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产 亚洲 小说图片,337p人体粉嫩胞高清视频,久久精品国产72国产精,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跳轉到路徑導航欄
跳轉到正文內容

“寬貨幣 均衡信貸”用心良苦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1月08日 06:42  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復旦大學國際金融系副教授 陸前進

  去年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10年貨幣政策要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增強針對性和靈活性;1月5日至6日,2010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召開,會議進一步強調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繼續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著力提高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因此從中央銀行的角度來看,2010年貨幣政策將繼續實行“寬貨幣”,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

  目前影響市場流動性主要是外匯占款增加、央行票據和正回購到期,以及政府存款下降,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基礎貨幣迅速上升,央行需要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調節流動性的投放或回籠,進一步控制基礎貨幣和貨幣供應量。如1月5日,央行就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行了120億元1年期央票,同時進行了750億元28天期正回購操作,本周到期資金僅為400億元,意味著央行已經連續13周凈回籠資金。盡管央行連續進行凈回籠,但是貨幣市場回購利率不升反降,說明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中央銀行通過控制公開市場業務的力度來調節市場流動性投放和基礎貨幣,實行“寬貨幣”的政策。

  貨幣和信貸是一枚硬幣的兩面,貨幣投放是銀行信貸投放的基礎和保證,信貸投放是貨幣投放的體現和反應。2010年我國將繼續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意味著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足,由于先前4萬億投資上馬的一些項目仍然需要后續資金,2010年新項目也需要資金支持(盡管政府嚴格控制新項目上馬),因此要保持經濟和金融市場的平穩過渡,貨幣和信貸投放不能夠急剎車,市場預期2010年新增貸款約7-8萬億元之間,與去年相比有所下降,但是與正常年份相比,這一數字仍然較高。貨幣和信貸投放需要保持一定的連續性,但是持續的適度寬松貨幣政策也蘊含著潛在的風險,一是居民通貨膨脹預期上升;二是資產價格泡沫可能產生;三是導致產能過剩問題;四是可能引發銀行不良貸款問題,這些都是寬松貨幣政策可能帶來的副作用。在國際金融危機非常時期,貨幣和信貸超經濟發行,拉動總需求,阻止經濟急劇下滑,但是一旦刺激政策把經濟拉起來,“保增長”目標實現,必須要調整信貸投放節奏,防范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央行行長周小川日前表示,新的一年里要把握好貨幣信貸增長速度,引導金融機構均衡放款,避免過大波動。筆者認為均衡信貸投放有兩層含義:一是保持銀行放款適度,對經濟增長提供必要支持,又要加強防范通貨膨脹預期;二是要防范信貸風險,當然信貸風險防范不只是控制信貸投放的數量,重要的在于優化信貸投放結構,通過信貸投放的優化來控制信貸風險,如嚴格控制對“兩高”行業、產能過剩行業以及房地產行業等的貸款。因此筆者認為信貸均衡投放就是促進經濟穩定增長和防范金融風險相結合,“寬貨幣、均衡信貸”將是2010年貨幣政策的主旋律。

  貨幣的寬松主要是由央行貨幣政策工具來操作控制的,央行是一個資金水庫,通過閘門的開啟和關閉,向銀行體系注入或回籠資金。而信貸的投放數量和方向主要是由商業銀行來完成的,商業銀行控制信貸投放的閘門,是信貸投放的主體,因此要積極引導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均衡,控制信貸投放的節奏、重點和力度,增強商業銀行信貸均衡投放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順應國家大政方針政策,信貸投放要與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相結合,要與經濟可持續發展目標相結合。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要積極配合,央行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窗口指導,實現“寬貨幣、均衡信貸”的有效組合,為中國經濟的發展服務。

  筆者認為“寬貨幣、均衡信貸”對我國宏觀經濟平穩健康運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有利于經濟增長方式的轉型,改變像去年那樣主要依賴投資拉動經濟的模式,要轉向促就業、惠民生、擴消費的軌道上來;二是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為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服務,信貸投放要轉向產業結構調整、重點行業發展和“三農”等;三是保證宏觀經濟健康發展,防范潛在的金融風險,要抑制通貨膨脹預期、資產價格泡沫、產能過剩和不良資產等風險。

  總之,央行需要控制貨幣投放的節奏,強化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保證市場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適度寬松,為經濟增長提供必要的貨幣支持,但需要商業銀行信貸投放均衡、結構合理,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信貸資金投放的力度、方向要轉變,要對經濟社會薄弱環節、就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的予以支持,有效緩解農業和小企業融資難等問題。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 手機看新聞 】 【 新浪財經吧 】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電話:95105670

新浪簡介About Sina廣告服務聯系我們招聘信息網站律師SINA English會員注冊產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