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高盛報告稱買房算投資低估中國居民的消費水平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30日 07:04 第一財經日報

  本報實習記者 鐘君君 發自上海

  中國會定期公布三類衡量居民消費水平的數據:零售消費(retail sales)、居民支出調查(household expenditure survey)、GDP統計下的居民消費水平。但是,投資者應如何正確看待這些數據,似乎市場上并無定論。

  近日,高盛就這一問題出臺了一份報告。報告指出,官方公布的這些消費數據存在兩個問題:第一,并沒有顯示出中國居民消費形態的快速轉變;第二,消費數據的覆蓋面不夠全面,數據未包含居民服務性支出。

  在提出這兩個問題的基礎上,高盛設計了一種新的月度實際消費統計模型,即GSChina Consumption Proxy,目的在于幫助投資者更好地理解官方數據。該模型顯示,中國消費者實際需求比官方統計顯示的更加旺盛,并且更具有周期性。

  對于官方公布的消費者數據,高盛提出了兩點質疑。第一,消費占GDP的比例是否真的如此之低?第二,零售消費增長是否真的平滑?

  消費占GDP比例低與投資占GDP比例高是一個問題的兩種不同說法。實際上,高盛認為,中國政府在低估GDP的基礎上,高估了投資的貢獻率,同時這又導致低估居民的消費水平。中國通行的做法是將私人購房支出歸于投資。中國上世紀90年代后期

房地產的增長速度明顯快于GDP的增長率,這也就造成了消費占GDP比例下降的“事實”,似乎這一比例下降就意味著中國消費者需求下降了。然而,在中國消費者大量投資房產、購買汽車的大背景下,似乎這一結論站不住腳。

  報告對于中國消費市場還有一個“抱怨”,即零售消費增長過于平滑,缺乏周期性。也許,中國的消費相比投資確實缺乏周期性,但是高盛認為,目前這種過于平滑的增長只是表面現象,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消費統計數據覆蓋面不夠全面,忽略了對一些熱門消費、新興消費的統計,例如汽車消費。這不完全的消費統計造成了目前表面上的消費過于平滑增長的態勢。而另外一個統計缺陷就是統計樣本的采集忽略了小數據樣本,而中國市場上存在眾多小數據樣本的事實也就造成了統計結論在一定程度上的偏離。

  高盛的消費統計模型重點考慮了中國消費者消費形態的轉變,例如消費重點已轉移到交通、通信、教育、醫療保健等。根據這一模型,高盛得出如下結論:首先,可自由支配的開支和服務性消費水平遠遠高于官方數據所顯示的水平;其次,真實的個人消費增長也顯示出較強的周期性特征,而煙酒、化妝品、珠寶、體育休閑等自由支配支出在近幾年增長顯著。

  消費者信用額度的提高以及農村收入的增長都會帶動未來中國消費水平的提高。例如,中國政府在未來幾年內將全面實施九年義務制教育,這一政策的實施將會拉動農村人口消費的增長。

  報告認為,在強大的中國消費者需求以及高度發展的全球經濟大背景下,中國有可能會面臨新的通貨膨脹危機。報告預計,中國央行會轉變貨幣政策,從緊縮型貨幣政策向溫和型貨幣政策傾斜。在未來一段時間,人民幣一定程度上的升值會減少

中國經濟面臨的壓力。

  短期而言,消費者需求面臨的主要威脅是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但從中長期來說,中國成功的體制改革以及社會穩定是保證強勁消費者需求的根本法寶。高盛預計,2006年的中國GDP增長率為9.6%,CPI為2.2%。但是高盛也表示,CPI面臨著上揚的風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CPI指數會有所上升。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7,53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