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一個有品牌但沒產品;一個有產品卻失去了品牌。前者借它的品牌啟動產品體系,后者則希望用產品再打造一個品牌。
經濟觀察報 記者 吳娓婷 7月下旬,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終審判決駁回加多寶公司的上訴,廣藥集團正式收回“王老吉”商標所有權。持續445天的商標戰終于有了定論。
兵貴神速,廣藥和加多寶都明白這一點。在終審結果公布前,雙方在生產、渠道、終端等各方面展開實質交鋒。
最終,廣藥贏得了法律認定,但生產依賴代工廠,產能受限。加多寶則通過兩個月拉鋸贏得了喘息機會,全面向市場推出完全“加多寶”標識的產品,占領旺銷終端。
故事開始變得有趣:一個有品牌但沒產品;一個有產品卻失去了品牌。前者借它的品牌啟動產品體系,后者則希望用產品再打造一個品牌。
“來一罐王老吉”
在官司喧囂的背后,加多寶市場上的動作讓人無法忽視。
早在6月,完全更改為“加多寶”商標的涼茶就已鋪上貨架,從大型連鎖商超到偏僻的小賣店,堆頭、促銷。廣告宣傳隨處可見。在處理同時印有“王老吉”和“加多寶”字樣產品的過程中,加多寶在鋪貨上花了心思。本報記者在多家超市看見,貨架最顯眼的位置擺出兩瓶紅罐,顯示的是“王老吉”標識的一面,而下方箱子里的飲料罐則以“加多寶”名字示人。
加多寶在努力傳達更名信息。不過,飲料營銷方面的專業人士在細心觀察后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消費者仍然會說“來一罐王老吉”。
上海博納睿成營銷管理咨詢公司董事長史賢龍分析道:消費者的認知慣性并沒有得到“轉換”。“加多寶的廣告攻勢,從消費者層面來看,是沒有效果的。這個轉換的難度比想象的時間要長。畢竟王老吉涼茶是17年品牌運作的結果。”史賢龍說。
國內知名連鎖超市華南區渠道經理伍志毅(化名)也留意到這一現象,但他講的是接下去發生的事情:“顧客說要王老吉,銷售人員會說,沒有王老吉,現在改名加多寶了。再比如在餐廳里,顧客說要王老吉,服務員直接會拿來加多寶。”
伍志毅指出,消費者拿到印著“加多寶”的罐裝飲料業并沒有異議,自動接受它就是王老吉——盡管他們開口要的是“王老吉”。
“由于市場上沒有出現另外一個‘王老吉’競爭和擾亂消費者的辨認,加多寶在渠道和零售上受的影響不大。”伍志毅說。
對比加多寶對終端的絕對占領,廣藥版王老吉只在廣州少數7-11便利店、小賣店能看見,通常在加多寶旁邊擺放銷售。
市場上演了品牌與渠道之間有趣的關聯與對抗。更名宣傳要被消費者消化尚需時間,不過由于目前終端被加多寶控制,促成了消費者對加多寶的實際消費。
曾在加多寶任職的資深人士對本報說,在消費者觀念未轉變過來的情況下,如果廣藥速度足夠快,可以取代加多寶的市場。
然而,當前廣藥無論在產能還是鋪貨速度、鋪貨深度等都跟不上。史賢龍判斷,在今年是加多寶“完勝”廣藥。史賢龍指出,飲料銷售有鮮明的季節性,只要在旺銷季節將旺銷終端(銷量最大的關鍵終端)“占據”,競品再多的促銷也是“白花錢、瞎折騰”。等到旺季過去,壓貨量過大的產品就會變成臨期品,渠道商就會向經銷商、廠家要求退換貨。出現這種情況的產品,這一年就是在“陪太子讀書”,只見忙碌不見銷量。
產能角逐
廣藥王老吉并非不想占據市場終端,而是因為除了品牌,它從生產到銷售都處于起步階段。
一名廣州的廣藥經銷商稱,他打貨款要兩萬箱王老吉,但只得到一萬箱,“廠家生產不過來。”該經銷商說。
可以計算,經銷商再攤派到每個批發部,然后再送達每家零售店的就只有零星貨品了。一名飲料批發部負責人表示,只拿到一點貨,很快就散掉了。其向經銷商再訂貨,但一個星期過去仍沒有貨補充。
本報還了解到,5月份就已有浙江、甘肅的經銷商給廣藥打貨款,至今仍未收到一罐新王老吉。
廣藥回復稱:經銷商對王老吉品牌和王老吉大健康團隊充滿信心,為爭取到這次難得的成為王老吉涼茶經銷商的機會,“愿意打款排隊等貨”。
事實上,廣藥在生產上也鉚足了勁。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吳長海在公開場合表示,公司自5月9日仲裁結果宣布后“沒日沒夜”地進行生產工作。
建設自己的生產線最快需要9個月時間,目前廣藥通過代工完成產量。廣藥集團表示,目前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已與統一、銀鷺等全國30多家大型食品生產、供應企業簽訂合作協議。廣藥還透露,7月初,全球30強之一,年銷售額高達1100億美元的沃爾格林-聯合博姿公司高層到訪廣藥集團,已經表達了合作意愿。
據廣藥版王老吉罐體信息顯示,王老吉大健康產業有限公司委托四個企業為之代工。包括:廣西宏邦食品有限公司、實達軒(佛山)飲料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暉企業有限公司和珠海市西部天元食品有限公司。其中佛山的實達軒被加多寶指出是生產山寨飲料“王老世家”的工廠。“找這么多供應商,恰恰證明廣藥的生產遇到了困難。”一名接近加多寶人士表示,不能單憑“合作方多”這個信息就認定廣藥能解決產能問題,該信息正好暴露了廣藥需依賴代工廠,而且還在擔心產能不足。而且,“夏季是飲料銷售旺季,供應商在趕工時候,可能難以顧及產量小的合作方。”該人士說。
吳長海承認,廣藥遇到很多在業界的阻力,特別是來自于競爭對手的阻力。“在簽合同或者協議中,據我們所知有很多排他性的條款,很多供應商一方面想跟廣藥合作,另一方面也畏懼排他性協議和排他性合同里面的賠償。”吳長海說。
吳長海表示,廣藥兩個月內已經在全國超過80%的省份鋪貨,已經正式登陸廣州、北京、福建、浙江、廣西、湖北、湖南、安徽等地零售渠道,相信7月底就會實現全國鋪貨。
據廣藥消息,罐裝王老吉7月份的產量將是6月份的10倍以上,8月份產量將進一步提升。不過,其拒絕公布6月份的生產量。
渠道對抗品牌
陳瑋從事飲料營銷多年。他表示,產能還是其次,真正決定市場勝負的是終端掌控的問題。
前述接近加多寶人士分析,從最近兩個月的變化,就能看出加多寶強大的渠道能力。
該人士透露,仲裁結果出來后,加多寶內部知道不可能推翻,但通過堅持訴訟爭取時間。結果上訴的兩個月期間,加多寶在渠道上實現了廣泛的告知,終端賣場促銷、堆頭同步跟上,各種媒體上還配合了廣告宣傳。
該人士分析加多寶的動作達到了三個效果:一、消化印有王老吉商標的庫存;二、實現商標轉換的告知;三、穩定經銷商。
關于最后一點“效果”,該人士說:“經銷商會預判消費者反應。廣告宣傳到位,市場上全是加多寶的產品,消費者接受了現在的加多寶就是以前的王老吉,經銷商就對加多寶有信心。”
陳瑋表示,加多寶實施的是深度分銷,即廠家直控終端,經銷商只承擔物流、資金流。銷售人員跑訂單,再返回廠家。“有人”、“有貨”,決定了加多寶能迅速轉身。上述接近加多寶人士解釋:“‘有人’,是指有三年以上的營銷團隊;‘有貨’是指160億銷售額背后的生產量。”他說:“事實證明加多寶的渠道像水管一樣,一環接一環,從生產直通終端,而且一直保持暢通。新產品下來,馬上能通過這些管道輸送到各個終端。”
史賢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加多寶做“王老吉”時,是本土飲料渠道覆蓋率最高的產品之一,按“特大-省會及沿海發達-地級市-縣鎮-鄉村”五級市場劃分,“王老吉”在縣鎮以上市場的終端覆蓋率,可以達到90%以上,是唯一一款可與可口可樂、雪碧同時出現在各類型終端的飲料類產品。“在這個覆蓋率的背后,不僅需要龐大的分銷商、銷售團隊、渠道服務人員,而且需要產能布局、供應鏈-物流系統的支撐。”史賢龍說。
據了解,在加多寶的營銷“重鎮”華南和華東,有很多經銷商是其高管的親屬。這種微妙關系在平常可能對營銷執行造成障礙,但“現在派上用場了,因為他們不可能離開(加多寶)”。
再加上兩個月來加多寶仍然強勢占據終端,“原本可能動搖的經銷商現在又堅定了一點。”
不過,廣藥也是個積極的學徒。陳瑋透露,廣藥挖走了數百名加多寶的銷售人員,“總監和大區經理暫時挖不走。”
5月,廣藥曾高調招聘3000人銷售團隊。據廣藥方面對本報的回復,目前,王老吉大健康已經在廣州、北京等九大銷售大區搭建紅罐王老吉的營銷團隊。
本報記者從經銷商處了解到,廣藥正學習深度分銷,銷售人員到每個批發部、超市、小賣店進行推銷。對小超市,廣藥的推銷方案是訂五箱貨送6罐;對批發部則是72元/箱24罐裝王老吉返回兩塊錢。
一名超市老板對本報說:“現在廣藥貨量有限,它要做的是先盡量鋪貨。正好商店也不敢多拿貨,因為不知道市場能否接受這種口味。”
陳瑋表示,“要達到加多寶的市場深度,(廣藥的)銷售人員起碼是現在的十倍,也就是三萬人。推廣、輔銷都需要人。”而且,這個空降的3000人團隊“要上場打仗,需要極高的管理水平和時間去磨合”。
同時,陳瑋提醒,即使將加多寶的營銷模式整個復制過來也不一定成功,因為時空改變了,當年的渠道和消費者習慣都不一樣。
7月已進入下旬。據了解,涼茶飲品生產出來后還有12天的隔離期。前述接近加多寶人士對本報說:“7月可能來不及了,如果8月能看到廣藥的王老吉鋪開,還算是給消費者一個較滿意的答卷。如果再遲,這個夏天的機會基本就沒有了。”
幸好“王老吉”這塊招牌影響力深遠,史賢龍預計,廣藥單純采取跟隨策略,今年銷售額也可以達到大約15億到20億元。
名稱 | 最新價 | 漲跌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