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財經 > 生活 > 金鑼肉制品陷氨氣污染風波 > 正文
本報記者 潘潔 實習生 姚以鏡
“金鑼的銷售并沒有受到影響。”5月20日,一位接近臨沂新程金鑼肉制品集團有限公司的人士向《國際金融報》記者如是透露。近來,這家中國最大的生豬屠宰企業,因為旗下公司德州金鑼在4月1日,因氨氣泄漏導致16.175噸凍肉“污染”事件,備受關注。
日前,有媒體質疑稱,截至目前,雖然金鑼承諾對“污染”肉品進行檢測,但金鑼在獲得檢測方給予的檢測結果后并沒有及時對外公布,其用意尚不得知。與此同時,金鑼拒絕透露檢測機構的名稱。
事實真相如何?金鑼的肉品到底有否受到氨氣“污染”?金鑼不肯透露檢測機構的意圖到底為何?
金鑼、政府皆澄清
對此,5月19日,金鑼發布澄清公告稱,針對2013年4月1日德州臨邑縣金鑼工廠急凍庫氨氣泄漏生產安全事故相關肉品的處理:金鑼第一時間封存了產品,相關產品并未流入市場。與此同時,金鑼積極尋求山東省和國家相關權威檢測機構申請檢測。由于我國還沒有檢測氨氣對食品影響的國家標準,此次檢測也不屬于國標法規定檢測范圍內的項目,雖經過多方一個多月的努力,但短期內仍無法形成最終檢測報告。金鑼表示,為消除公眾疑慮,履行食品安全責任,金鑼集團決定,在政府主管部門監督下,就相關所有產品做無害化銷毀處理。
“據我了解,金鑼在事發之后,就一直在聯系山東省和國內的權威檢測機構,但這些機構表示,由于國內尚沒有相關標準,所以不同意出示標準的檢測結果。”上述相關人士表示,由于食品安全問題現在相當敏感,故相關檢測機構不想在此問題上承擔額外壓力。
昨日,德州市臨邑縣委宣傳部副部長陳金山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德州金鑼氨氣泄漏車間內的冷凍肉數量并非媒體報道的30噸,而是16.175噸(現場統計數據),這16.175噸肉已經第一時間被聯合調查組查封并轉移到另外一個冷庫中。
陳金山表示,在德州金鑼發生氨氣泄漏后,政府部門積極組織救助,將中毒的45個工人分別送往當地醫院和濟南醫院救治,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所有中毒住院人員已經全部出院。在陳金山看來,發生如此大的突發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已是萬幸的事。“我們已經跟企業溝通,讓其在官方網站上公告當時的數據以及中毒人員的救治情況,以便消除大家的疑問。”
第三方:無相關標準
那么,金鑼的說法是否可靠?
陳金山稱,目前,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都非常重視此事,不過,對氨氣污染肉食品的檢測在山東還沒有辦法進行,因此,“我們請了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的人員來檢測。”陳金山告訴記者,由于目前沒有檢測氨氣污染肉食品的國家標準,也沒有相關檢測的硬性指標,這次事件提出了冷凍肉行業關于氨氣泄露污染的新課題,對行業來說是好事。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致電第三方檢測機構上海萊茵技術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不只在國內,國際上也沒有相關氨氣污染的檢測標準,因此作為第三方檢測機構無法對氨氣污染的食品進行檢測。
另一家檢測機構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SGS認證)食品部的專家侯先生也向記者表示,“對于國內沒有明確條例規定的檢測我們無法進行,只有在相關條例標準下我們才可以按步驟進行檢測。”
“希望盡快出臺統一的國家標準,來解決因標準缺失而留存的食品安全的模糊空間。”東南大學法學院張馬林律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標準缺失,一方面可能損害消費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極有可能對企業造成誤傷。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