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
有機地活著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3日 16:30 經濟觀察報
郭娟/文 前一陣在北京舉辦過展覽的英國i-D雜志主編Terry Jones生活在倫敦,女兒最近給他添了個外孫,但卻是在千萬里以外的美利堅,于是Terry的生活里又多了一項內容——定期往美國空運奶粉,健康的英國嬰兒怎么能在美國的轉基因奶瓶里泡大呢?這反映了很多歐洲人的心態——凡事都追求新奇、大膽的美國人推崇的轉基因食品絕對是個危險的發明。 查爾斯王子最早開始經營他的有機農場時生意并不好,有不少英國人等著看王子的笑話,不過近兩年來,這個名為“公爵原創”的農產品牌已經開始能夠贏利,原因就是英國人越來越關心自己餐桌的安全系數了。現在,歐洲人“有機食品”的生產開始成為一種趨勢,至少“organic”的概念已經被提上議程,陸續出現了有機農產品、有機食品商店、有機食譜和餐廳等。歐盟委托專家撰寫《歐洲有機農業的經濟與政策》系列,觀察和分析有機農業的前景并提出建議 。即便是在世界第一大轉基因農業生產國美國,倡導有機農業的民間組織也在積極地奔走。 在亞洲,日本是先行者。日本從上世紀70年代起就出現了有機農業組織,這種小范圍的民間團體為會員提供未被污染、未加工的非進口農產品,同時教授自然生產的知識。現在臺灣地區也已經開始出現了一些新的“農人”,他們原本的身份可能是教師或者白領,從城市“卸甲歸田”,自己種植水稻和水果,過上了雙腳著地的生活。其實對于不少人來說,有機農業的耕作和消費既是飲食方式的回歸,也是心態和生活模式的回歸。人在過度現代化的社會里開始反思和尋找曾經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對身體的關照,同土地的親近,以及對樸素、詩意的文化和生活節奏的懷念。 到最近的農場去 如果你的美國友人告訴你他每周都會到家附近的農場去認領裝在紙袋子里的幾個番茄,兩根黃瓜和若干豌豆,那么他應該是“社區支持農業 ”(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的成員,得到這些有機的番茄和黃瓜要付出的是一些錢,或者還有一些呆在農場里干活的時間。 CSA于80年代出現在美國,他們提出了“地產地銷”的概念,提倡居民在附近的農場里消費農產品。CSA不僅反對食用受到污染和來源不明的食物,也反對食用高成本運輸來的有機食品,這其中也包括了對第三世界國家“血汗工廠”的抵制,以及警惕有機食品成為另外一種形式的“奢侈品”。CSA的做法是,建立當地居民和農場的聯絡網,會員入股,和農民共同承擔農場經營的風險。會員可以每周從農場拿到新鮮的有機食品,組織鼓勵會員通過參加勞動或者銷售過程來降低入股的費用。 Elizabeth Henderson 從1988年開始經營她的GOVCSA,他們的口號是“了解你的農人,了解你的食物”(Know your farmers, Know your food),所有會員被要求每個季度至少貢獻17個小時的勞動。進入現代化農業階段后,人遠離土地,對耕作、食品加工的過程變得越來越陌生,食物通常只是超市里順手拿起的一件商品,很少人會去動腦筋想這些東西在進入我們的身體之前走過了怎么樣一段路程。不管是對現代化技術過分相信的麻木,還是對食品安全無意識的盲目,餐桌開始變得危險。讓普通人走進農場,親自參與食物生產的過程,算是提高食品安全意識的最直接的一種方法。而且省掉運輸這個步驟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是,可以把食品的包裝最簡化。法國甚至提出了以“鄰近原則”代替“國家原則”以降低運輸費用的做法,打破國家的界限,提倡去離家最近的外國農場買有機土豆而不是超市里的法國外省土豆。 同“有機”關系密切的一個關鍵詞是“小農生產”,有機食品的生產成本高、產量低, 在英國,有機食品的年生產量只占總食品生產量的4%左右,從事有機農場經營的大都是小農戶。對于他們來說,“直接銷售”——直接建立農場同消費者的關系而非通過大公司或者大型超市——的辦法是他們對抗大公司低成本壓力的一種生存方式。而像CSA這樣的非贏利組織也擔當起了幫這些農戶宣傳和拓寬銷售渠道的責任。 在國內也有分布在各地小塊的有機農場,很多面對的是海外市場。但是不少國內想要發展有機農業的農戶面臨的一個很嚴峻的問題就是,第一步對土壤的要求就很難達標,這是長期使用農藥遺留下的問題——666在中國禁止使用只有十年的時間,不過殘留物要經過二三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可能消失。 從“樂活”到“半農半X” 去年11月,香港的中環開了全港第一家大型有機食品店ThreeSixty,讓一些香港人興奮到奔走相告。據說ThreeSixty店鋪里70%以上是有機產品,包括了蔬菜、水果、肉制品,以及經過加工的成品和半成品,工作人員們很樂意幫你找到想要的東西或者回答關于有機食品的問題。ThreeSixty香港地區的負責人說,之所以建在中環,也是為了滿足那些已經開始有有機消費意識的香港人的需要。無論從消費意識還是消費習慣上來說,這部分人還是小眾,他們大多受過很好的教育并且具備一定的消費水平,用概念來套的話,大概應該是現在所說的“樂活族”(LOHAS),吃有機食物,使用環保產品,關心環境保護和可持續性發展。 整個社會的心態似乎在長時間忽視人自身之后開始觸底反彈,“樂活”的態度對工業產品設計、能源使用等方面的影響已經顯山露水,節能汽車、“無添加”化妝品,或者像ThreeSixty這樣的有機食品店,由酷的、奢華鋪張的悄悄向更人性化和環保的方向轉變。但讓生活在內地的“樂活族”比較郁悶的是,現在超市里能買到的有機食品少之又少,現在國內在食品方面大概可以粗淺地分為安全食品、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安全食品保證人食用后不會中毒;綠色食品對生產和加工的過程提出了更嚴格的規定,但是由于缺乏每個環節長期的監控和審核,現在的“綠色”似乎還不夠綠色。 比城里的“樂活族”更徹底地親近自然的是現在出現的“半農半X”的方式,最早的啟發來自日本作家星川淳的“半農半著”的生活方式,一邊過農家生活,一邊寫作。寫了《半農半X的生活:順從自然,實踐天賦》的日本作家-見直紀說他大力提倡的半農半X是一種半自給自足的農業,和工作同時進行,在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自給自足的糧食,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同時從事自己理想的工作,更積極地同社會保持聯系。在他看來,“半農”可以縮減現代人的物欲,更清靜、單純地生活,X的部分也充滿了可能性,最理想的莫過于從事社區服務方面的工作,比如“半農半看護”或者“半農半教育”,當然也可以是其他。 “半農半X”已經不只是個概念,在臺灣的美濃地區,有一些在城里念書或者工作的人開始選擇回到鄉間務農,像歌里唱的“臺北不是我的家”,很多人還帶著童年時代關于田野些許的記憶,在被現代城市的緊張和污染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轉身離開了,重新體會那種雙腳插在水稻田里的快樂和鄰里間相互協作的溫暖。無論是“兩代米生產筆記”還是“予眾不同的生活農場”,在這些博客的公告欄里經常可以看給“張媽媽的有機番薯”做的廣告或者對城里人提供開放式的體驗的日程安排,其中很多是親子活動和專門為小朋友準備的項目,現在的小孩子幾乎沒有任何的農村經驗,不少大人也希望借此來培養他們對土地的感情和對生態的關心。 “在談有機農耕的時候,吃無毒或者有機食物已經不再是惟一關心的事,更應該廣義地含及生活上的問題”,一位搬到美濃地區過鄉間生活的blogger寫到,他所說的生活上的問題包括了如何使能源的利用率達到最高,垃圾量降到最低,恢復土地的生命以及重拾人之間緊密、熱情的關系等等。 需要變得健康的不僅僅是食品,更是生活方式和態度,小到清晨的第一杯水,大到對于改善整個人類生存狀態的關注和參與,這是潛移默化的過程,就像ThreeSixty的宣傳語所說,“Change the World One Bite at a Time”,觀念要一點一點地改變。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發表評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