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重名氣輕監管 誰讓洋品牌有恃無恐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14日 11:06 生活新報
編者按:近年來,從潤明護理液、雀巢奶粉、肯德基快餐到SK-Ⅱ、頂級服裝,從索尼相機到豐田汽車、歐盟皮鞋,越來越多聲名顯赫的洋品牌身陷“質量門”,而且這些洋品牌往往具有“大品牌、高價位、低標準”的特點。且讓我們一起走進“質量門”,看看里頭到底有什么名堂。 都是貼牌惹的禍? 按照許多人的慣性思維,洋品牌的質量應該比國產貨過硬得多、可靠得多,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有專家認為,一些知名品牌,為了保證生產效率、擴大銷量,往往在出口對象國尋找一些代理商,授權其貼牌生產,其中,有不少代理商只注重產品銷售,而在保質、保量、保風格等生產環節上,重視不夠、要求不高。 據有關媒體報道,近年來在中國查出的服裝質量問題,追查其生產商后,發現就是國內代工廠商,而原材料也大部分來自國內。代工環節中出現的問題的確成了洋品牌頻陷“質量門”的一大要害。 舶來未必皆好貨! 但要害僅限于此嗎?從原產地漂洋過海來的就一定保質保量嗎?未必! 事實上,一些國外品牌在洞悉中國消費者“崇洋貪貴”的心理后,就打著頂級品牌的幌子將一些“次名牌”銷往中國,有的洋品牌甚至將其過時、淘汰的產品銷往中國。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如今洋品牌上架時,商場普遍沒有嚴格要求供貨方出示正規的產品質量測試報告。這就給次品留下了生存空間。 另一方面,一些知名洋品牌被有關部門查處后,竟然銷售如常。“真名牌不可能有質量問題”成了國內許多消費者的思維定勢。面對光環下的洋品牌,許多人不乏迷信心理,“不買對的,只買貴的”。因此,在洋品牌的質量問題陸續被曝光后,大部分消費者的反應卻是:查出的是假冒貨,出問題的一定是在中國貼牌加工的。 “崇洋貪貴”在作祟 這正是國人消費洋品牌時的盲區,見不及此,掉進陷阱就在所難免。 譬如作為產品質量重要組成的產品標志,國人便了解得不夠。據一些專柜的售貨員透露,大部分消費者往往不了解洋品牌上的標志,卻仍“十分信任”地“接受”了。有本土品牌廠商認為,某些價高質次的洋品牌商品能輕而易舉地博得中國消費者的青睞,其背后正是“崇洋貪貴”的畸形消費心理在作祟。 客觀地說,我國的質量標準體系建設相比國外仍屬滯后,目前市場上有許多商品尚處于標準缺失狀態。對此,有關專家已經發出倡議,要求從源頭遏止不合格產品進入市場,首先必須制定出相應的行業標準。 每日經濟新聞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