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浪財經 > 經濟學人 > 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會 > 正文
人民網北京3月21日電(記者 莊紅韜)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09年年會學術峰會今天在北京舉行。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姜建清在論壇發言時表示,國際金融機構的損失尚未見底,但是各金融機構的特點和優勢不會變化。單一大型投行已經不復存在,一批國有資產規模更大,業務更豐富,經營范圍和地域更廣泛的國際性的大銀行和控股公司將會成為全球金融業的領導者。
姜建清從國際金融市場變化對國際金融機構的影響和以及對國內金融機構的影響兩個方面闡述了自己的觀點。
第一,現在的金融危機還在持續中。國際金融機構的損失尚未見底,去年在已經公布的年報25家大銀行有6家虧損,虧損超過了1000億美元。按照不完全的統計,全球金融機構到2009年3月20日累計虧損12552億美元,其中美國和歐洲大概各占到67.5%和29.8%,已經裁員28萬人。今年初,東歐的一些國家又爆發了債務的危機,而歐洲銀行所占的債務的比例高達90%以上,恐怕會產生危機的波及效應。目前歐洲的一些銀行的杠桿比例還高于其他的一些地區的銀行,去杠桿化帶來的影響會更大。
第二,經濟衰退和就業的狀況惡化。房地產信貸和消費信貸自查風險加大,使國際銀行業難以企穩。現在違約和債券的損失持續增加,使銀行的資本不斷損耗,政府的救助一而再的損失,對信貸風險的恐懼,使不少的歐美金融機構惜貸,這又進一步加劇實體經濟的下滑,兩者互相影響,使經濟進一步下行,信心進一步喪失。
第三,大量的國際金融機構受到重創。經營的狀態完全的恢復需要長時間。去杠桿化恢復市場的信心,重建克客戶關系和完善內部的治理,在短期內,這些任務難以完成,此外金融體系和監管法律法規的變革如何進行,具有不確定性。銀行要據此變化來調整自身的戰略,和公司治理和管理,這個任務十分艱巨,歐美的銀行從國有化到將來再度私有化,在這個過渡期中,如何致力于建立銀行,用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找到有效的人才,盡快的治虧治損,恢復正常的經營,完善風險控制,激發活力,提升競爭力,這對在理論上和實踐上崇尚自由經濟,慣于用激勵方式治理公司的歐美國家都是從來沒有遇到過的新情況和新課題。
第四,金融危機對全球金融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全球金融業格局、體制、金融監管、銀行的發展模式、金融市場都會有較大的調整。單一大型投行已經不復存在。一批綜合經營的銀行控股公司誕生,一批國有資產規模更大,業務更豐富,經營范圍和地域更廣泛的國際性的大銀行和控股公司將會成為全球金融業的領導者。
相關專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