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新浪財經 > 會議講座 > 2013中國老齡事業發展高層論壇  > 正文

楊燕綏:延遲退休年齡要早起步慢速跑

http://www.sina.com.cn  2013年11月02日 17:26  新浪財經微博

  新浪財經訊 “2013中國老齡事業發展高層論壇”于2013年11月2日在北京召開。上圖為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

  以下為演講實錄:

  楊燕綏: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高興能來共同探討這個問題。剛才馬力參贊的激情和前瞻,鄭曉瑛嚴謹,把我要說的一半話都講完了。

  跟大家分享一下“老齡社會養老保障發展報告”,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做這個報告,希望中國從一個單純追求GDP走向人均GDP的福利相關性這樣一個發展指標,按照這樣一個理念,我們一直在做這個報告。

  怎么看老齡化?老齡化不一定全是不好的事情,因為它是不可避免的,人口老齡化不等于社會老化,老人有激情,身體好,性格開朗,收入也不錯,還能給孩子買單,你說這個家庭老化嗎?所以老齡化不等于社會老化,關鍵在于老齡人口的質量。老有所養,需要培育養老資產,這樣才能使老齡人口有質量,需要為老年人打造養老服務體系和供給鏈條。

  我們今天的社會非常需要關注一下50、60現象,確保社會進入老齡化平穩過渡。關于人口老齡化不等于社會老化,因為老齡化社會從數字上講是老齡人口占比趨高,但這是一個統計上的老齡社會,所以按統計的老齡社會,從中國跟全球來比較,我們基本上2000年前后是進入,2025年深度,2038年是超級。當然這個數字根據于出生的情況不見得那么準確,會有5年之差,因為受出生的影響。

  中國的政策是按60歲講的,而中國的現實,剛才馬參贊也講了,是按50歲就是老人,我們事實上要比老齡化快的多。但即使這樣還是一個統計口徑,我們不能完全相信統計口徑,如果認為65歲是老人的話,那15歲到64歲的人就是勞動人口,15歲-64歲的人他們都在勞動嗎?都在供養老人嗎?顯然不是。我們做了實際贍養比,把15歲-64歲當中在校生、失業、低收入和提前退休,把這4種人減掉才能真正知道我們的贍養能力,中國在2010年以前已經進入深度老齡社會狀態,所以大家感覺到民工荒、養老難、家政小時工漲價都不是空穴來風。

  我們從統計的數字和實際現象來看,人口老齡化不等于社會就一定老化,我們應該為老齡人口有一個培育期,人力資本和資產結構變得好一點,這樣才能決定老齡社會的質量。但是按照時間表來講,應該在一進入老齡社會的時候就開始準備,到深度老齡社會的時候應該基本成型,一定要在超級老齡社會之前完成。我聽了馬參贊的意思講,到超級老齡社會之前人口任何紅利都沒有了,我們一定要提前準備。從這個時間表來看,西方國家還是比較早,美國還是最早的,大家都再說美國401K,這是貼到60-70歲人身上的補丁,這是人生最艱難的時間,就業不容易,養老金領取推延,慢性病也來了,所以401K就是貼在這個人群上的補丁,但是美國做401K是1981年,美國進入深度老齡社會是2015年,所以從這個角度講中國有點晚了。

  中國在45年里面跨了四步,老年贍養負擔的速度像劉翔一樣,飛人的速度就上去了。但問題是在進入超級老齡社會之前,我們老年人口的資產結構怎么樣呢?養老服務體系又怎么樣呢?老年社會文化又怎么樣呢?大家都可以感覺到,我們差距真的非常遠。今年在討論中國養老金頂層設計,什么樣的養老金模式是最好的?不管分配制度如何,還是養老金政策如何,看結果。從OECD報告當中看看結果,實際上結果最好,美國是最好,靠年輕人納稅,政府轉移支付,這個是1/3,老年人自己收入1/3,老年人財產性收入和資本利得1/3,我們想象一下它的年輕人負擔比較輕,老年人貢獻比較多,所以OECD國家這么看,匈牙利是最糟糕的。

  相比2010年數據,中國很可悲,我們家庭養老占49%,靠政府養老金和低保是29%,靠勞動是20%,隨著新城鎮化,農民在減少,勞動就更少了。真正有資產的,說自己能養老的只有2%。所以我很同情我們在座的年輕人,如果照著這種局面發展下去,顯然家里面要養老,出門要交稅,年輕人的負擔是非常重的。

  收入分配如何?很多人講分配政策,我們用結果看問題,因為我來自公共管理學院,公共管理是看結果的。用結果來看政策做的如何,它一個方法就是從0歲-90歲,平均中國人消費了多少錢,最后是誰在花錢。從中國2010年的人口普查基礎上的統計我們看到,誰在花錢呢?12歲的人花錢,30歲的人花錢,70歲的人花錢多了點,最后我們很糟糕的是45歲-65歲的人是不花錢的,他們的消費水平非常低,尤其到45-50一退休,他們的消費點已經到了這里,70歲看病,我們的微觀數據調查,50歲退休以后,消費拉動主要還是慢性病,看到70歲,大夫說別看,回家吧,消費就到了這個水平。農村老人一個饅頭,兩碗粥,一碗咸菜,如果這樣的話,我們的孩子是不需要上大學的,中年人口不消費,老年人口負消費,這個對中國的消費抑制力非常強。

  美國的人口結構主觀能動性非常強,不斷調整,需要什么人就發簽證給什么人。美國現在的人口還不算老齡化,美國的消費我們可以看到,從30-60歲人是消費高峰,五、六十的時候非常高,買健康、買知識、買旅游等等。現在進入超級老齡社會德國、日本、瑞典,他們誰花錢最多呢?到六、七十歲花錢最多,顯然老齡人口消費在拉動經濟。這些都是我們從結果去看問題。所以我們說老齡社會是不可避免一個階段。如果這個國家改革和發展相對滯后,很可能會出現老齡化、現代化、全球化同時出現。

  像歐洲這些國家,像美國,他們老齡化、現代化同時出現,但是那個時候還沒有完全的國際化、全球化,所以還可以在家里面解決他們的問題。但是中國的問題是,老齡化、現代化、全球化我們同時趕上了,所以家里老人多,就要出去找工作,一出門西北風刮過來,全球工作不好找,競爭壓力大,而且科技替代人工已經非常快。所以這種情況意思就是家里的問題,國際的問題同時出現,這是中國解決老齡化我們壓力就更大了。

  不管遇到什么問題,老齡社會既然跟現代化關聯,所以老齡社會是一個消費拉動,老齡人口一定要有購買力,那么科技推動,勞動人口一定要有生產力。面對這樣一個社會,要提高他們的生產力,年輕人少了,一個人創造兩個人、三個人的勞產率,年輕人創造勞產率,誰來買單?老人要買單。

  中國到現在老齡社會的狀況,我們拿國際的一些狀況和標準對中國進行比較,我們都說未富先老,我們也不是一點準備沒有,也做了一點。老齡化的狀況和我們的準備,做一個老齡社會發展指數的話,指數評價追究是0.526,指數為1,那顯然中國下來是不及格的。所以一級指標是人口老齡化的程度,我們的老年贍養能力,還有我們的養老保障程度。我們現在做的指數里,我們在規劃一個老年人口的紅利問題,他們的貢獻率怎么產生,現在還真是很難看到指標,有數據的評估現在處于0.526的狀態。

  老年贍養這個問題表現不太好,本身成績是在51分,不及格。統計贍養情況還算好一點,實際贍養非常糟糕,老年人口資產結構單一,老年人欠獨立性,養老保障從養老金來看,它覆蓋面這些年擴大了,還拉了一點分,但是我們現在養老金制度公平性、效率性、持續性、流動性非常差,醫療保障合理性非常差,人均醫療費用速度非常快,威脅到我們幾次醫改,都很難說它是成功。因為一個核心指標就是人均治療費用增長,中國現在高達20%,我們的回歸分析是8.4%,所以怎么從20%的增長率下降到8.4%,怎么建立合理的醫療服務治理機制非常關鍵。

  老年服務體系剛建立,成本比較高,信用比較低,所以整個成績不太好,我們還不算太老,但是我們準備不足。搞指數就是這樣,希望這個事情能健康去發展。怎么去健康發展呢?老有所養需要培育養老資產,培育養老資產由這樣幾個模塊構成,首先需要一個公平、持續、保值養老金,必須要覆蓋上年度居民家庭平均消費支出的100%,這樣才能安定。我們希望中國建立全國統籌的國民基礎養老金,解決它的持續性、公平性、流動性,它是一舉百得的事情。這次的養老金頂層設計,也許我們不能一步到位,但是藍圖是可以畫出來的,而且并軌是大家的共識,只不過并軌和統籌的結構性,能不能從機關到居民都統起來,這個可能要分步實施。

  鼓勵人們養老儲蓄,而這個養老儲蓄包括雇主的職業年金,也包括個人儲蓄,多多益善來解決老年人的收入問題。可持續的醫療保障,讓人均醫療費用增長率下到10%以下,如果這條不能逐漸實現,我們永遠不能說醫改是成功的,因為大家醫療消費占生活中的費用支出比例又大了。在醫療費用的負擔率上,政府負擔30%,社會保險基金負擔50%,把我們家庭個人費用降到20%以下,而現在還是34%,它還是太高了,這需要建立很好醫療服務治理機制。我們的調研中看,全國基本上是年輕人醫療消費的3.4,這幾個指標那么高的話,老年人負擔也是非常重的。

  老年居住的問題,人的壽命延長,七十年代弗里德曼獲得諾貝爾獎,他就講平滑消費,老年人要獲得自立,30年我養房,20年房養我。所以我還是覺得盡管現在有很多官方說希望大家都租房,我還是主張每個人買一套房,這樣我對中國下一步的住房建議,住房保障政策的建議是政府幫助窮人租房,限價買住房,由你的工資一定比例,保障的面積,購買房子的年限,一個人工作40年投20年養孩子,買房子,后20年買健康,買養老,這個平滑消費理論的指導。所以這個加減乘除這個價應該是多少就是多少,跟我們投資是兩回事,居住和投資不是一回事。我也希望政府把人們的第一套住房和投資賺錢保值的投資房兩個定價機制給分開,一個是限價和相對封閉的市場,一個是開放的市場,這兩個分開可能就清楚了。

  但如果是這樣,我們需要把中央的財政稅收和地方的土地政策給變了,因為我們的過去是中央當財主,地方當地主,所以搞的現在地方賣地,這個房價不可能下來,所以發展方式必須改變。

  接下來老年服務,國家要定規劃,社會、商業機構共同參與,分層分類提供,而且明碼標價,投多少、買多少,買的是地租、房租還是服務,都要明碼標價,這樣才能構建一個養老服務體系。

  我們正在做國家社科基金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基本按照這么一個思路做。但是看看中國的過去,兩次分配不公。第一次分配當中,個人這部分不足,當我們的生產有了剩余,第一次分配當中,個人分配是不足的,要成為OECD國家個人勞動報酬占GDP的60%,而我們現在才是40%,所以還是不足的。而經主要的是二次分配,福利分配不公,有些福利甚至是幫了富人俱樂部,比如住房公積金,福利分配不公,第一次分配不足。兩次分配中都有缺陷,它實際上導致我們嚴重的未備先老,老年人不幸福。

  我們非常希望十八屆三中全會能夠解決的問題,中國發展不單純追求GDP,GDP是經濟指標,真的不是目標,把它當了目標,不管前面的成本,不管后面的分配,這肯定不健康。把一個指標當目標,錯在一個字上,現在必須糾正,十八大報告完全體現這個精神。一個土地的房子問題,醫生和患者的關系問題,為什么就不能解決,還有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所以關鍵在這里。

  我們要很好的分配,最后走向人均GDP的福利相關性,這是清華正在研究我們用五六年時間,準備發布報告的核心概念。希望中國能轉向這樣一個追求人均GDP的福利相關,把兩次分配建立一個大家能達成共識的分配指標,向人民代表大會討論,人民代表大會就真正討論人民的大事了。我們面臨的挑戰,人均GDP需要改善人口數據質量,建設居民檔案。真正解決福利相關性,勞動和保障占GDP和財政收入比重達成共識,居住面積、教育年限、醫療保障、資產結構,資產結構是1/3解決日常開支,1/3留作老年,1/3是保值,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小康社會。

  構建老年服務體系形成它的供給鏈。基于老年人需求,構建老人服務體系應該考慮老年人的需求,滿足供給,但這時候要考慮老年人的購買力,來進行構建,這是我們非常需要打造集合養老資產管理和服務體系一體化的企業龍頭,來帶動這個產業鏈條,來降低它的成本,來提高它的信譽。用龍頭帶動鏈條,不僅成本降低,信用也上升了。這個過程需要我們的政府企業社會共同努力,而且針對不同收入的人群分層、分類的來提供和購買,所以我們的規劃是按照這樣一個體系構成,從需求到鏈條整個供給鏈。

  最后堅持微利。因為老年人購買能力是有限的,堅持微利綜合經營原則,構建有家庭味道的養老服務社區和機構,把養老服務體系構建起來,送進家庭,送進機構。我們要構建系列化、生產化,讓物質生產成本降低,這樣人工面對面的服務,人工費就可以提高,這是現代化的老年生產。這樣我們需要處理好土地、房產及硬件設施,服務及軟件設施他們的投入,有四類定價低收入、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你自己屬于什么樣的收入就買什么樣的服務。現在中國低端的有三無人員,金融機構老板爸爸媽媽的高檔也有,就是我們的中檔沒有,所以亟待需要完善中檔結構。

  最后跟大家交流是要關注5060現象,才能確保中國在老齡化社會轉型過程當中平穩過渡,5060現象伴隨著70-90歲人口的增加,而且剛才很多數據說明高齡的、殘疾的老人的增加,就決定了50-60的人口還是老人嗎?國際把這個叫做年輕的老人,因為他們要做一些事情。50-60歲的怎么辦?國際上叫做年輕的老人,這是社會轉型期負擔最重的人群,車轉彎的時候他們站在最危險位置,要是沒有好的保護,他們就會甩出去,這個很危險。所以他們受沖擊最多,把他們推向一個就業困難和低收入的群體,這時候又需要他們向服務業和老年服務轉移,但是他們又沒有做好思想準備、技術準備、知識準備、資格準備,都沒有做好。這個人群面對的問題是教育不足,他們基本上是67-77年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間,這期間真正能高考上大學的人是寥寥無幾的,健康又不足,醫療保險數據走哪個城市都可以看到,從50歲開始慢性病門診費用都是在上升的,所以健康又不足。可是贍養老人、扶助孩子的負擔又非常重,個人投資又不足,大家看到50歲消費是最低點。

  我們城市職工從98年以來拿出工資8%交養老保險費,但他們對養老金的貢獻比較大,對養老金依賴性比較強。中國確實要推遲領取養老金時間,但是這個推遲過程當中他們的承受能力非常差,此外還有農村居民,農村居民到五、六十歲,農村種點地,如果沒有地的生活就會更加困難,所以中國要倍加關注這個群體。

  OECD國家數據可以看到,這些國家領取養老金的時間都在提高,但盡管這樣還有他們的男性、女性,很多人能夠領全額養老金,但他還在工作,因為他覺得養老生活不夠,還要做,甚至還超過他們的法定年齡。國際數據也說明,領取養老金年齡提高就使年輕老人就業率參與高,同時年輕人失業率下降,因為現在是消費拉動,所以年輕老人就業參與率高,他們自身的消費和購買力都上升,反倒帶動年輕人有更多的崗位。因為我們今天的社會是,老百姓買單,企業有訂單,大學生有崗位,孩子還去念大學,如果不是這樣,那可能就是災難的問題。

  所以我們對5060應該加強他們現在的職業培訓,甚至強制企業對5060要休年休假,增加他們的健康,提供再就業培訓,尤其是服務業,特別是老年服務業,老年服務業需要大學生、管理人員也就是15-20%,60%-80%還是許多有生活經驗,面對面的服務,這學習有人幫助,需要有資金,需要有法律。推遲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這是必然趨勢,什么是領取全額養老金的年齡,是由一個國家平均壽命減去大約15年的一個結果,剛開了全國婦女大會報了一個數據,婦女平均壽命77歲,北京市現在平均壽命81.12歲,你的平均壽命是多少,然后減15年,這是什么意思?意味著工作的時間你要交30年的養老金,如果減20年,你就要交40年,這是一個比例關系,是一個數據統計的結果,我們要科學正視這個問題。

  中國從現在的情況顯然是要增加領取養老金的年齡,提高是不是為了解決當前養老金發放不足?不是,中國養老金連上農村1.1萬億,有些省份結余2.3萬億,但是空帳是2.5萬億,這個帳一還就有赤字,不還就沒有赤字。國有企業紅利還沒有正式進來,財政對養老的預算還沒有正式做出來,還沒有到位,所以從這些角度看,我們工資還在增加,繳費基數還在上升。這些因素要看到的話,中國三年、五年還是能支付的,政府所以就會說能支付,但是老百姓關心的是我交二、三十年,退休后還有二十年,這五十年能不能平衡?政府只敢說一年,問題就在這兒。

  所以從短期看,我們也推遲一下領取養老金的年齡并不是解決目前養老金的支付問題,目前應該可以有解決的辦法,更講的是長期,五年、十年之后還必須降低企業的成本和年輕人的費率,因為現在28%的養老金費率把未來50年空間用光,老齡化又嚴重,企業增加費用就不用人了,大學生更沒有崗位了,我們8%一旦被挪用,不是個人儲蓄再加上醫療、失業,加上所得稅將近14%,14%在一個國家進入深度老齡化,5:1的邊界贍養比,年輕人只能付出10%,老年人達到50%養老金替代率。表面統計沒有進入深度,但實際上進入,所以我們邊緣活動期,這個期間說明個人稅,如果8%真正變成一個稅,一分錢不能再增加,因為這樣增加年輕人養孩子,買房子就有問題,所以這些都有科學的比例關系,并不能誰拍腦袋。我們要正視這個問題,還是早起步,才能慢速跑,如果晚起步,就得快速跑。

  所以我們給中央的建議是這樣的,媒體有時候說50歲退休,那是50年的事情,說65歲領養老金,那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中間怎么辦?產業轉移。從1951-2030年這80年的事情就貼了我的標簽,讓我來回答,我覺得有點斷章取義,誤導了大家。

  我們的建議是,延遲退休年齡要早起步、慢速跑,以公共部門為標桿,因為他們學歷高,就業晚,但是公務員除外。能跑的讓它快跑,科教文、技術人員、身體好的工人,能跑快的跑,不能跑的不跑,殘疾人、艱苦崗位,中間的人怎么辦?建立激勵機制,多繳多得,這樣來解決中國的問題。謝謝大家。

最近訪問股

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熱門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