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從今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這無疑是我國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重要一步。
近年來,中國銀行業的高息差、高利潤給實體經濟帶來的負作用越來越受到社會病詬和管理層的重視。2012年中國金融業,尤其是銀行業的利潤占上市公司總利潤近50%的事實更使得利率市場化改革迫在眉睫。在中國經濟復蘇面臨困境的同時,金融業作為服務經濟的主體行業,反而對實體經濟的利潤形成了明顯的擠壓。
在本次決定中,“取消金融機構貸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機構根據商業原則自主確定貸款利率水平”正是對市場多年訴求的一個回應。這對實體經濟中短期是否會帶來實質的影響呢?我們可以通過目前銀行的利率浮動區間貸款占比數據來分析。其中,整體金融機構貸款較基準利率下浮10%的比例僅為11.44%,而整體上浮的占比則高達64.77%,上浮30%的達到44.26%。四大國有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和區域性商業銀行較基準利率下浮10%的比例分別為31.12%、28.01%和35.57%,而整體上浮的占比分別為36.47%、35.57%和46.3%。城鄉信用社的這兩大比例則為2.36%和89.09%。
從數據我們不難發現,貸款利率達到0.7倍下限的比例在過去的銀行貸款比例中占比非常小,銀行始終占據了資金成本控制的主導權。這也是為什么近年來市場融資結構發生轉變的重要原因。企業在無法獲得正常銀行的貸款的背景下,不得不尋求其他渠道,從而使得銀行貸款在社會融資總量的占比從2002年的超過90%已經下降到了目前的50%甚至以下。但從絕對量來看,銀行的貸款增長依舊沒有受到太多擠壓,占比回落是其他融資渠道市場蛋糕做大的結果。
整體來看,我們認為貸款利率下限取消的效果不如存款利率上限取消。且從美國利率市場化的經驗來看,利率市場化并不一定帶來息差縮小。在利率市場化前,美國的凈息差均值為1.3%,而之后凈息差則擴大到3%以上。利率市場化帶來的結果是美國銀行的非利率收入占比從之前的20%迅速擴張到40%。目前中國四大國有銀行和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為25%和10%左右,利率市場化帶來的或許更多的是對銀行創新業務的要求和考驗。
雖然改革對于銀行中短期的利潤產生實質負面沖擊的影響有限,但長期來看,中國銀行業通過固定高息差實現高利潤的盈利模式將面臨終結,市場化程度將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角色將進一步明確。在這種不斷有序推進的改革預期下,A股市場的結構也將發生悄然的變化。過去銀行、房地產主導的市場將向更均衡化的結構發展。這個意義遠大于指數的單純上漲。結構性行情的背后孕育著未來中國經濟的希望。
(作者單位:中證期貨)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