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簡介:
2002年11月,由李嘉誠基金會捐資創辦的中國第一所擁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教育機構——長江商學院成立,項兵博士現任創辦院長及中國商業與全球化教授。長江商學院采用“教授治校”體制,致力于促進東西方在管理思想與商業實踐的雙向交流與學習。學院總部位于北京,在上海和深圳設有分校,在紐約、香港和倫敦建立教學點和地區業務代表處。
在項兵博士的領導下,經過10年的探索與創新,長江商學院已成為享譽全球的新一代商學院,吸引了33位曾獲得歐美和亞洲著名商學院終身教職的頂級教授全職執教, 另有十多位長期訪問教授加入學院。2005年-2009年,長江教授在世界頂級管理類學術雜志上人均發表論文數量全球排名第6位。2011年,長江商學院中2500多位擔任核心管理職位的中國企業精英校友和學員企業年收入總和超過1萬億美元,相當于中國當年GDP的13.7%,超過印度尼西亞GDP總和。
在加入長江商學院之前,項兵博士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的會計學教授,主持創辦了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項目,他還是上海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首批(七名)核心教授之一,并曾執教于香港科技大學。
項兵博士的研究領域包括:新一代政企關系、中國國有企業制度改革及管理、中國民營企業的角色與作用以及建設性創新等課題。項兵博士在中國商業發展的諸多領域,如:中國企業創新、中國企業全球化、以及中國經濟轉型對全球經濟的意義等方面被業界公認為學術權威與意見領袖,其相關著作與案例對管理實踐產生了重大影響。
項兵博士的另一個研究重點集中在管理教育創新領域,他在這一領域的實踐以及由其主導的多個課程項目推動了中國管理教育的全球化發展與創新,其中對于EMBA在中國的發展意義重大。
項兵博士擔任多家美國、香港和中國內地上市公司的獨立董事,他還是國際聯合勸募協會(United Way Worldwide)和亞洲之家(英國)的董事會成員以及巴西FDC商學院國際咨詢委員會成員。
項兵博士經常應邀為中國和全球知名論壇與會議做主題發言與演講,其中包括由亞洲協會、德意志銀行、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主辦的國際論壇、世界經濟論壇、《經濟學人》和《金融時報》的相關會議、《福布斯》年度會議、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亞洲之家(英國)以及金磚四國年度峰會等;并多次接受中國及全球主流媒體采訪并發表評論,如中央電視臺、鳳凰衛視、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商業周刊》、《金融時報》、《紐約時報》和法新社(AFP)等。
項兵博士曾與諸多國內外領先企業合作,針對其在中國及全球的業務發展提供戰略咨詢與管理培訓,如中國移動、中國電信、華為科技、TCL、美的集團、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IBM(中國)、通用(中國)、西門子(中國)、高盛(亞洲)、高偉紳律師事務所(Clifford Chance)、康明斯、DFS、聯想、中國銀行以及中國鐵建等。
項兵博士擁有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管理學博士學位和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士學位。
主要研究領域
項博士的研究興趣包括:在全球經濟不斷變化下的新政企關系與經營策略,顛覆式創新,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策略,企業的社會責任等。他被譽為是中國企業全球化的權威代表。
學術成就
項兵博士近年來一直積極倡導以“站在月球看地球”的全球視野,分析中國經濟和民族企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并以其原創的“取勢 明道 優術”思維方式,為中國民族企業應對全球化挑戰提出了一系列顛覆性的、前瞻性的理念、思想和思路:如CEO腐敗與家族企業制度、現代企業制度的局限性、鏈條對鏈條的競爭、管理“四段論”、企業的價值取向、中國企業家的三代之分、新洋務戰略、以全球應對全球、全球視野下的中國金融安全、企業家的人文精神。項兵博士的新視野與新思維在企業界引起很大反響,對管理實踐正在產生較大的影響。項博士有關中國國企改革及家族企業在東亞“四小龍”中的作用的研究成果成為哈佛商學院、斯坦佛商學院、歐洲工商管理學院(INSEAD)和西班牙IESE商學院在它們為世界銀行舉辦的“高級經理人員培訓班”的閱讀材料。
項博士擔任多間中國內地、香港及美國的上市公司的董事或者獨立董事。一些知名中外傳媒機構,如中國中央電視臺(CCTV)、鳳凰衛視、美國有線新聞網(CNN)、《遠東經濟論壇》、《中國企業家》雜志、環球資源(Global Sources)、《南華早報》、《紐約時報》、法新社和美國之音等等,就有關中國國企改革,民營企業發展和東南亞家族企業管理、中國管理教育及中國企業的全球化等問題對他進行專訪。另外,他也經常應邀為全球知名機構(如世界大企業商會(Conference Board),Institutional Investor / Euromoney,香港的英國商會,臺灣的美國商會等)做主題發言與演講。
項教授在建立企業內部激勵和監控體系,公司投資與購并,企業的全球化策略,高級管理人員(董事長、總經理、副總經理)特訓與專訓等方面和多家國企、民營企業、跨國公司有過廣泛的合作。這些公司與機構包括:高盛(亞洲),世界經濟論壇(WEF),美鋁(ALCOA),美國英格索蘭(INGERSOLL-RAND),諾基亞(NOKIA),愛立信(ERICSSON),GE,IBM,西門子(SIEMENS),迅達電梯(SCHINDLER),施耐德(SCHNEIDER),英國宇航(BAE Systems),UNTCD,中國移動,廣東/山東/河南/黑龍江/湖北/江西/新疆/浙江移動,中國電信、 廣東/新疆電信,華為科技,中信集團,招商局,朗訊科技(LUCENT TECHNOLOGIES),陜西省委,云南省政府,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湖北省),上海商業銀行/北京商業銀行/上海浦發銀行,深圳交易所,南方證券,華夏證券,鵬華基金/易方達基金,聯合證券,TCL,美的集團,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德龍集團,上海實業,上海石化,三一重工,神州數碼,國家電網,山東電力集團,華龍集團,石家莊制藥廠/四環醫藥/三九醫藥,中國海洋石油(CNOOC),大慶石油管理局, 陜西省/福建省/廣東省上市公司協會,浙江省工商聯等。
主要學術成果
"Stationarity and Cointegration Tests of the Ohlson Model." Co-authored with Dave Qi and Woody Wu, Journal of Accounting, Auditing & Finance, 2000 (Spring) Volume 12, Number 2 (p. 141-160)."Institutional factors influencing China's accounting reforms and standards." Accounting Horizons, 1998, Vol. 12 (2) (p.105-119)." The reform of China'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the role of stock markets." in China in the Post-Deng Era,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ress, Hong Kong, 1998 (p.311-328)."On the rationality of Value Line's quarterly earnings forecasts: evidence from alternative methods." Chinese Accounting Review 1997 (p. 115-156)."Ownership structure reform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an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Chinese shareholding companies." Co-authored with Woody Wu and Guochang Zhang. Hong Kong Journa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1996 (p.53-67)."Controlling corruption." The Hong Kong Accountant, September/October, 1996, p.46-49."The choice of return-generating models and cross-sectional dependence in event studies." The Contemporary Accounting Research 1993, Vol. 9 (p.365-94)。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