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存在高附加值特征不明顯、部分行業創新能力偏弱兩大問題
本報訊(記者 鄭紅 通訊員 張偉深)上海高技術產業已經成為全市經濟的“火車頭”。單看國際上衡量制造業產業結構優化程度的重要指標———高技術產業產值占工業總產值的比重,上海“十五”期末是25.1%,比“九五”期末提高了8.6個百分點。
市統計局昨天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05年,本市高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3969.46億元,比2000年增長了2.9倍,年均增長32.2%,增幅高出同期全市工業11.1個百分點。整個“十五”期間,本市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增幅達26%,高出全市工業5.9個百分點。
自主創新意識在高技術產業中表現突出。“十五”期間,本市高技術產業科技經費投入累計達到314.61億元,其中2005年為82.72億元,是2000年的2.6倍,年均增長22.4%。在科技經費投入中,最能反映企業自主創新水平的研究與試驗發展(以下簡稱R&D)經費支出有較大幅度的增長,累計投入達到123.18億元。2005年,本市高技術產業R&D經費投入達到38.32億元,是2000年的3倍,年均增長25.9%。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高技術產業對國外技術的依賴程度呈下降趨勢。2005年,本市高技術產業用于引進技術的經費支出為15.4億元,僅比2000年增長0.3%;R&D經費支出與引進技術經費支出之比從2000年的1:1.22下降到2005的1:0.4。
在創新動力驅動下,本市高技術企業的新產品銷售、出口均實現較快增長。2005年,本市高技術產業產品出口額由2000年的392.83億元增加到2925.62億元,年均增長率達54.6%;高技術產業新產品銷售收入達到1310.62億元,其中新產品出口為594.34億元,分別是2000年的3.1倍和5.4倍。
統計報告同時點出高技術產業存在的兩大問題。一是高附加值特征不明顯。雖然產業規模不斷擴大,但產業經濟效益水平沒有實現與產業規模的同步增長,2005年,本市高技術產業工業增加值率為17.5%,分別比“九五”期末和2005年全市工業平均增加值率低5.5個和8.8個百分點。二是部分行業自主創新能力偏弱。2005年,本市高技術產業中,產業規模最大的電子計算機及辦公設備制造業R&D投入強度偏低,核心技術還掌握在少數發達國家手中,企業生產實際上還停留在加工組裝和模仿階段,處于全球性垂直分工的下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