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侯捷寧
編者按:他,畢業于北京大學物理系,厲以寧的研究生,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博士。連續三年獲得金融界的“奧斯卡”獎,讓他在業界聞名,他對中國經濟及A股市場的種種預言更是把他推向了輿論的風口浪尖。這位投行界的超級明星如何能夠在風云變幻的資本市場中“預言成真”?近日,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研究部主管兼首席股票策略師及首席中國經濟師龔方雄。
龔方雄為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研究部主管兼首席股票策略師及首席中國經濟師,負責領導摩根大通的中國研究團隊,統籌證券分析、市場策略、宏觀及外匯/利率的研究工作。龔先生同時為摩根大通亞洲新興市場投資戰略研究聯席主管。
在加盟摩根大通之前,龔方雄曾擔任美國銀行的首席策略師以及全球貨幣及利率市場策略部聯席主管。在此之前,龔方雄于95年至97年間,曾于紐約聯邦儲備銀行擔任經濟師,負責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提交研究報告及政策建議。
龔方雄擁有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費城坦普爾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以及北京大學的兩個學位(運籌學及經濟學碩士學位以及物理學學士學位)。
“我的長處是具有兩種語言,懂得兩種文化。在這樣的一個結合下,我才能準確對國內外的市場作出有效地判斷,真正做到‘全球視角,中國聚焦’。”面對證券日報記者,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中國區研究部主管兼首席股票策略師及首席中國經濟師的龔方雄如此評價。在《證券日報》于2008年底推出的“2008年財經八大盤點”評選中,龔方雄被評為“最神奇預測者”稱號。
2006年——2008年,龔方雄連續三年獲得《機構投資者》的最佳中國分析師大獎,該獎素有投行金融界的“奧斯卡”之稱,結果源自全球基金經理,全球機構投資者投票。而且,他領導的團隊亦連續在《機構投資者》對中國研究團隊的評選中連續三年名列首位。
“因為連續幾年被機構投資者評選為第一,所以,如何能不斷的提供給投資人增值的觀點,是我最大的壓力。”龔方雄坦言。
博士論文敲開美聯儲大門
80年代中期,龔方雄考上了北京大學的物理系,四年的學習生活使他逐漸認識到物理學更偏重于理論化,而他更喜歡理論結合實際的學科,當時,改革開放大潮風起云涌,但市場經濟學在中國還是一片空白,于是,本科畢業后,他毫不猶豫的選擇了經濟學,當時他的導師就是對中國經濟改革與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的厲以寧。
在研究生畢業后,龔方雄認為還應該繼續深造,于是選擇了去美國沃頓商學院攻讀金融經濟學博士學位,本應5年畢業,但因為龔方雄的一篇畢業論文被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看中,龔方雄提前一年在沃頓商學院畢業。
“當時有100多人應聘這個職位,競爭非常激烈,但最終只選擇了我一個,因為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看中我寫的畢業論文《證券市場的通脹風險溢價的評估》。”龔方雄對當年的應聘場面記憶猶新,“當時很多大學招我去做教授,但我沒有選擇,因為美聯儲是介于華爾街和學院派之間的地方,具有政策性和監管性,我更喜歡這樣的工作氛圍”。
進入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后,龔方雄的主要工作就是對通貨膨脹的溢價進行評估,負責向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提交研究報告及政策建議。例如,通脹的預期如何測量,對通脹風險如何溢價,從市場來看,看到債券的價格,這其中有多少反映真實的經濟增長?“我當時的工作對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的決策起到非常大的作用”。龔方雄說。
“美聯儲是學院派和華爾街之間的橋梁,在美聯儲我學會了政策的思維,制定政策的時候要考慮哪些因素。”龔方雄認為這段經歷對他很重要,因為這使得他擁有了政策的思維,對以后政策的把握更加準確。
棄“美聯儲” “下海”華爾街
在美聯儲呆了三年后,龔方雄開始蠢蠢欲動了。因為他知道,美聯儲不是他的終點站。而在當時,美聯儲也被稱為華爾街的培訓基地,華爾街很喜歡到美聯儲去挖人,很多年輕人都不會在美聯儲呆太長時間,一般兩年左右就被挖走了,對年輕人來說,華爾街更具有挑戰性。
龔方雄也沒有例外,三年后,他也“下海”了。第一站就是美國銀行。
在美國銀行,龔方雄做外匯戰略主管。但剛到美國銀行不久,亞洲金融風暴就開始了,在紐約工作的龔方雄被派到了香港。
“當時問我愿不愿意到香港,我說非常愿意,因為我是中國人,到香港意味著回歸華人社會,這是我一直所期待的”,龔方雄體會非常深,雖然美國的制度比較開放、自由,非常適合工作,但作為中國人總覺得和美國的文化和歷史格格不入,還是希望能夠回到華人的社會,香港就是非常理想的地方,因為香港是東方文化又是亞洲的金融中心。所以,就在1997年7月香港回歸的三個月后,龔方雄也回歸了。
在美國銀行一呆就是7年,在這7年中,龔方雄由亞洲首席策略師做到了全球貨幣及利率市場策略部聯席主管,這時,美國總部希望他能夠回到總部,但是,身為中國人的龔方雄已經深深地喜歡上了香港,不想再離開祖國。
就在此時,摩根大通向龔方雄伸出了橄欖枝。
“摩根大通為我專門設計了一個平臺,包含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債券市場,這也是華爾街第一個把宏觀戰略和微觀戰略結合在一起的一個平臺,這個平臺非常吸引我。”龔方雄認為實現自己理想的時候來了,于是,他開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段旅程。
這段旅程目前來看,龔方雄還是很滿意的,自他加盟后,他所率領的摩根大通的團隊就一直被《機構投資者》評為第一,他個人也被評為最佳分析師。“全球投資者對我們的認可是我們最大的驕傲”。
而這種成績的取得,他認為是他具有“全球視角,中國聚焦”的優勢。很多分析師要不就有全球視角,但缺乏對中國的了解,要不就是很了解中國,但不具備全球化視角,這都是有欠缺的。
“我們知道全球投資者是如何看待中國的,知道中國欠缺什么,中國的問題通過什么方式呈現給全球投資者,市場對我們的評價也證明了這一點。” 龔方雄認為一個成功的分析師必須具備“全球視角,中國聚焦”的要素。
龔方雄經常給客戶講的一句話是“經濟學家都有自己的觀點,但作為一個投資者聽經濟學家的言論不要超過三個經濟學家,三個經濟學以上,自己就手足無措了,不知道該怎么辦了,因為三個人講的都不同,經濟學家講的都很理想化,有自己的視角和看問題的側重點,所以經濟學家的話不能多聽”。“我很喜歡我目前的角色,首先是經濟學家,其次是市場的戰略師,資產配置的策略師,這種宏觀和微觀的結合也使我的觀點更具操作性”。龔方雄表示。
一份報告誕生“最神奇預測者”
如果說連續三年獲得全球投資者的認可讓龔方雄在業內揚名,那么,2008年8月的一份報告則讓中國股民都知道了龔方雄,他也成功地當選了2008年“最牛預言者”。
8月19日,龔方雄對摩根大通客戶發送了一份報告。在這份迅速被各大媒體轉載引用的報告中,龔方雄表示中國決策層正在仔細地考慮一套新的經濟刺激方案,涉及金融至少2000億~4000億元(或者占GDP1%~1.5%),這些投入并不包括四川地震災區重建預算(約5000億~6000億元),并且這套方案包括了減稅與穩定資本市場的措施以及支持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等內容。
投資者把這份主要關注宏觀經濟政策的報告看做利好先兆,反應一觸即發,紛紛在期待救市的心態下進場,推動股指大漲。次日上證指數暴漲178.81點,收報于2648.75點,成交量陡然增加1倍;深成指則暴漲567點,當日成交269億元,甚至恒生指數也受益上揚,當天升2.18%,全日成交額高達623.3億港元。
但是,好景不長,隨后的一周,A股出現連續下跌,上證指數掉頭一路下行,擊穿2200點。此前盲目加倉的股民被深度套牢。于是乎,龔方雄報告再度成為眾矢之的,權威部門矢口否認,不少經濟學家對該方案口誅筆伐,不少投資者也由龔方雄的外資身份質疑報告動機,認定他是借機唱多幫助機構以及外資出貨。
與此同時,眾多媒體開始紛紛采訪龔方雄,但卻被告之,已放大假了,于是乎,龔方雄是不是因為報告的原因才放假的猜測也隨之而起。
對于去年8月的這場風波,龔方雄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揭開了真相。
首先,休假是之前已經排好的假期,休假一個星期,然后緊接著到美國出差兩個星期,這被很多媒體誤解為休大假。
其次,報告也是因為休假才作的,是對之前的觀點進行一個總結。2000億~4000億元的經濟刺激計劃是根據中國的財政赤字的增加推算出來的,屬于個人觀點。
“當時這個報告受到很多人質疑,但報告中觀點我們在3月份就告訴了客戶,只是媒體轉載之后擴大了影響。”龔方雄回憶其當時情況,有些無奈,但處在風暴眼的龔方雄并沒有改變自己觀點,他認為股市之所以會大漲,正是因為是市場需要的,市場認為這樣做才能達到救市的效果。
時間證明了龔方雄推測,隨著金融危機進一步惡化,9月全球形勢開始急轉直下,11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終于出臺刺激方案。初步匡算到2010年年底約需投資4萬億元;2008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資1000億元,加上明年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總規模達4000億元。
最后,對于國內少數人對龔方雄的外資身份而質疑報告動機的疑問,龔方雄認為這種疑問是因為很多人對國外金融機構不了解造成的。
“市場策略部門和研究部門的和資產管理部門觀點是完全分開的,都是獨立運作的”龔方雄解釋說,“我們的觀點是為客戶服務的,讓他們能夠在熊市中少虧本,把握好市場的運行狀態。但目前的市場非常大,我們的聲音只是在市場中的一個很小聲音而已,我們每年都得到機構投資者的認可,這是機構投資者對我們觀點的可操作性的認可,但是,如果只是出于為某個局部利益服務,那么,這個局部利益會和市場的整個利益吻合嗎?這是不可能的,掩護某些人出貨,就會造成大多數人受傷,這也是與我們的宗旨不相符的,分析師很注重自己在市場中的聲譽,同時也更注重所有客戶的利益,不會為局部人服務。”
龔方雄
談成為優秀分析師的四要素:
一、要是個哲學家。有頭腦、有想法、有原創性思維
二、具有明星的素質。能說會道,能吸引人去聽,演講能力強
三、具有運動員般的體質。身體是工作的本錢,這行雖錢賺得多點,但每天工作17、8個小時,每個星期7天都在工作,有時到歐洲路演,一天要跑3、4個國家,所以身體一定要好
四、要是個心理學家,不僅要管好自己的心態還要了解客戶的心態。
缺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成為一個成功的分析師。
“最神奇預測者”龔方雄
龔方雄作為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學家曾在2008年8月份發布公告稱,中國政府決策層正在審慎考慮一項總金額約為2000億-4000億元的經濟刺激方案,“包括減稅、穩定國內資本市場和支持國內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等措施”,并可能于年底前放松貨幣政策。
龔氏版救市方案公布不久后就遭到資本家及境外媒體質疑,說其實際上是為掩護外資投行“出貨”的幫兇。在摩根大通澄清“只是判斷”后,“龔版”方案似乎不了了之。而實際上從9月開始,政府就一直在調整此前的緊縮貨幣政策,以及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似乎都一一驗證了龔方雄當初判斷的準確性。龔方雄也不愧為2008股市“最牛”的預言家,如今,他表示還會直言不諱地說股市,勇氣可佳。
因此,在證券日報2008年底評出的“2008八大預測人物”中,龔方雄先生被評為“最神奇預測者”。
A股市場未來幾個月可能到2800-3000點
“A股市場沒有見頂,頂部還在尋求當中,未來幾個月有可能到2800-3000點。”龔方雄對A股市場依然很樂觀。他認為對中國股市的樂觀主要來自于對中國經濟的樂觀。
首先,最新出爐的多項數據均支持了宏觀經濟環比增長率已經在去年第四季度見底,經濟形勢正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今年第一季GDP較前一季成長為5%,高于去年第四季的1.5%,第二、三季的逐季成長率,將繼續大幅上升至9%到10%,全年GDP成長率可達7.2%。
其次,中國經濟的這一撥恢復和成長不僅僅是投資拉動,不僅僅是跟4萬億有關,中國消費者的表現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消費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方面是房地產的成交非常非常暢旺,另一方面是汽車銷售超預期20%。
第三、中國經濟在復蘇過程中面臨的通縮風險正在降低。由于宏觀經濟基本面和企業盈利情況的改善,特別是市場中不存在對通縮的心理預期,使得通縮預期的風險在不斷降低。
與A股市場一樣,龔方雄對H股市場的未來走勢也保持了樂觀的判斷。他將此前對H股股指將達到9000點的預測目標,進一步上調到10000點,并表示市場還有15%左右的漲幅空間。
他表示,從今年3月開始他改變了原來對港股、H股、紅籌股抱著很謹慎的態度,因為,經濟基本面正向著好的方向發展,這和去年的情況完全相反,去年是股票下跌的時候,基本面在惡化,而今年則是基本面在好轉,股票也在上升,這時要順勢而為。
而對于全球的經濟來說,龔方雄認為“還沒有見底,還在尋底過程當中”。但他認為股市會提前經濟見底,美國股市應該從熊到牛的轉換過程當中,這個過程會非常波動,“我覺得國際市場可能會比較波動,這種波動往往會給A股也好,H股創造更好買入的機會”。他說。
“房地產+汽車”推動經濟復蘇步伐
龔方雄認為,中國經濟的恢復和成長不僅僅是投資拉動,中國消費者也貢獻了很大的力量,其中主要表現在對房地產和汽車的消費方面,由于中國消費者的消費能力超出預期,所以對經濟也形成良性循環的拉動。
“我們從1月份開始向客戶推房地產和汽車這兩個最大耐用消費品板塊,但在美國做路演的時候很多客戶不理解。”龔方雄介紹說,“在他們看來,中國大批企業倒閉,大批人員失業,這種情況下誰敢買車買房,尤其是結合美國的情況,美國的汽車銷售下跌30-40%,因此,市場的預期是中國的汽車銷售會下跌10-15%,而且很多人覺得中國汽車銷售只下跌10-15%這種觀點太樂觀,美國都跌30、40%,三大汽車廠可能都要倒閉,中國怎么只跌10-15%,大家都不相信,結果出來的數據顯示,現在中國的汽車市場是全球最大的,甚至超過了美國,超出預期是20%”。
與此同時,房地產業也超出預期,由于之前中國房地產的庫存很高,按照去年11月份、12月份庫存量和成交量算,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差不多兩年才能消化,但是意想不到的是房地產的成交量不斷地在改善,很多城市房地產同比計算的成交量上升了1-2倍,深圳和廣州更典型。按照中國目前的成交量來看,很多城市房地產的庫存現在只有3-6個月,比較長一點的大概是10個月,所以現在房地產的庫存量平均在7-8個月,跟以前兩年的庫存不可同日而語。
龔方雄指出,房地產庫存的時間和每個月的成交量有關系,深圳去年低谷的時候單月房地產成交量大概是20萬平米,當時的庫存量大概有500多萬平米,單月成交20萬,500萬平米要25個月消化庫存,但是最近幾個月深圳的成交量每個月是50-60萬平米,如果按此計算,10個月庫存就沒有了,為什么中國現在有些城市房價開始上漲,原因就在于庫存消化太快,這也說明中國消費者對房產的消費不減反增。
“中國有條件靠耐用消費品拉動經濟增長”龔方雄經過認真分析后這樣認為,在經濟刺激方案下,耐用消費品需求會大幅增長,從而拉動經濟增長。
這主要是因為,根據龔方雄的分析,中國這次的失業和90年代不同,很多人認為中國失業這么多人,怎么還有有錢買車、買房,“國外的很多投資者紛紛給我打電話,不理解,美國人都沒錢買車了,中國人怎么有錢買車呢?”龔方雄說,這次的失業主要是農民工失業比較多,但農民工失業后就返鄉了,不是聚集在城市里,與中國90年的失業狀況截然不同,90年代是國企改革,職工下崗的比較多,造成城鎮失業率很高,這些人主要留在城市里,這對消費的影響很大,也會造成社會動蕩。而這次社會風險很低,一是農民工失業后分散到各地回鄉,至少還有土地可以靠,二是4萬億去年10月份宣布,到今年很多基建項目上馬,農民工可以重新被雇傭,變成建筑工人,轉成其他行業的人員,農民工很靈活,經濟見第的同時,失業也見底。
與此同時,他認為,中國政府的財力也在夯實,目前出臺了很多對農業的優惠措施,對農民的補貼,通過各種方法提高農產品價格。雖然農民工失業,但收入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補貼,返鄉潮對城鎮的消費沒有影響。國內企業沒有大規模裁員,只有部分外企有裁員,但這占中國整體城鎮就業人數的很少部分,城鎮人員沒有失業危機。所以,消費者在政府出臺各種優惠措施的時候,就敢花錢,不會影響核心消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