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評論 > 阿迪達斯關閉在華工廠 > 正文
盛 剛
各類成本的急速攀升,讓“中國制造”的優勢漸弱,也導致有的外企的撤離。而外企的每一次撤離又都引發對中國經濟轉型的思考和憂慮。3年前,耐克宣布關停其位于太倉的在華惟一鞋類工廠,帶來過這樣的震蕩,如今輪到它的全球競爭對手阿迪達斯了。近日,阿迪達斯宣布,出于重新整合全球資源的策略考量,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關閉在華的唯一一家自有工廠,而逐漸高企的人力成本乃至整個生產成本是其關廠的直接誘因。據說,在中國關閉的產能將遷至生產成本更低的緬甸。
逐低成本而居是企業的本能。僅就阿迪達斯關閉在華惟一直屬廠而言,其實質影響其實有限。這些跨國品牌商如今主要是運作品牌而非制造,產品也主要由代工廠加工生產,因而,為數不多的直屬工廠更多具有象征意義。不過這種意義卻不可低估。當年它們在中國建直屬工廠是如此,如今的關張亦然。想想看,中國市場是阿迪達斯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場,市場銷售額超過10億歐元,而且市場還在擴張,若非出于對利害得失的全盤考量,它們不會輕易把廠家從中國市場撤至“低成本”區域。理由只能是,中國的生產成本優勢正在迅速喪失,還會進一步喪失。而且,一定程度上,其他方面的優勢不足以抵消這種損失。有證據表明,周邊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地區正在成為中國制造的有力替代者。一項對亞洲15個新興國家的調查顯示,中國最低工資約為印度的二至三倍,排名第三,僅次于馬來西亞和泰國。顯然,盡管這些國家的產業體系、基礎設施和工人的熟練程度可能和中國相比差距還不小,但低廉的勞動力已有足夠的誘惑力。
其實,不僅和周邊國家比,中國低成本優勢不再,就是和發達國家比,優勢也在縮減。不僅工資在漲,土地、水電、原材料、運輸等成本均在上升,而環境污染、行政效率過低等,也都對制造業形成壓力。最近的一次調查表明,有近40%的美國企業準備把工廠從中國遷回美國。實際上,金融海嘯以來,不少外企已撤離中國。比如,美國建筑機械制造巨頭卡特彼勒公司在中國的挖掘機生產項目就撤回了本國。松下在上海所建的等離子面板工廠也將在今年內逐漸關停,以后會把全球等離子面板生產業務集中在其本土生產。不光跨國企業在重新考慮他們的全球布局,國內的企業也在尋找新的成本洼地。具體表現就是,沿海地區的諸多廠家紛紛向內陸省市遷徙。
“中國制造”,不但要直面新興經濟體的挑戰,更要應對歐美發達經濟體的擠壓,這是更加嚴峻的競爭。所以,阿迪達斯宣布在華關廠之舉,不過是進一步敲響了中國經濟轉型的警鐘而已。
其實,轉型的方向已有共識,那就是靠創新驅動產業升級,使得中國經濟的增長從依靠要素資源的粗放投入轉向依靠更高的生產效率。不過,對大多數企業來說,經營形勢好時,談轉型是知易行難之事,即便形勢變糟,若沒有環境惡化的持續“倒逼”,也很容易形成路徑依賴。畢竟,“中國制造”整體競爭優勢仍在,完整的配套產業鏈以及工業體系仍令人羨慕,地區間的產業轉移和承接還有極大的潛力,甚至些許政策的寬松,都有可能讓企業贏得喘息機會,雖然,若沒有轉型升級作支撐,這些優勢并不可持續。2008年金融危機演變迄今,不少企業由悲轉喜再陷入更加悲苦境地的事實告訴我們,由于低成本優勢逐漸喪失的不可逆轉,喘息之后若不思進取,仍難免被淘汰的命運。
當然,轉型不獨企業份內之事。因為,追求速度、熱衷上規模的粗放式增長模式,從來都不單純是企業行為。政府不轉型,企業難轉型。減少行政干預,提高行政效率,減輕企業稅費負擔,創造平等競爭的平臺和寬松的創業環境,就是對政府轉型提出的要求,這是確保產業轉型升級事半功倍、重塑“中國制造”競爭優勢的重要保障。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