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商學院 > 2006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 > 正文
 

分論壇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實錄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16:11 新浪財經

  由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管理學院、經濟觀察報、五洲在線共同主辦的2006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于3月28日至29日舉行,新浪財經獨家直播本次論壇。以下為分論壇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實錄:

  主題:2006全球商學院院長論壇——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

  地點:上海交大安泰管理學院

  武常歧:大家下午好,我親愛的各位院長們、同事們、先生們、女士們,非常歡迎大家來到這個很特殊的地方,上海管理學院論壇,這是安泰管理學院成立十周年,我名字叫做武常歧,我是中國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副院長。

  光華大學以及安泰管理學院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我們是上百個管理學院當中兩所具有贊助者名字的學院。光華學院是來自于光華基金,它給我們一千萬美元贊助。安泰管理學院其實情況也很相似,在90年代的時候得到了贊助商的命名。

  我們都是中國兩所很重要的管理學院,受到西方的重視。這兩所學院都非常努力的想讓我們躋身到中國一流管理學院的名列。之后,我們會做一些簡要的關于光華學元的介紹,非常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光華學元。

  今天跟我一起主持這個論壇的是瑞典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院長Lars Bergman教授,我們今天的主題是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會議開始前,我們要感謝此次會議的組織者,這是非常重要的時刻,現在我把會議讓給我共同的主持者。

  Lars Bergman:首先允許我歡迎大家來這個會場,這個主題是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我共同的主持者也是來自于非常知名的學校,我會花一到三分鐘的時間先介紹一下自己和我的學校。我是經濟學的教授,我在我的學院已經待了兩年半的時間,我的研究范圍跟能量環境方面非常相關。另外我主要研究歐洲的電力市場,因為我之后成為了這個學院的院長,所以沒有花很多的時間在上面研究。

  斯德哥爾摩經濟學院是成立于1909年,得到了斯德哥爾摩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它是一個私立學院,至今仍然是一個私立學院。很長時間以來,這個學院一直都是瑞典唯一的一個私立學院。目前我們有三個分校,一個在斯德哥爾摩,在這個市中心,另外還有一個分校,主要是給大學生的,另外還有一個分校在俄羅斯。這個分校我們進行了一些MBA課程,這三個分校互相之間有網絡的聯系。我們的學院在研究方面有很強的研究實力,我們在國際經濟學方面實力很強。

  事實上我前一任院長在國際貿易學研究方面是非常著名的。我們的學院雖然說并不大,但是知名度卻很高,所以我們有很好的生源,同時我們也想說可以有更多的跟中國學校有交流學生的項目進行。因為在進行國際策略研究,所以我們希望能夠更多的吸納外國

留學生,現在仍然把話語權交給我的同事。

  武常歧:

  看一下我們今天的主題,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這是此次論壇的主題,這個論壇是整個會議的主要論壇。

  今天上午我們傾聽了徐飛教授的演講,在他的演講當中他比較了東西方的思想的不同,行為的不同,但是他是作為一個商學院的院長的這種不同,以及這種不同所帶來的影響會怎么樣關系到我們在商學院當中的教育。

  在東西方的教育當中,對于彼此文化的影響都越來越有更多的關注,管理學理論,徐飛教授今天早上也提到,管理學理論也越來越受到東方文化的影響,比如說日本的管理操作。也提到了一些關于中國在管理學方面的思考。目前這其實是一種趨勢,西方的管理學理論,應該吸納一些東方關于人性方面的因素,而東方管理學理論應該吸收一些西方的思考。這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趨勢。

  在我們比較兩者不同的時候,我們也要思考如何能夠發揮兩者之間所有的一些相似之處和共同之處。這種思考和討論其實已經開始了,今天下午我們會很有幸的傾聽一些主要的演講者的演講。我現在把話語權給我的共同主持。

  Lars Bergman:非常謝謝,在開始各個演講之前,我先介紹一下各位演講者。從左邊開始第一位是Robert Plante教授,他是來自于美國普渡大學克蘭納特商學院高級副院長。另外一位是Andrew R.Lock教授,來自于英國利茲大學商學院院長。下一位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Peter Little教授。下一位是拉丁美洲的教授,是秘魯太平洋大學經濟與會計學院院長Pedro P.Franco教授。最后是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學Richard lvey商學院亞洲分院院長Kathleen Slaughte教授。

  這些是我們今天下午的演講者,首先讓我們有請美國普渡大學的Robert Plante教授。

  Robert Plante:下午好,尊敬的朋友們和同事們,很高興能夠在這里,這是我第二次來到中國,去年我到中國的時候,我還是這個學校的一個系領導。在中國有很多不同的經歷,時間的選擇是相當特別的,因此我希望能夠讓我的演講非常有趣,也比較簡短。首先我表示一下道歉,其實我講的不是關于東西方領導的融合問題,而是一個關于商學院管理的討論。我的話題相對來說是和東西方商業教育的融合問題。

  我想問一個問題,首先我們都是一些學術人士嗎?我們做了些什么證明我們是專業人士?我想我們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就是我們想提供最好教育給我們的學生,想把他們培養成最好的管理人士。為了這個目的,我們有兩件事情要做,第一件就是要給我們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第二件就是我們要拓展他們的教育機會。為了追求這兩個目的,我們在這里和在座的各位分享你們的經驗。

  我想和你們分享一下我們學校的管理經驗。如果理解我們做些什么,這是一個非常有益的構建過程。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我想跟你們分享一下拓展我們的羽翼。

  去年和今年我們都被華爾街雜志列為第一名,我們的學生是我們的顧客,我們的顧客很滿意我們的學生,這就是因為我們的學生對他們公司所作出的貢獻。當我們被提及的時候,我們正在首次拓展對亞洲的事業。為什么我們要開始亞洲的事務呢?因為我們的學生要求我們這么做。

  這里有一些快速增長學校的勢力,然后是我們的國際計劃,還有一些國際性的模式,全球性的模式。去年我已經聽到有關于這種模式的構建了,我們要探討一下我們的經驗,為什么獲得成功,還有一些未來可行的發展。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我們是從經濟系開始的,現在 我們有一個管理學院,我們是1970年代的時候從一個工業學院發展起來的,最初我們是一個工業管理系,這是我們的第一年。我們今天還有這個專業,但是它有一定的改變,我會在下面的談話當中講到。我們很快的增長,大概14年的時間內看到了員工的增長,學生能力的提高,還有基礎建設質量的提高,我們還希望能夠進一步拓展這些領域。

  那時候我們的院長參觀了歐洲,然后就開始了我們的國際項目,那時候也是因為我們的學生,我們的顧客要求我們這樣做。在五年之內,我們的國際合作項目開始開拓了,后來我們就在法國開始了ACP的課程,在德國開展了MBA的課程,后來我們又到匈牙利進行合作高管課程,我們的學生在這些地方都有居住學習,他們還會獲得合作方的學位。

  四年之后,我們有一個碩士學位的課程,工商管理學碩士在漢諾威,這是我們一個重大計劃,后面我會談到。再過了五年之后,我們又開始了堅強的聯系,這是在亞洲。在2005年的時候,你可以看到我們展現給你的是一個全球計劃的改變,我們在亞洲開設了一系列的計劃,以后我還會談到。

  去年和未來計劃,我們希望在拉丁美洲有著更多的合作計劃,同樣還是因為我們的學生要求我們這樣做,為了加深學生的教育機會和拓展他們的視野,這就是我們要做的事情。

  我們這里有3000多名學生,我們的本科教育有高干課程、研究生課程、博士學位課程等等。而且我們在歐洲還有一個國際合作項目,這就是德國國際管理學院,在那里我們有大約50名學生。

  我必須得說,當我們談到東西方融合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先談談自己的情況,我們一定要談談我們自己的員工情況。現在我們有很多的員工來自于亞洲,普渡大學是美國最好的學校之一,這是因為我們有大量的國際性學生,我們有35%的本科生是國際學生,所以我們的融合是必須一提的。

  在我們的14年的奮斗當中,特別是前兩年我們獲得了很多認可,我們看一下這些排名。我們有一個很堅強的背景,我們希望能夠使它更加堅強。我們一些國際合作項目,我們在去年訪問臺灣的時候開始的,我們和浙江大學有協議,要有一個管理學的研究中心,我們會有訪問學者還有其他的一些項目。和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開展了一些海外學習計劃,我們會把清華大學很多的MBA學生送到海外去學習。我們還有一個全球供貨網絡,在中國、印度,我們和印度的商業學院合作。我們現在即將會成為一個全球供貨商的協作,我們另一個計劃,正像我提到的歐洲平臺在漢諾威,我們有一個獨特的高管課程和國際管理碩士課程,我一會兒會更多談到這個話題?颂m納特的海外學習計劃涵蓋了倫敦、馬德里等等。

  我們有一些全球模式,我們有很多的現有模式,首先我們在歐洲有四個合作伙伴,我們的目標是中層管理人員,有三個模塊,每個模塊包括四個課程,每個模塊要求兩周的住宿學時,可以住宿在合作方的地區,可以獲得普渡大學的學位,還可能從合作方的學校得到一個其他的學位。

  我們要談談德國國際管理學院。這是和一個德國的基金合作的,這是由政府資助的,我們在德國有一年的MBA課程,我們在德國開設的課程和在普渡開設的課程是一樣的,學生可以兩個學校之間進行交換,會給他們更多的國際性體驗。

  我們在漢諾威德國有一年的學習,學生可以得到工商管理碩士或者工業管理碩士的學位,這些學生都會由我們學校克蘭納特學院的教師執教,他們很喜歡他們的學習經歷。我們還有一些可能在德國和克蘭納特之間進行交流的項目。

  我們看一下全球的模式。在歐洲我們有很多合作伙伴,這是一個很好的東西融合的方法。我們的國際管理碩士學位,我們和歐洲、亞洲的學校都有合作,他們還是會得到普渡大學的學位和合作方的學位。我們來談一下工商管理碩士的全球學位,如果在亞洲也開設這樣的課程就完全是一個全球性的課程了,他們要在德國或者亞洲有整學期的學習。

  我們有各種各樣的學習計劃,我在這個學校已經待了23年了,我們有一個所謂的3+2課程,提供給我們聰慧的學生和管理學學生,讓他們在五年之內可以獲得普渡大學的碩士學位,MBA學位。我們過去五年做的就是在我們的工業工程和機械工程學校,給他們一個3+2的學位,他們希望獲得的就是一個機會,能夠吸引最好的學生到他們的學習計劃當中去。因此學生在這種計劃當中可以有三年的工業設計的經歷,有兩年MBA課程學習,他們應該是管理方向的。

  我們和我們的工程管理方面進行合作,我們可以和其他學校進行協作,并不僅僅是和商學院進行合作,還有一些科學院之類的,這是一種可行的方法。

  另一種可能的方法就是目前普渡大學藥學院正在采用的,這里我們正有一個所謂4+1課程,一年的MSA課程,在這個課程當中有四年的時間是在合作方的學校進行本科教育的。目前普渡的藥學院正在進行這種課程,他們可以有工業管理或者工商管理,還有可能到德國去,這些學位將在五年之內獲得。

  出去你喜歡的話,你可以進一步的發展,這種項目是我們考慮到是不是可以利用在亞洲的合作當中,我們把它們當做是我們的機會,也許是我們可以提供給你們的,這就是我們說過的要深化我們學生的教育機會,拓展他們的視野,我們現在指的是普渡的學生。

  John Cotton Dana曾經說過教育的重要性,那些敢于教授的人是永遠不會停止學習的,我們敢于教授,所以我們在這里學習,謝謝大家。

  Lars Bergman:非常感謝,我想你給了我們很多有趣的例子。我們有時間提問、回答,目前我們先進行演講者的精彩演講,來自于英國利茲大學商學院的Andrew R.Lock教授。

  Andrew R.Lock:首先祝賀上海交通大學十周年校慶,能夠組織這樣精彩的論壇。我不會過多講關于我自己的事情,利茲大學是英國具有非常強的研究實力的大學。我們有從本科生一直到博士后的學位,我的題目是要創造協同效應。

  在商學院當中聯系亞洲研究,我們的學生來自于60多個國家,有相當一部分是來自于亞洲。我們在座的是跟一些學生將來工作學習的環境是非常相關的,利茲作為一個國際商學院歷史并不長,我們在80年代的時候,還沒有開始這一項教育,是90年代才開始的。之后我們又開始在這方面進行一些投資,之后會再繼續來陳述這方面的事情。在英國利茲大學教很多英國學生關于中國的問題,所以如果我們不發展這方面課題的話,那是不明智的。所以我們學院準備善加利用整個大學的優勢,開展我們在這方面的課題。

  我們利茲大學想說給自己開一個新的研究方向,我所要講的第一個部分,是我們建立了一個中國貿易以及發展的研究中心,這是英國政府資助的一個計劃,在五年時間里面一共投資了75萬英鎊。我們有一個CIBUL是中國貿易以及發展的中心,具有世界的知名度,在教學、國際貿易、研究方面都非常知名。另外我們還有一個東亞研究的部分,這是在歐洲研究中國的一個中心。我們還有博士后的培訓、研究以及高級管理人員的培訓項目。

  我先列舉一下我們一些博士后培訓的課題。首先是有一個專門研究中國的碩士學位,另外一個是研究中國以及貿易的碩士學位,之后是中國貿易以及亞太地區的碩士學位,有點類似于MBA,之后有一個MBA中國貿易管理等等。

  因為得到政府的投資,所以建立了不少的教學大樓,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利茲大學不僅僅是從事中國方面的研究,還是全英國四個能夠研究蒙古的大學之一,我們還在研究日本等等,也研究印度尼西亞、泰國以及其他的一些亞洲國家,比如說越南,關于他們的生活以及社會狀況。

  另外我們的一個研究興趣在于中國當代社會以及經濟的變化、發展,而不僅僅是在文化和歷史方面。中國的經濟發展吸引了很多的外國直接投資,在中國知識產權的保護、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技術轉讓、知識管理、電子通信以及市場開放等等,都是一些非常熱門的話題。

  在東亞研究中心,利茲大學研究的課題是人口政策、人口遷移、鄉村管理,所以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牽涉到的不僅僅是有關于文化的,而是社會當中的很多方面。

  我之前提到了利茲大學一些其他亞洲國家的研究,在2006年我們又開始建立了關于印度的研究中心,所以我們有一個非常強的關于亞洲的研究中心,可能這是在英國倫敦以外最強的研究中心了。因為英國政府已經意識到中國和印度是一個具有很大潛力的發展中國家,所以有很多的政府基金提供給我們進行研究。因此我們在計劃發展研究在商企業當中一些技術轉讓的問題。

  我們商學院的一些優勢,今年金融時報將我們列為歐洲MBA課程當中排名第三,這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成績了。而且我們排名這個是在牛津大學之上,因為牛津大學只是排名第四而已。之后有一篇文章,命名為《國際商業研究》一個學校的排名,這個文章將利茲列為主要的國際貿易教學當中排名中第一個。

  剛才提到我們學生當中來自于60多個國家,我們的教師來自于21個國家,不僅僅是英國,而且還有來自中國的教師。關于外國直接投資的問題我一會兒再講,因為大家都很熟悉了。

  一個新的課題,是中國對于其他國家的直接投資。在2001年有69億美元的中國對外投資,今年在倫敦就有來自于中國政府的一些代表,對于倫敦的一些投資環境進行調查,在電子通信方面,聯想兼并了IBM的PC貿易,上汽也跟菲亞特等進行了合作、兼并。

  所以為什么中國對于利茲大學來說是很重要的呢?我們剛才說過中國非常悠久的歷史,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市場,我們有很多學生從事這方面的研究,我們畢業之后的學院在英國以及在其他的地方從事跟中國的貿易。我們如何來加強對于亞洲的研究,如何能夠幫助我們的國際學生,特別是亞洲學生理解自己的市場,以及我們如何來幫助我們自己的英國學生,幫他們更好的理解目前市場的狀況,以及在東亞的一些經濟發展的情況。

  對于我們商學院來說,我將這個新的研究放在第一位,對于中國和印度這兩個非常重要的國家,他們非常具有競爭力,所以對他們的研究也日益加重。

  大家可以看到我列在首位的是我們跟賓夕法尼亞的羅頓學院,它屬于沃頓學院,羅頓學院對我來說一直都是非常有趣的例子。在英國有一個研究中心,是對亞洲、歐洲比較方面的課題。我沒有舉亞洲學院的例子,亞洲學院和歐洲學院之間的一些合作正在日益增加,這邊的會議就是一個例子。我們雙方的學者也越來越多的接觸到彼此市場的貿易機會。非常感謝。

  武常歧:謝謝Andrew R.Lock教授。事實上我們聽到了Andrew R.Lock教授的演說,他給了我們一些很好的例子,就是一個校長如何推動他們的主動性,下一條信息我們想和大家共享,他推動了和光華學校的國際會議,我們將要組織一個今年的年會。其實去年在斯德哥爾摩有了這樣一次會議,今年在北京大學要主辦這樣一個國際商業論壇,大概有一百多論文,預期會有上千名的學者來參加這個會議,可能在座的一些同行也會參加這個會議。

  現在我們歡迎下一位演講者Peter Little教授,他是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商學院院長。

  Peter Little:感謝大家,感謝我們的同僚介紹我,這是一個很榮幸的機會,能夠站在這里有這樣一個名聲。我想說的已經都被說過了,但是也許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些澳大利亞的情況。在商業領域當中,我們知道澳大利亞有非常大的商學院,有很多的學生,大概有20%的學生都是海外學生,其中大多數都是來自亞洲的,我們有很大的亞洲影響力,有大量的澳大利亞的留學生都是來自于亞洲的,所以我們要吸引更多的亞洲學生。

  為什么我們對教學大綱如此感興趣,特別是對跨文化領域。澳大利亞是國際影響力不是很大的國家,但是經濟方面在亞洲影響力是很重要的。我是來利茲本的,這里的人并不是很多,所以可能重要性不是很強,但是這里有很出色的商學院,我們學生希望能在全球工作。澳大利亞人喜歡旅游,我們到世界各地觀光,他們不僅僅是在工作當中混一混,而是想做到很好。因此對我們來說,作為商學院,在一個比較小的國家的商學院如何面對這些挑戰,我們的策略是怎樣的呢?要成為一個國際化的商學院,我們在我們自己的城市有一個相當好的名聲,在科技研究方面。但是我們的學生都很清楚他們想要有個全球性的領導力,我們必須應對這樣的挑戰。所以我們一定要獲得全球的認可。

  我們這里主要有三項商學院認證,并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而是我們發展管理學的歷程和挑戰。我們希望有一個全球的使命感,我們要和全球研究機構、大學合作,更好的理解我們的合作伙伴,然后給我們學生更多全球的氛圍。對我們來說這是一個絕對挑戰,這個挑戰來自于我們的教學大綱,所以我想強化一下我們今天要作出的評價。

  如果我是一個任何領域專家的話,我不是一個專家,我比較感興趣的就是公司管理,如何有一個好的合作性的管理,我們稱之為領導力。我們商學院的挑戰,我跟大家分享一下這些挑戰。

  很多人說領導力的教育是在西方商學院當中提供的,一般都是受制于西方市場模式的,我們想要改變一些東西,這就是我們商學院的大綱通常都受制于西方的市場模式,并不是非常有效的領導力的教育,沒有考慮到歷史文化和文化背景的影響。但是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機會完成這件事情。因此我相信作為我個人興趣來說,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商學院,我們要培養全球視野的領導人才,我們一定要關注各個層面的合作。

  有一個問題,商學院可以培訓領導嗎?有人說領導是天生的,也有人說最重要的領導力培訓是來自于公司的,但是我認為如果你參加商學院這樣課程的話,就像我們現在正在做的事情,你就可以承擔更多的職務。所以我想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機會,迎接這樣的挑戰,對于工商領導來說,使他們的員工具有國際領導力,他們能夠解決現實生活當中的真實問題。可能你們已經讀過這篇文章,這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章,發表在最近一期的管理學學術雜志上面,包含了一些發現的結果,那是非常細致的全球領域的研究,關于跨文化領導力的特征。這項研究是非常有說服力的,引起了我們的注意。

  如果我們缺乏能力的話,很多跨文化領導力的工作我們就無法承擔?赡85%以上的財富五百強企業說他們缺乏具有某種技能的全球領導人才,我們講到領導力培養的時候我們并不是在討論最高層的CEO,我們是在談論中層領導人,我們談論的是那些體現出一定領導力的人。我們要考慮一下基礎設施的問題,這是全世界都普遍存在的問題,比如說集成、

能源發展,這些都是跨文化經濟交流的挑戰,都需要跨文化的領導能力。比如說IT業、法律等等,都需要跨文化領導能力。

  我們知道一些驅動因素,比如說全球化,保險市場的全球化,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驅動因素。以中國為例,一個重要的驅動力就是加入世貿組織。

  全球引起了我們的注意,尤其是關注如何去教育全球性的領導,一定要非常具體,幫助他們很好的理解不同的環境當中如何行事,要尊重不同的文化,要對跨文化的交流的重要性有足夠的認識。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背景之下訓練人們,讓他們有一個全球性的思維和一個地方性的行為。我們的挑戰就是在大綱當中要包括很多的實例研究應對更多的挑戰。

  這項研究是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的,參與的研究者包括各國的人士,標明了九種所謂的文化現象,我想這是非常有用的。這些研究和這些因素給我們一個很好的整合基礎,使我們能夠更好的研究跨文化領導力的構建。

  我們這些商學院能夠在管理教育當中承擔一定的責任嗎?我們有著很好的實踐,有很多的課程提高領導力。比如說殼牌石油公司他們就有一個計劃,這是在中國執行的,這項計劃給中國具有高度潛力的員工,有一些成為領導的潛質,被派到中國或者全世界范圍內擔當職務,給這些高度潛能的員工們一個非常好的海外發展機會,這些機會也可以把海外的人帶到中國來,可以一定程度上促進跨文化的交流。

  我們的商學院也加入到國際合作的進程當中去,我們有很多管理課程、金融課程,我們在這樣一種合作當中,就像殼牌石油公司有的一樣,很多國際公司都會讓他們不同員工去理解商業問題、策略問題、交流問題、環境問題等等,也許他們會在同一間辦公室工作。

  當然在商學院當中我們有一些做的很好的領域,比如說我們的交流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外語教學可能是很好的,我們有著很好的教學策略,我們教授學生如何解決問題,如何發展他們的談判技能,特別是包括跨文化的談判,而且給他們一定的領導理論的涉獵。我們想強調一點,就是要教授歷史和文化,和商業結合起來。

  在結束的時候,我想說一下在我們MBA教學過程中的一些人,這里有一些資料,真正跨文化教學資料不足,一般都是體現西方思想的。我們一定要記住西方市場的模式很多,但是對于市場合作的研究勢力近幾年越來越多,比如說管理策略。但是這種模式并不是可以在任何時候照搬到中國的場景之下。我們這里有一些例子可能不完全適用于中國市場,因為中國是一個社會主義的市場。公司對于市場的控制能力并不強,這種市場模式就不能被照搬到中國市場,這意味著對于領導而言,如果我的商學院教育我們的學生來到中國的市場工作,以某種方式來領導公司和企業,我們要告訴他們有一些其他的視角,做中國市場的領導人必須要具備,特別是如果工作在某個機構當中,這個機構在某些領域當中有一定的地位,我們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

  我說了很多,今天早上大家也談了很多,我現在只想再提醒大家一點,并不是市場經濟提供了各種各樣的領導模式,某位教授在他的一本書里說到,是亞歷山大大帝的例子,他說到很久以前起碼有10-12個教訓是我們可以從亞歷山大大帝的生活和事例當中學到的,當然這可能對于當前的框架來說是相當適用的,我們可以有這樣的歷史視角。

  我還想做一個結論,我要引用一下某位教授的話,在一本書里說到他是一個很著名的中國學者,如果你讀了那篇文章,很重要的就是我們今天要了解的一些事例。好的公司管理還有一些機構的管理,不僅基于經濟分析、策略分析,還在于對于文化和歷史的了解。

  Lars Bergman:非常感謝,我們現在準備開始提問與回答階段。首先我想問一下,有沒有想問關于前面三位演講者的問題,歡迎任何人提問。

  提問:我有一個問題,歐洲國家和亞洲國家開展項目的時候,你覺得有什么不同?

  Robert Plante:我首先想說,在歐洲有一個很強的關于國際貿易的研究實例,我們有很多的課程,研究關于歐洲以及美洲的。但是我們在跟德國合作伙伴合作的時候,遇到一些關于貿易方面的問題。在管理學方面,我們并不是一直都彼此贊同各自的想法的,因此我們就因為了一些磨合,學生非常喜歡,他們有一些什么需求我們可以滿足的,這個項目已經進行了三年了。這個項目我們會花一定的時間去理解,對我們的學生來說,看一下這是否可以是一個機會,對于我們學校來說是否是一個機會能夠加深我們在這方面的經驗,然后看一下這是不是我們彼此之間可以分享的東西。

  我們經過三年之后已經可以得到一些經驗。今年5月份我們學生會去清華大學,我們可以有10-15個學生參加這個項目。我們這些學生視為是一個機會,之后我們會再去巴黎以及其他的地方。我們會聽我們的客戶,聽我們的學生的反饋,等他們回來之后我們會坐下來跟他們談一下,知道他們的感覺是怎樣的,我們應該怎樣加強,我們應該怎樣加強我們跟清華大學以及其他學院的關系,這也是一個學習方式。

  提問:您已經有一些合作計劃在以及英國之間,比如說我們和北京大學以及清華大學開展的項目,您是否遇到一些挑戰,因為文化的不同遭遇到一些問題?

  Robert Plante:沒有,因為這些學生學的比我們預想當中的要快、要好。我們去年去了清華大學以及浙江大學,還去了一些臺灣大學,之后再次來到中國大陸,我的同事又來到上海交通大學,以及清華、北大,在8月份來的,9月份有兩個提案,一個是來自于清華,一個來自于北大。北大給大學本科三年級的學生,清華是給MBA的學生,這都是兩周的交流項目。

  學生并不是非常喜歡到別的國家去學習,我們要努力勸服他們,我們一個同事是國際倡議組織的主任,在我們學校里做講座,教導學生能夠通過這樣的一些交流項目學到一些什么東西。通過他的講演,我們現在有40多個學生對這個項目感興趣,交申請說要去清華、北大學習。我們有很多的相關者告訴我們說我們做的事情是正確的。因此,我們跟這些中國大學都發展了一個非常好的友誼基礎,看一下將來是否能夠發展的更好。

  但是我們理解這樣的一種友誼建立需要花一點時間的。

  提問:我是來自于新西蘭大學的,20年來我們一直關注不斷有很多中國學生到國外學習,今天上午徐飛教授說中國人當中有越來越多的西方人的思想,要將西方以及東方的管理思想進行融合,中國對于外面的投資也逐漸地增多。之前有三個演講者都提到我們如何幫助我們的學生準備好,能夠接受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融合,西方學生更多了解東方的市場,東方怎樣可以做到?

  Robert Plante:我第一個猜想是我們做的并不夠,在我自己的學校,我們提供一系列的課程,這并不是給本科生的,我們有教學說是跨文化的管理,提供一些背景資料,對于MBA的課程,因為學生國籍的問題,我們其實把來自于不同國家的學生組成一組,使每個人能夠跟其他的國家學生進行交流。這樣一種交流在我們整個MBA課程當中占20%,這其實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挑戰,對我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因為在選擇這個學生構成組的時候,要非常謹慎地進行選擇。但是我們在努力,根據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家謹慎地設計我們相應的課程。

  Peter Little:在課程方面,我們想要去組織一個一組澳大利亞的學生以及亞洲學生,但是有時候很難說,因為澳大利亞有很多的亞洲人定居,我相信這個課程的結構以及案例的研究,以及彼此之間關系的研究,必須要成為這個課程的一部分。我們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等都有很好的關系基礎。在我們課程設計當中,我們可以將這些良好的關系運用到課程當中去做一些案例的研究。

  Robert Plante:我們作為一個頂級的體驗,除非我們是一個全球的組織,才能幫助學生一個學期在北美,一個學期在歐洲,這樣的話才可以幫助學生體驗這些文化的影響。除非你能夠做到這樣,否則很難讓學生體驗這種文化的不同。還是這還有一些成本的問題,比如說美國的項目就非常昂貴,就看我們如何解決這個成本的問題。

  我們現在能夠做的就是一部分課程在歐洲,一部分在亞洲,其實做起來并不容易,但是我們在很努力的實現,為學生提供最好的東西,這是我們目前正在做的。

  Peter Little: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研究,我的商學院在亞洲研究方面有更多的事例,在課程設計方面也有涉及到。

  提問:我來自于南非,我覺得這對于東西方管理思想的辯論是非常有趣的,在歐洲以及在美國有很多的辯論,MBA課程學員人數越來越少,有很多人應該做PHD課程,我想如果是這樣一種融合辯論是否也是在歐洲以及美洲MBA課程受到影響的一個原因?

  Peter Little:有一定的相關性,如果我們有新的渠道來招聘新的高素質的員工和學生,就會有一些其他的效應。我們可以使人們更好的工作,在國際環境當中更好的工作,我們可以鼓勵學生做這些。因此對我們來說這不是短期賺錢的問題,這應該是我們長期的戰略問題。

  Robert Plante:你提出了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關于在美國和歐洲MBA減員的問題,這是一個大問題。坦率地說,亞洲學校發展很快,特別是就名聲和機會而言,因此我們尋求了一個方法,很像亞洲制造業一樣,我們可以幫助美國和歐洲改變,我們把更多的機會提供給我們的學生和我們的員工,我們可以從歐洲和美國出發,向外發展。我們需要理解為什么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需要建立關系、尋求機會,然后我們可以建立更好的MBA課程,就像我們在進行市場營銷一樣。

  他們可以和不同的學校合作,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市場。我想學生們不會做這樣的事情,對事情會有發展上的問題的。我們要致力于2025年在亞洲更大的發展,但是我想會帶來很好的素質教育。我一再強調的就是要深化和擴大我們學生的機會,我們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把這件事情解決掉。

  Andrew R.Lock:第一個人是關于最高層的教育,不應該是國內的而是國際性的。大多數MBA學院都被認為是遠離家鄉,特別是美國人,他們需要全球性的經歷,在其他地方建立他們的家庭。商學院應該是這群人當中的引領者。我們可以通過維持他的素質來拓展MBA的教育,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因為今年我們利茲大學有了很多其他的證據來證明MBA教育大概在未來十年當中還有很好的機會,更多的學校會參與其中,因此證明我們做的非常好。我在商業行業當中時間也很長了,因此我記得十幾年之前的在英國和歐洲、美國都發展的相當好。這是一個很長的歷史發展過程。

  提問:我是來自于劍橋商業學院,對我來說有三個國際性商學院模板,一個就是海外性的教育,對我來說好象大多數美國學校都開始海外的擴張,他們用自己的員工進行教育,到其他的國家去。第二種模式就是一種合作伙伴關系,美國、歐洲學校在亞洲都開展了這樣的合作關系,這種關系建立起來之后是非常重要的。第三種模式是我們試圖建立的,就是真正的國際化、全球化學校,這樣學校里的研究人員都是來自于全球的,應該是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化教學。我們還有一個很長的道路達到這種真正的全球化教學。

  我們回到這個會議的議題上來,為什么我們試圖要融合東西方的管理,是因為一個事實,我們要真正建立一個國際性國際商學院的目的是什么?我們如何教育我們年輕的職業人,怎么樣讓他們具備更多的跨文化的領導能力?有一個很具體的問題,你認為未來十年當中會不會有越來越多的學校返回到僅僅是本土的學校?

  Peter Little:對我們來說在一個小國的一個小城市里,我們一定要試圖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商學院,所以我們用了很多不同的手段。比如說我們有大量的訪問學者,我們對他們的待遇非常高。學生特別喜歡MBA課程,我們還建立了一系列的研究機構,我們試圖控制個體的教職員工的表現,確保我們有一個國際化的教學團隊。我們是這樣一種模式,因為這是一個非常大數目的國際性的學校,他們是想以此來賺錢的,因此我認為你說的話有點問題,如果我們有自己的策略,有自己的方法和市場,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

  你知道我們有很多的資源,有很強的國際地位,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可以做的。

  Robert Plante:你的問題非常有趣,因為很多層面來說都是這樣的,你說到了商學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問題。但如果你再深一步的話,我們說到商學院其實探討的是一個全球性的大問題。我知道當我們訪問中國和印度之后不久普渡大學就訪問了印度和中國,他說校長的重點之一就是要在中國和印度建立一些合作項目,這包括了我們學校所有的學院,比如說工程、管理、科學方面的。我們已經開始了這些計劃,現在非常有趣的是我們的校長,當他參觀的時候他做了一個演講,他說他參觀了清華、北大,他和清華、北大建立了很好的關系,運用這種關系對他的校長職務是非常重要的。我想所有的大學,所有的商學院都希望有這樣一種全球視角,真正鞏固自己,不會在幾年之內毀掉。

  我們有越來越多的大學進行了合作項目,所以二十年之內我們會看到很多的學院會建立一些合作伙伴。涉及到教職員工的時候,我們大概十年之內會有來自于中國、日本和德國的教職員工,只要他們覺得他們的研究項目有用,我們都可以給他們這樣的機會地這是很有趣的。

  還有我們一定要有國際性的元素,對于任何商學院來說都是這樣的,而且還需要有一些頂級的課程,我們每個人都需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要給 的學生提供比較好的教學經驗。

  我們普渡大學也在尋求方法提供更多的機會。

  Andrew R.Lock:每個人都主修這個學科我認為不是一個好主意。當你討論到住校學生的時候很多有趣的事實就是他們可能來自于不同地區,他們可能會面臨不同職位的不同機會,因此我想這可能是一個問題。作為一個本土性的學校不向外發展,不會有國際水準的教職員工。另外一個就是專注的問題,沒有任何說明可以證明學校通過大擴張可以得到好處。如果我們想繼續全球發展的話,商業教育要繼續發展有很多的機遇。

  但是除此之外我想有些人可能真的認為這是一個最需要被強調的問題,目前還沒有看到這種現象發生。

  武常歧:今天下午我們的確聽到了三位很出色的演講者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的視角和經歷,我們還有非常有趣的討論,探討了一些非;镜膯栴},相關于我們東西方管理思想結合的問題。我和我的主持人都想再加一些自己的評價。

  我們說到了全球化和合作的驅動,可能對南美有比較大的沖擊,所有的大學都開始到中國、亞洲來。另一方面,我們可能會和跨國公司多做接觸,他們想快速的進行本土化,把他們的經理人員和員工進行本土化,事實上我們涉及到這種問題的時候,一方面我們消費者需要一定的本土化,但是我們更需要了解本土市場。

  目前而言我們感覺到的是這些年輕的管理者們,他們似乎了解的更好。對于西方的理論,美國英國出版的書,不管是合法還是不合法的途徑,一月之內就可以翻譯成漢語,實際上經理人都非?释喿x這些書籍。某位教授提出的評語就是我們需要一個堅實的研究理解不斷融合的市場正在發生著什么,F在我們只不過是想特別的提供一些努力,來加強一下教學的理論。就像今天早上徐飛教授提到的,這是一個東西方之間鮮明的對照,但是為什么提到了孫子和孔子的時候,我們不能把這些東西帶到課堂上,把它們當成一種理論化的東西,這是一種很難教授的知識。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討論不僅僅是全球性的知識,我們同樣還需要一些,就像我們的演講者說到的,我們需要全球性的視角和地區性的行為。我們需要想一想如何能夠達到這種潮流,如何能夠應對這些挑戰。在一方面是全球化,另一方面是地區性日益增加的競爭。這就是我總體的評價。

  女士們、先生們感謝你們的參與,現在我們要休息一下。

  會議結束。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