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民生看中國經濟是否過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6月07日 10:08 生活新報 | |||||||||
“計量經濟學之父”、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勞倫斯·克萊茵日前表示,下半年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增長趨勢,但總體增長速度將放緩。他據此指出,中國經濟并沒有過熱。 我一直很崇敬那些專家學者,尤其是研究中國問題的外國人,比如說這位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他可以在遙遠的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立一個經濟學模型,就可以預言一個東
蘇軾云:“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就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國人們身處這個經濟環境里未必就比一個外國人看得真切,但一些在書齋中的學者,運用他們的計算得出的結論讓普通民眾大跌眼鏡。他們一會說,通過研究其實騎自行車比開汽車造成了更多的污染,建議國人多開汽車,那是多么環保啊!一會又說,哎呀,城里人多可憐啊,農民的幸福感都比你們強……專家學者們啊,你們是否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星球上? 一般說來經濟過熱有幾個表現:物價持續快速上升;居民消費全面高漲,許多商品供不應求;生產在能源或原材料方面遇到瓶頸制約;就業率下降等。這些都可以從最近的新聞中窺見一斑。 目前,最火的新聞都和經濟是否過熱有關,從“允許GDP是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相關政策建議到“國六條”的頒布進行房產調控,無不是相關部門意識到了“過熱”,從而積極舉措應對,再宣稱“中國經濟沒有過熱”簡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 收入不見提高,生活成本倒是“漲”聲一片。天熱了,空調價格也跟著升溫。價格聽證會便是“漲價會”,出門打的起步價提高了理由是成品油價提高。漲價體現了生產在能源或原材料方面遇到瓶頸制約。6月1日后,銀行卡跨行查詢余額收費,部分銀行的取錢手續費增長100%。這些都是居民生活成本全面高漲的一個縮影。 學者說,經濟增長可以促進就業,GDP每增加1個百分點只能提供8萬個就業崗位。可是老百姓卻感覺到,經濟是增長了,為何就業率不升反降呢?尤其是大學生繳納了高額學習成本卻只得到一個“農民工”的收入水平?這難道不是“經濟過熱”? 上不起學,生不起病。生活的必需品怎么會如此昂貴呢?這恐怕“供不應求”的價值規律都無法解釋吧!諾貝爾學者的水晶球中,除了看到“中國經濟還未過熱”,還能看到什么?能看到切切實實的中國民生嗎? (中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