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7月29日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晉江店工會成立的“突破性”進展,有媒體樂觀預測:沃爾瑪“破戒”,在外企建立工會或將產生鏈式反應。這幾天好消息接連不斷,繼沃爾瑪晉江店建立首個工會之后,沃爾瑪華東百貨有限公司南京新街口分店、沃爾瑪深圳湖景店和沃爾瑪深國投百貨有限公司西鄉前進路分店,也都前后腳地建立了工會——“鏈式反應”,倒是的確有那么點苗頭。
那么,耐人尋味的是,沃爾瑪為何在中國好像敗下陣來了?
有評論從沃爾瑪自韓國和德國潰敗的事例總結認為,沃爾瑪這種無所不包式的經營模式受到了嚴重挑戰——對那些各種“便利店”極其發達的國家而言,消費者可能更傾向于到專門的商店購買專門的商品。
假如這種結論值得重視,那么,沃爾瑪首席執行官李斯閣的話就是一個很好的注解。他曾多次表示,中國是唯一一個有可能復制沃爾瑪在美國的規模和成功的市場。
由此,沃爾瑪在中國的“破戒”抑或屈服,完全有可能是基于特殊文化氛圍下的策略選擇。
而問題的關鍵是,成立了工會又怎樣?如果不能超越“有總比沒有要好”這樣的“階段性”成果,我們難以對這個標志性突破寄予厚望。無法回避的現實是,并不僅是沃爾瑪這樣的企業抵觸工會,也并不僅是沃爾瑪有可能在侵犯勞工權益。
我們肯定“標志性事件”的重大意義,我們更希望的是,出現一個能夠體現出工會力量的“標志性事件”——無論對外企,還是對內企。 徐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