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杰 發自北京
涉油犯罪近幾年成了越來越突出的問題,尤其是在輸油氣管道上打孔盜油。司法部門正考慮提高此類犯罪的起刑。
3月31日,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副局長馬維亞在“通報整治油氣田及輸油氣管道生產治
安秩序情況”新聞發布會上這樣告訴記者。
據了解,2002 年至2005年,四年共破獲涉油刑事案件11000多起,抓獲犯罪嫌疑人9000多人,為石油企業挽回直接經濟損失數十億元。
此前,公安部會同中央綜治辦等有關部門和單位,召開了2006年整治油氣田以及輸油氣管道生產治安秩序的電視電話會議。
“近年來公安部打擊盜油案件的力度非常大,電視電話會議就說明了公安部對這類案件的重視。”中油股份管道技術研究中心專家梅云新告訴《第一財經日報》。
據統計,中石油和中石化所屬企業2005年被打孔盜油、開井盜油次數分別比2004年下降了11.2%和49.5%。
但是,當前涉油違法犯罪活動在一些地方還是屢禁不止,部分地區非法收購、販運原油及非法煉油問題仍較嚴重,成為打孔盜油案件高發的主要誘因。
梅云新透露,包括他所在單位在內的很多石油企業,都正在從科技上想辦法,“爭取盡快實現對破壞管道的行為有一種更有效的預警、報警”。
梅云新認為,現在僅有《石油管道保護條例》作為執法依據是不夠的,希望將來的石油法或能源法能夠進一步完善規范,提升這類案件的打擊效果。
馬維亞坦承,有些罪行起刑點確實比較低,在涉油犯罪比較猖獗的地區,不足以遏制犯罪。“所以,我們在工作實踐中一直覺得有必要加大打擊的力度。”
他說,公安部正積極建議司法部門對這些犯罪行為進行司法解釋,提高它的起刑。比如,將涉油氣犯罪定為破壞易燃易爆設施罪。根據《刑法》規定,破壞易燃易爆設施由于涉及危害公共安全,最高可判處死刑。“我們現在正積極工作,至于什么時候司法解釋能夠出臺,還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