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匯查詢:

非國有化生存的兩大優勢 招行H股價高企謎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7日 10:58 經濟觀察報

  本報記者 李利明 北京報道

  9月15日,國內首家先A股后H股的商業銀行——招商銀行22億股的全球發售結束。35倍的機構配售超額認購,以及250倍的公開招股超額認購,使之成為赴香港上市最受歡迎的內地銀行股。

  與投資者認購踴躍相對應的是招行并不便宜的招股價格。

  路演一開始,招行就確定了7.3-8.55港元的招股價區間,市場預期,其最終定價為每股8.50港元,這相當于招行2006年6月末每股凈資產的3.25倍;如果行使了2.2億股的超額配售權之后,這一價格相當于每股凈資產的2.37倍。相比已在香港上市的交行、建行和中行,招行IPO的市凈率(市價與凈資產的比值)水平更高。

  這似乎有些不可思議:作為中國第六大

商業銀行,招行與已經上市的前幾大銀行相比沒有規模優勢;作為沒有中央政府隱性擔保的股份制銀行,招行與已經上市的三家國有控股銀行相比沒有政策優勢。那么,招行為何會受到境外投資者的熱捧?招行的體制優勢和業務優勢是受到境外投資者高度認可的主要原因。

  體制優勢

  招行的不良貸款全部由自己的贏利和資本消化,而不是通過政府主導下的注資和不良貸款剝離。即使在這種情況下,招行今年6月底2.3%的不良貸款率、123.2%的撥備覆蓋率仍優于另外三家銀行,這就是招行作為國內股份制銀行佼佼者的體制優勢。

  早在1994年,招行就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2年4月9日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而交行的深化股改和中行、建行的股改都發生在2004年。

  招行的國際會計準則財務報表可追溯到1999年,另三家銀行按照國際標準編制財務報告要從2002年開始。

  與另三家銀行董事長和行長的副部級身份不同的是,招行的董事長和行長都沒有行政級別,因此,他們的任職并非來自行政任命,完全是市場化的方式產生。因此,招行的管理團隊穩定,董事長和行長在行內任職多年,是具有豐富的管理境內外上市公司經驗的企業家和銀行家。

  國有

銀行改革還沒有影響到董事長和行長的副部級身份,而干部的特點之一就是頻繁地行政調動。而秦曉擔任招行董事長已經5.5年,其他三家銀行董事長的最長任職時間只有3.3年;馬蔚華擔任招行行長已經7.7年,其他三家銀行行長的最長任職時間只有3.8年。

  業務優勢

  與具有規模優勢的三家銀行相比,招行在業務發展上具有突出的優勢,這就是:領先的零售銀行業務、快速增長的信用卡業務和強勁的非利息收入業務發展勢頭這三大業務優勢,這些優勢正是國際銀行業的慣例和中國銀行業的方向。

  

零售業務已經成為招行在國內銀行業的主要競爭優勢。

  其標志性產品就是“一卡通”。截至2006年第一季度,招行的“一卡通”發卡量已經達到3790萬張,2005年底的卡均存款余額為5421元,是全國平均水平的2.53倍。

  招行2005年零售活期存款占零售存款的比重達到46.3%,高于其他H股上市銀行。由于零售業務的優勢,2005年,招行存款成本僅為1.37%,在所有H股上市銀行中最低。

  截至2006年一季度,招行信用卡發卡量達到569萬張,占中國雙幣信用卡市場份額的42%,信用卡貸款余額達到50億元。而2006年第一季度信用卡不良貸款率僅為1.92%,同期不良貸款撥備覆蓋率達到121.1%。

  在提高零售業務和中間業務的收入占比方面招行先行了一步。2003-2005年,招行的非利息收入復合年增長率達到56.5%,其中,穩定性高的凈手續費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更高達67.4%。

  來源:經濟觀察報網

    新浪聲明:本版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僅供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發表評論 _COUNT_條
愛問(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