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消費市場 > 正文
 

遍地開花產能過剩 標準空白升級乏力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1月14日 08:30 中國質量報

  ———長三角非織造業產業發展面臨四大難題

  我國非織造業增長迅速,市場潛力很大,但由于技術落后,企業不強,產品質量不高,外資進入搶奪市場,目前非織造業在全國占重要地位的長三角地區面臨著巨大壓力。

  非織造材料舊稱無紡布。近半個世紀以來,非織造業不斷吸收當代最新技術,已發展
成為有別于傳統紡織技術的新型纖維材料制造技術。中國非織造工業異軍突起,已一躍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1994年產量11.5萬噸,2004年已經達75.5萬噸,增速約8%。其中長三角地區的非織造企業,約占全國的1/3,產量約占2/5。

  江、浙兩省的非織造業近幾年來發展迅速,目前約有年產值50萬元以上的非織造企業400多家,但都以小規模為主。被稱為“中國無紡布之鄉”和“中國無紡城”的江蘇省常熟市支塘鎮,就有非織造企業210家,總資產近9.5億元,其中無紡機械制造企業31家,年生產各種無紡機械設備生產線350多條,無紡布企業179家,年產各種無紡布12萬噸以上,這樣的生產能力就已經分別占全國總量的60%和14%以上。

  據上海市統計局資料顯示,上海從事非織造材料生產、復制、科研、貿易、設備制造的企業共106家,其中私營、集體、股份制企業82家,占77.36%,產量占62.15%,產值僅占41.53%。國企在非織造業所占比重微不足道。人們形象地形容這種局面是“國企點綴漸趨消失,民企遍地開花做不大,外企堂而皇之唱主角。”在世界非造企業的40強中,我國大陸沒有一席之地。

  國外企業非常看好中國市場的前景,目前世界著名跨國非織造集團加快在華投資步伐,非織造巨頭首選長三角。在上海的非織造業中,外資及港臺企業24家,占總數的22.5%,而產量占37.8%,產值占58.4%。

  面對國際資本的擠壓,原本就散小的長三角非織造行業在產品開發中面臨四大難題。

  首先,技術落后,無法提供高技能、高功能性的纖維品種,功能性非織造產品的開發受到限制。目前我國的非織造產品技術含量低,無法與國外產品形成競爭,高檔產品幾乎為國外市場所壟斷,用于窗簾、寢具、地毯的阻燃纖維,用于汽車內裝潢、室內裝潢的除臭抗菌的負離子纖維以及抗紫外線纖維等,在國內都很稀缺。

  第二,人才短缺。上海是最早開展非織造研究的城市,但在人才方面,優勢也在漸漸消失,產生斷層。有的大企業沒有高級技術人才,也缺乏高級管理人才。東華大學在非織造專業中斷多年后,從今年才開始恢復培養非織造人才。

  第三,是信息不靈,市場缺乏有效信息。目前非織造市場確實比前幾年有很大的改觀,尤其是傳統

紡織品陷入困境之后,許多企業紛紛轉向非織造市場,紡織大縣紹興開始向非織造產業發展,把提質增效與結構調整結合起來,加快做大做強非紡產業。2004年非織造產業占全縣經濟總量的22%,創造利潤達33.3%。但以民營企業為主的長三角非織造行業由于缺乏組織,缺乏信息指引,沒有系統的人才培訓,沒有完整的技術標準,許多企業產能提升但卻效益下降,還造成無序競爭、低水平建設的嚴重問題,做不大,做不強,甚至還互相傾軋。

  第四,是標準

化工作滯后。由于產業分散,主要由民營小企業組成的非織造產業,大都是“無主管”企業,產業標準化問題無人過問。非典期間,臨時集中力量趕制了一批N95口罩,卻無檢驗標準難以入市,后經主管部門同意,參照歐美標準,臨時拼湊合成的標準,不太適合中國國情。從目前看,非織造企業的產品,以企業標準為主,只有少量行業、國家標準。對于一些特殊功能的產品,標準大都是空白。

  作者:裘立華 馮亦珍 姜帆/文

  (來源:本站原創)


愛問(iAsk.com)


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