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國內財經 > 正文
 

油價調整:上下游企業苦樂不均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29日 11:02 金時網·金融時報

  記者 李俠

  本周一,國家發改委下發了調價文件,自今年3月26日零時起分別上調成品油價格,其中90號汽油、零號柴油和航空煤油出廠價分別上漲了6.6%、4.6%和6.3%。同時,對原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征收特別收益金。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成品油調價標志著新成品油對價機制的實質性出臺,在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方案的各項政策下,預計未來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可
能采取“小步快走”方式不斷上調,并逐步和國際成品油價格接軌。從資本市場來看,此次價格調整在使煉油類上市公司收益增加的同時,將進一步加大下游公司生產經營壓力。

  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已實質性出臺

  盡管國家發改委有關調價文件并沒有明確提出開始實施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更沒有說明新的定價機制的具體內容,但從實際公布的調價方案看,此次調價并非單純上調成品油價格,而是一個石油綜合配套調價方案。它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一是調高成品油價格,二是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征收特別收益金,對部分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制度。同時要求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要適時啟動上下游利益調節機制等。這也意味著醞釀已久的新的成品油定價機制已實質出臺。

  國家統計局最新的工業統計數據證明,今年1至2月,我國規模以上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547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虧損企業虧損額262億元,同比增長39.1%。與此同時,石油和

天然氣開采業的利潤卻高速增長,今年前兩個月的利潤增幅高達79.1%。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距,權威人士認為,造成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能源、原材料價格高企導致生產成本增加。而在2005年

國際油價的上漲行情中,國內成品油價格連續5次提高進一步加大了下游企業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國內石油開采業在成本幾乎沒有增加的情況下(我國能源自給率為60%),卻同時享受了5次提價的利好。

  因此,作為本次調價的配套措施,國家發改委宣布:“自調價之日起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征收特別收益金!痹擁棿胧┳鳛閷ι嫌纹髽I利潤的調節機制,將隨著國際油價的波動,及時增加或者減少。因為成品油價格的上調對除開采和煉油行業外的大部分產業成本的影響“立竿見影”,政府也決定,對因成品油提價影響林業、城市公交等增加的支出,由政府給予補貼?傮w上看,這種新的定價機制對于促進節約石油資源和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長方式轉變,對于統籌兼顧、協調配套、妥善處理好各方面利益關系等具有積極而現實的意義。

  成品油調價將大幅提升煉化行業收益

  對于此次價格調整,受益最大的莫過于煉油行業,不僅有利于抹平煉油行業歷年來因成品油價格與原油價格倒掛所造成的巨額虧損,還將較大幅度地增加煉油企業的收益。

  根據統計,去年我國煉油業在產需基本平衡的情況下經濟效益惡化,全行業凈虧損人民幣300億元。以中石化為例,對公司盈利影響最大的兩個變量是原油價格和成本油價格。2005年前三季度,公司凈進口原油占比達72%。同期,國內成品油價格上漲幅度遠遠不及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公司煉油業務也于是成為公司最大的拖累。

  銀河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成品油市場化機制改革將大幅度提高中國石化等企業的業績水平。

  綜合來看,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上海煉化、石煉化等上市公司作為煉油行業的龍頭企業,其2006年收益將大幅提高;而中國石油、中海油則因為特別收益金的征收每股收益有所減少。申銀萬國證券研究公司研究報告認為,靜態估計,本次成品油調價增加純煉油公司的煉油毛利每桶2.14美元、增加一體化公司實際煉油毛利每桶1.63美元;石煉化、上海石化、中國石化和中國石油2006年每股收益將分別增加0.290元、0.105元、0.099元和0.056元;而中國石化、中國石油和中海油2006年每股收益將因特別收益金征收而分別減少0.027元、0.057元和0.021元。綜合來看,兩項政策對相關公司2006年每股收益影響分別為:中國石化0.076元、上海石化0.105元、石煉化0.29元、中國石油-0.02元、中海油-0.021元。

  交通運輸行業經營壓力進一步增大

  成品油價格的上漲對下游行業帶來的更多是成本的增加和經營壓力的增大。事實上,除了上游開采業和煉油業外,幾乎沒有任何產業愿意看到成品油提價。雖然政策也規定了政府將通過對石油開采企業銷售國產原油征收特別收益金,對弱勢群體和公益性行業的補貼制度,但業內人士認為,這并不能完全抵消掉由此減少的利潤。

  在下游企業中,又分為不同的兩類。一類是以北京巴士、大眾交通等為代表的幾十家屬于弱勢群體的上市公司,雖然能夠獲得一定的政府補貼,但并不能全額抵消掉油價上漲對利潤的沖擊。以大眾交通為例,在2005年國際油價上漲50%的情況下,雖然獲得了包括燃油、高等級車輛、人員費用在內的多項政策補貼,但高油價仍舊使公司額外付出了1976.42億元的支出。同樣面對高油價的沖擊,北京巴士2005年首度出現了巨額虧損。

  面對此種情況,或許提高運輸價格將成為這些交通運輸行業惟一的選擇,有消息說北京市近期將就提高

出租車價格舉行聽證會,但漲價可能是把“雙刃劍”。另外,對于一些坐擁壟斷優勢的上市公司如亞通股份,似乎很容易通過提高運價來轉移油價上漲的壓力,但根據國家發改委的文件精神,這種企業獲得的政府補貼也將相應減少或干脆沒有。

  還有一類是以上海航空、東方航空、南方航空和山東航空等為代表的航空類上市公司,被國家發改委的文件劃入了能夠自我消化油價上漲的強勢群體中。據悉,去年的高油價已使國內航空公司的總利潤劇降了35.1億元,而自3月26日起國內航空煤油出廠價格再次上漲300多元,這對航空公司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新的考驗。目前,航空類上市公司能否通過提價來消化油價上漲壓力,還不得而知。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