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給側改革”像中藥 見效慢但藥效好
[中國經濟論壇]“需求側改革”如西藥,“供給側改革”如中藥
《中國經濟周刊》 記者 王紅茹 | 北京報道
剛剛過去的“雙十一”,一些進口產品受到國內消費者追捧:某大型外資超市在天貓[微博]賣出了224萬升進口牛奶,接近中國人每天液體奶需求量的一成;進口奶粉再度刷新成交紀錄;不僅奶粉,日本馬桶蓋、韓國化妝品、美國手機等都在最暢銷的“海淘”商品中名列前茅……
其實,國內也有類似的產品,但是,中國消費者卻看不上眼,主要原因是中國的一些產品品質不好,所以不受待見了。這并非簡單的“崇洋媚外”,它反映了中國人在生活水平提高后對消費產品質量的重視,更折射出中國長期以來“供給側”不足的矛盾。
巧合的是,“供給側改革”這一新概念在“雙十一”期間火了起來。在“雙十一”的前一天,也就是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十一次會議時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增強經濟持續增長動力,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供給側改革”已進入公共決策的討論階段,這一略顯生僻的經濟術語,正日漸成為影響中國經濟和中國人日常生活的“熱詞”。
中央高層9天5提“供給側改革”
11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著力加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是中央首次提出“供給側改革”;11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擴大內需”;11月15日,習近平在G20安塔利亞峰會上強調要“重視供給端和需求端協同發力”;11月17日,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時再次指出,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11月18日,習近平在APEC會議上再提“供給側”改革。
9天內5次提起,中央決策層如此密集發聲,“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性及對未來中國經濟格局的影響力不言而喻。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張世賢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供給和需求是市場經濟運行和發展的“一個硬幣的兩面”,在擴大需求的同時,強化供給側改革也意味著宏觀經濟管理的革命!拔覀冃枰羞@樣的信心,通過供給側的改革,不斷調整和完善市場供給結構,逐漸達到供需平衡,不但改善民生需求,中國經濟可望出現有質量、有效率的增長!
事實上,“供給創新”已被寫入2015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以微觀活力支撐宏觀穩定,以供給創新帶動需求擴大,以結構調整促進總量平衡,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顯然,“供給側改革”將成為中國“十三五”時期結構性改革的發力點。
“供給側改革”像中藥
見效慢但藥效好
所謂“供給側改革”,就是從供給、生產端入手,通過解放生產力提升競爭力,促進經濟發展。具體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將發展方向鎖定新興領域、創新領域,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
投資、消費、出口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這屬于“需求側”的三大需求。而與之對應的是“供給側”,也就是生產要素的供給和有效利用。社會的經濟活動在市場上表現為供給和需求兩個方面,經濟的增長實際上是通過供給和需求的擴大而實現的。長期以來,我國經濟之所以能夠保持高速增長,主要是依靠投資需求的拉動。但是,當前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不斷擴大的投資在拉動經濟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也帶來了供需之間的不平衡問題,即結構性矛盾。現實情況是,只靠通過“總需求”的調控來實現穩增長已經比較艱難,有必要轉到“供給”這一側。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要是想通過供給側的調整,改善供需的結構性矛盾,使社會供給能夠與社會需求相適應。”張世賢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是單純的擴大供給,而是根據供給和需求之間的結構性差異,通過供給側的結構性調整,壓縮過剩的產能,增加短缺的產品和服務供給,補足供給的短板,使供求在更高水平上達到新的平衡,實現有質量的經濟增長。
“經濟新常態下,必須重新審視我們的宏觀經濟管理政策,不能單純強調需求管理,只能在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從解決結構性矛盾入手,加強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這是解決社會總供求平衡的根本措施。”張世賢說。
強調“供給側改革”并非意味著拉動總需求的改革不重要了。李克強總理在主持召開“十三五”規劃綱要編制工作會議時指出,要在供給側和需求側兩端發力,促進產業邁向中高端。這足以說明需求的重要性。
有人將能夠短期顯效的“需求側改革”比作“西藥”,更重長遠的“供給側改革”比作“中藥”!拔麽t”可以救急,但副作用大;中醫療法如文火慢煮,綜合施治,需要把握火候,引出的味道也更濃。
張世賢表示,擴大需求作為行之有效的宏觀管理措施,通過宏觀經濟政策直接擴大各類投資需求,直接形成經濟增長的拉動效應,確實見效非?,一般3~6個月就可以收到明顯的效果。
而供給側的改革偏重于結構調整,“供給側的改革首先要滿足人民群眾最急需又得不到的需求,然后才能創造出潛在的需求,這都需要一個投入、建設、供應、購買、消費、認知、認同的過程,這個過程自然要經過長期反復的市場試驗行為才得以穩定,當然是一個較長的過程!睆埵蕾t說。
消費外流凸顯政府缺位與越位
“雙十一”期間,老百姓更多選擇外國產品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國內一些同類產品的質量無法滿足需求。究其實,國外馬桶蓋、奶粉暢銷國內,都是我國產品創新不足導致的。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劉尚希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要實現創新驅動,就需要創新人才,而創新人才就涉及到教育體制、科技體制、醫療衛生體制等方面都要進行改革。
如果說馬桶蓋問題是我國的創新不足導致的,那奶粉問題就是政府的監管和標準出了問題。
“我們需要反思,政府出臺的標準是不是太低了?監管是不是太松了?或者說,監管體制本身就有問題,所以導致直到現在消費者的主權都得不到維護!眲⑸邢Uf,因為我國的一些政策長期維護生產者的主權而忽略了消費者的主權,才導致了產品問題頻出。
現實是,中國人對手機的需求量很大,但是,在國內iPhone手機甚是走俏,本土品牌卻難有高端貨,消費外流就在所難免。在劉尚希看來,消費外流跟政府的失職有直接關系,政府轉變職能不到位,監管不到位,出現政府既缺位又越位的怪現象。
“政府越位壓縮了市場的空間,導致企業創新的動力不夠,比如說,針對企業的補貼太多,補得企業都不想創新了,因為政府的錢能賺到,何必去掙市場的錢,這就是越位造成的;政府缺位導致產品買起來不放心、消費者不敢買,或者就算買了也是提心吊膽,這種情況下大家的興趣就轉向了國外,表面上看是對產品的信心問題,實際上凸顯出政府監管的問題。”劉尚希說。
目前我國是通過降低關稅的辦法進口更多國外的產品使消費回流到國內,劉尚希對這種做法并不認同,“如果政府監管缺位,再搞什么新花樣也不行,消費需求也釋放不出來。降低關稅、把外國的產品放進來倒是可以擴大消費,但不是擴大內需,也不是促進結構調整的做法,拉動的是國外的生產?赡芏唐谥畠认M者有一點利益,從長期來看是不利的。”
供給側發力,首先要保障消費者權益
“十二五”期間,針對需求不足,我國出臺的很多政策重點均在需求側發力,采用的這種“西醫”療法,無疑對穩定當時的經濟增長發揮了效果。但是,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市場需求結構發生了變化,亟須供給體系跟進調整,此時“供給側改革”應運而生,理應作為醫治中國經濟問題的一劑中醫良藥發揮應有的功效。
不得不承認,國內假冒偽劣產品盛行是消費外流的直接原因。而目前我國針對損害消費者利益、損害消費者主權的行為一般采取的是“麻桿打狼”的做法。麻桿,是纖細而脆的植物莖稈,看起來是個棍子,卻無法承受大力,不能作為武器。這個比喻,主要是我國的一些政策還是對生產者有所顧忌,不敢輕動。為了經濟增長、為了發展,還是站在生產者的角度考慮問題,對粗制濫造的假冒偽劣產品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如此對企業進行保護,無形中就把消費者擠出去了。
“這才是問題的根源所在。政府相關部門首先要立標準,其次還要嚴監管。按照依法治國的精神,要嚴格執法。”劉尚希告訴《中國經濟周刊》記者,“為什么在國外一旦損害消費者的利益,賠償的都是天文數字?就是要你下次再也不敢亂為了。我國企業有多少是因為生產假冒偽劣的東西而坐牢的呢?”
劉尚希表示,應該把消費者的權益放在首位,只有把消費者放在第一位,需求就出來了,“企業如果不創新就活不了,創新自然就有了動力,也就認真生產了!
其實,《中國制造2025》已經指明了制造業的發展方向,隨著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中國部分產品的品質信譽也會逐步提升?梢灶A言,未來,通過供給端不斷地改革、完善,那些質量好、價格低的好產品將不再需要“海淘”,中國消費者的鈔票也不會再大量流向國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