前時機、條件和環境,現在還不宜放開。
對放開地方債持積極態度的人,多認為地方債已成既定事實,在預算法中進行規定,有助于加強對地方債的規范管理。
中山大學財稅教授林江支持對地方債有條件的放開,因為禁止地方的發債權,但地方仍可以通過地方融資平臺等進行融資。經核算達十多萬億元的地方債務,就表明堵塞地方發債這一途徑,并不能有效規避債務風險。允許地方政府有條件地發債,讓地方政府成為發債主體,并納入到預算管理,還能增強地方責任意識。
中國政法大學財稅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認為,二審草案中這樣的規定也無不可,將權力全歸給國務院,未來地方發債可走“國務院另行規定”這條道,但需要在預算法中,對此進行限制。如規定地方債務余額不能超過當地GDP的多少倍;當年發債規模不能超過財政支出的一定比例;債券由地方自主發行,而非由國務院代發。
經濟性質分類
除了地方債,此前外界一直期望的“預算公開”,因加入政府開支的“經濟性質”分類,在業內人士看來,稍有進展。
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提交的匯報指出,在征集意見時,有地方和部門提出,公共預算支出的功能分類和經濟分類,能從不同側面、以不同方式反映了政府支出活動,二者結合可以全面完整反映政府收支分類體系。
施正文指出,大家關注的“三公經費”,就包含在經濟分類中的“工資福利支出”中。原來預算公開中,政府支出分為教育、農田水利、外交等,這是按功能進行分類;如教育支出中,有用于公務員行政公務開支,有用于教職員工資福利開支,也有用于校舍建設等,只有進行經濟分類,才能判斷出政府在教育這個領域中,有多少用于運行開支,有多少用在實在事務上。
二審草案中,對于預算公開,僅是第十一條提及,經批準的預算、預算調整、決算,“應當及時”向社會公開;同時規定,公開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但施正文也指出,如果預算法中不對預算公開進行細化,按經濟分類,僅公布各項開支的一個總體的概數,則難以對政府行為進行有效監督。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